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赵高李斯的女频言情小说《大秦:始皇重生,加载历史修正系统赵高李斯大结局》,由网络作家“兮如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他神情略显紧张,但目光坚定,步伐稳健。“臣萧何,参见陛下!”“萧何,朕欲任命你为御史大夫,你可愿意?”萧何闻言,心中一惊。御史大夫位高权重,掌管监察百官,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臣…臣惶恐!”萧何的声音有些颤抖。殿下群臣也是一片哗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主簿,竟然被陛下如此器重,这让他们如何能服气?“陛下,萧何资历尚浅,恐难胜任御史大夫一职啊!”一个老臣站了出来,横眉冷对,话中难掩质疑。“是啊,陛下,御史大夫责任重大,万万不可轻率啊!”另一个大臣也附和道。嬴政冷哼一声,目光如刀锋般扫过众人。“朕意已决,无需多言!萧何,你只管放手去做,朕相信你的能力!”萧何深吸一口气,叩首道:“臣定不负陛下厚望!”“好!”嬴政大声说道,“朕...
《大秦:始皇重生,加载历史修正系统赵高李斯大结局》精彩片段
他神情略显紧张,但目光坚定,步伐稳健。
“臣萧何,参见陛下!”
“萧何,朕欲任命你为御史大夫,你可愿意?”
萧何闻言,心中一惊。
御史大夫位高权重,掌管监察百官,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臣…臣惶恐!”萧何的声音有些颤抖。
殿下群臣也是一片哗然。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主簿,竟然被陛下如此器重,这让他们如何能服气?
“陛下,萧何资历尚浅,恐难胜任御史大夫一职啊!”
一个老臣站了出来,横眉冷对,话中难掩质疑。
“是啊,陛下,御史大夫责任重大,万万不可轻率啊!”另一个大臣也附和道。
嬴政冷哼一声,目光如刀锋般扫过众人。
“朕意已决,无需多言!萧何,你只管放手去做,朕相信你的能力!”
萧何深吸一口气,叩首道:“臣定不负陛下厚望!”
“好!”嬴政大声说道,“朕欲修改律法,调整民生政策,以解决土地兼并之弊。此事就交由萧何全权负责,一个月内,朕要看到一个初步的方案!”
“臣遵旨!”
嬴政又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意见详细地告诉了萧何,包括允许农户开垦荒地,增加地主税收,平衡土地租赁价格等等。
萧何紧紧盯着嬴政,心中无比敬佩。
他忙拿起纸笔,认真记下,生怕落在一句。
“陛下之言于臣而言醍醐灌顶,臣定当竭尽所能,不负陛下所望。”
嬴政点点头,对萧何的态度甚是满意。
退朝之后,嬴政揉了揉眉心,只觉一阵疲惫。
萧何的任命,虽然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但朝堂上的反对之声,还是让他感到些许烦躁。
“朕这样做,究竟是对是错......”嬴政低声自语。
就在这时,熟悉的机械音在脑海中响起。
叮!
恭喜宿主完成任务,稳定朝堂
奖励:高产作物——玉米种子*1袋,新型农具图纸*3,史书阅读机会*1
嬴政精神一振,疲惫感一扫而空。
玉米!新型农具!这都是解决大秦粮食问题的关键!
还有史书,能让他提前预知未来,规避风险!
“来人!传扶苏!”
嬴政立刻传唤。
不多时,扶苏快步走入殿内,躬身行礼:“父皇有何吩咐?”
嬴政将手中的种子和图纸递给扶苏,眉目间都带着几分严肃。
“这是上天赐予我大秦的祥瑞!你立刻安排人手,秘密试验种植这些种子,并打造图纸上的农具。此事事关重大,切不可外泄!”
扶苏接过种子和图纸,仔细端详,眼中闪过惊奇。
单是几眼看过去,便能看出其中不凡之处,想必这又是父皇的手笔。
扶苏微微躬身,态度诚恳:“儿臣遵旨!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父皇厚望!”
扶苏走后,嬴政迫不及待地在心中默念开启史书。
文字不断流淌,眼前景象变幻,嬴政再次置身于那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
这次,他看到的,是大泽乡起义的熊熊烈火,是陈胜吴广振臂高呼的呐喊,是秦军节节败退的惨状。
“大泽乡......陈胜吴广......”
嬴政喃喃自语,心中将这俩人的名字记下。
书上说,正是这场起义,拉开了秦朝灭亡的序幕!
画面继续流转,他看到了匈奴铁骑肆虐边关,烧杀抢掠,百姓流离失所。
“匈奴......”
嬴政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
匈奴一直是大秦的心腹大患!
他定当除之!
最后他看到了一个身影,一个在田间劳作的普通男子——刘邦。
史书上,详细记载了刘邦的生平事迹,从一个亭长,到最终建立汉朝,取代大秦。
“刘邦?”
