小瓦房上,妈妈总是先忙着照顾弟弟起床、洗漱、喂饭。阿戚只能自己穿好衣服,坐在院子里,看着水井旁的月季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她偶尔会伸手去摸一摸花瓣,感受那柔软的触感,试图从这小小的美好中获取一丝慰藉。
白天,妈妈要忙家务、照顾弟弟,根本无暇顾及阿戚。阿戚就和小喜在村子里玩耍,他们穿梭在稻田边的小径,追逐着彩色的蝴蝶,可阿戚的心思却常常不在玩耍上。看到其他孩子的父母陪伴在身边,有说有笑,她就会想起自己的爸爸,那个总是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去,还会对妈妈动手的男人。她的眼神里会闪过一丝落寞,脚步也会不自觉地慢下来。小喜察觉到阿戚的情绪变化,总会拉着她的手,安慰她,带她去看田边的小鱼小虾,或是到芒果树下分享彼此的小秘密,这才让阿戚渐渐忘却烦恼,露出笑容。
奶奶还是热衷于打牌,闲暇时院子里就会摆上牌桌。阿戚有时也会坐在奶奶旁边,看着大人们出牌、聊天。但她不再像以前那样能沉浸在热闹的氛围中,心里总是惦记着家里的情况,担心爸爸回来又会和妈妈争吵,担心妈妈照顾弟弟太辛苦。
四岁半时,有一次村里来了个挑着担子卖麦芽糖的小贩。那香甜的气息飘散开来,其他孩子都兴奋地围了上去。阿戚也被那股香甜吸引,可她知道家里的钱要给弟弟买奶粉和生活用品,便只是远远地站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小喜买了一大块麦芽糖,蹦蹦跳跳地跑到阿戚面前,把糖递到她嘴边说:“阿戚,快尝尝!可甜啦!” 阿戚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软糯的麦芽糖在口中散开,甜蜜的滋味瞬间在味蕾绽放。她的心里既感动又有些苦涩,感动小喜的贴心,苦涩自己的家庭无法像其他孩子家一样满足她小小的渴望。
到了五岁,阿戚到了该上学前班的年纪。开学那天,别的孩子都是父母陪着去学校,阿戚只能自己背着小小的书包,跟着小喜和她的父母一起前往。在学校里,阿戚学习很努力,她渴望通过优异的成绩得到父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