嬴政的目光变得深邃而复杂。
这个看似平凡的人,竟然最终推翻了他的帝国!
看完史书,嬴政心中波澜起伏。
大泽乡起义,匈奴入侵,刘邦崛起......
这些都是他必须面对的挑战!
“朕绝不会让历史重演!”
嬴政深吸一口气,心中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来人!”嬴政再次传唤。
“陛下有何吩咐?”章邯迅速出现在殿内。
“章邯,朕命你秘密调查陈胜吴广等人的底细,以及大泽乡一带的民情。记住,务必谨慎行事,切不可打草惊蛇!”
“臣遵旨!”章邯领命而去。
半个月的时间转瞬而过。
咸阳城外,新建的工坊内,打铁的声音响个不停。
熊熊燃烧的炉火映红了工匠们汗流浃背的脸庞,一柄柄锋利的刀剑,一张张强劲的弓弩,以及造型奇特的新式农具,正从他们手中不断诞生。
嬴政身着黑色常服,龙行虎步地走在工坊之中,锐利的目光扫过一件件新打造的兵器。
工坊的规模比半月前扩大了数倍,人手也增加了许多,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堆积如山的兵器闪耀着寒光,昭示着大秦日益增长的军事实力。
他拿起一柄新式长剑,入手冰凉,剑身散发着幽蓝的光泽,锋利无比。
“好剑!”
嬴政赞叹一声,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欣赏。
“陛下,此剑采用百炼精钢锻造,削铁如泥,吹毛断发。”
“好!好!好!”
嬴政连说了三个好字,龙颜大悦。
他将长剑还给工匠,又拿起一把强弩,仔细端详。
这种强弩比以前的弩机更加精巧,射程更远,威力更大。
“朕要亲自试试这些新式武器的威力!”
他拉开强弩,搭上特制的弩箭,瞄准远处的靶子。
“嗖”的一声,弩箭离弦而出,正中靶心!
“好!威力果然惊人!”
嬴政放下强弩,赞叹道。
他又拿起一柄新式长剑,挽了个剑花,剑身发出清脆的嗡鸣。
“章邯,来,与朕切磋一番!”
嬴政目光炯炯地看向章邯。
章邯略一迟疑,拱手道:“陛下,臣怎敢与陛下......”
“无妨,朕今日只想试试这新式武器的威力。”嬴政挥了挥手中的长剑,“不必顾忌,全力以赴!”
章邯见嬴政坚持,不敢再推辞,抽出腰间佩剑,躬身道:“臣遵旨!”
这张顺虽然名不见经传,却是个难得的明官,能将法理与人情结合得如此巧妙。
男子那句“秦律虽严,但也并非不近人情”,着实说进了他的心里。
他又想起梦境中,那些因律法苛刻而民怨沸腾的景象。
曾经,大秦未统一六国,需要严苛的律法震慑宵小,维护统治。
如今,六国已定,天下归一,百姓需要的是休养生息,而不是持续的高压。
严苛的律法,在此刻,反而成了阻碍大秦发展的桎梏!
“朕的秦律,也该改了!”
嬴政心中暗下决定,脑中一个新的律法框架开始逐渐成型。
它将不再一味追求严苛,而是在维护国家稳定的前提下,更加注重人情,更加注重民生。
这个张顺,是个可用之才!
还有那个男子,见识不凡,竟能一语道破天机。
嬴政暗中记下了两人的面容,同时示意章邯暗中跟随男子,查探其底细。
待百姓都走了后,嬴政迈步走向张顺,拱手道。
“这位先生,在下路经此地,见此县治理有方,百姓安居乐业,心中甚是佩服,不知可否请教一二?”
张顺见嬴政气度不凡,不敢怠慢,连忙回礼。
“不敢当,先生过誉了。本官只是尽力而为,还请先生指教。”
嬴政与张顺攀谈起来,询问了当地的民生情况,田亩收成,赋税徭役等等。
张顺对答如流,条理清晰,让嬴政十分满意。
“先生高见,”嬴政眼中流露出几分咱安赞许,心中越发觉得欣赏,“此县百姓安乐,皆赖先生之功啊。”
嬴政话锋一转,提起另一人。
“对了,适才那位为盗贼求情的男子是何人?”
张顺回忆了一下,恍然大悟般开口。
“那人名叫萧何,乃是一个游学之人,半年前游历至此,听闻他识文断字,便招他做了县衙的主簿。”
“萧何?”
嬴政心头一震,这个名字,他似乎在哪里听过。
猛然间,后世汉朝开国功臣的名单在他脑海中闪过。
萧何!
汉初三杰之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竟是他!”
嬴政心中掀起惊涛骇浪,这等人才,若能为大秦所用,何愁大秦不兴!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不动声色地继续与张顺交谈,心中却已有了计较。
“张县令,你治下有如此人才,实乃大秦之幸。”
“不知,县令可否召他前来,让在下与他探讨一二?”
张顺听了,随即招来随从,让他去请萧何来。
不一会,萧何便跟着随从来了。
他拱手行礼,看向张顺:“不知县令召我前来,所谓何事?”
张顺示意他坐下,这才把方才嬴政的话说了出来。
萧何听罢,转向气度不凡的嬴政,行了一礼。
“先生谬赞了。”
见该到的人都到了,嬴政也不想继续再隐藏身份了。
他直视着萧何的眼睛,缓缓说道,“你可愿随朕回咸阳,辅佐朕治理天下?”
他浑厚的声音响起,威严更甚。
萧何和张顺二人呆立当场。
朕?
这竟是陛下?
张顺双腿一软,直接跪倒在地,高呼:“臣该死!不知陛下驾临,有失远迎,还请陛下恕罪!”
萧何也反应过来,连忙跪下,浑身颤抖。
“草民…草民叩见陛下!”
嬴政看着二人惶恐的模样,心中暗叹。
看来,朕的威名,还是太过慑人了。
“二位不必惊慌,”嬴政语气温和了些,“朕今日微服私访,并非问罪而来。”
他将今日在县衙旁听审案的经过简述了一遍,最后说道,“朕并非迂腐之人,秦律虽严,但也需因时制宜,灵活变通。二位的做法,朕甚是赞赏。”
张顺和萧何二人听闻此言,皆是愣住了。
始皇帝…竟然夸奖他们?
不是说始皇帝暴虐无比,严苛律法吗?
怎的今日…如此和善?
两人心中疑惑万分,却又不敢多言,只得叩首谢恩。
“萧何。”嬴政再次看向萧何,再次问道,“你可愿随朕回咸阳,辅佐朕治理天下?”
萧何闻言,激动得难以自持。
这可是天大的机遇!
他连忙叩首道:“草民…草民愿意!谢陛下隆恩!”
嬴政满意地点了点头,又转向张顺。
“张县令,你治理有方,实乃大秦之幸。继续在此历练,他日朕定当重用。”
张顺心中狂喜,这可是相当于一步登天的承诺啊!
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叩首道:“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嬴政看着眼前二人,龙心大悦。
“好!朕相信,有你们二人辅佐,大秦的明天,会更好!”
他转身离去,留下依旧跪在地上的张顺和萧何,二人心中激动之情久久不能平复。
銮驾滚滚,旌旗招展。
嬴政端坐于车辇之上,心中思绪如潮水般翻涌。
此次微服私访,让他看到了大秦帝国繁荣的表象下隐藏的危机,也让他发现了萧何这颗蒙尘的珍珠。
土地兼并,百姓困苦,这些问题如同跗骨之蛆,正在蚕食着大秦的根基。
他必须尽快解决,才能确保大秦的长治久安。
数日后,车辇抵达咸阳宫。
嬴政顾不得舟车劳顿,立即下令召开朝会。
“宣所有文武百官上殿!”宦官尖细的声音响彻大殿。
不多时,文武百官鱼贯而入,齐齐跪倒在地,山呼海啸般的声音震动着整个大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嬴政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群臣。
“众卿平身。”
“谢陛下!”
“朕此次微服私访,发现了一些问题。”嬴政语气沉重,“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百姓生活困苦,长此以往,必将动摇国本!”
群臣闻言,皆是面面相觑,议论纷纷。
“陛下圣明!”蒙毅率先站了出来,“土地兼并确实是大秦的一大隐患,臣建议......”
嬴政抬手打断了他,沉声开口。
“朕此次微服私访,不仅发现了问题,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人才。”
他转向殿外,高声说道,“萧何何在?”
一个略显单薄的身影从殿外走了进来,正是萧何。
百里睿激动得老泪纵横,难掩心中激动。
还未等看见炼钢之法,就跪在地上重重磕了几个响头。
“草民定当不负陛下厚望,倾尽全力,将此技发扬光大!”
百里相也激动得满脸通红,瓮声瓮气地说道。
“草民也定当竭尽所能,为大秦打造出最锋利的兵器,最坚固的城墙!”
在他们心里,能得帝王信任,重操旧技,为国效力已经是莫大的荣幸。
就算是有千难万险,他们也在所不辞。
嬴政看着父子二人的态度,满意地点了点头,将记载着百炼成钢之法的竹简递给百里睿,沉声道。
“朕给你们三日时间,务必炼制出强度更高,制作速度更快,造价更低的精铁。能否做到?”
“能!”
百里睿父子异口同声地回答,语气坚定有力。
“好!朕等着看你们的结果。”
嬴政龙心大悦,挥了挥衣袖,让俩人退下。
百里睿父子接过竹简,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心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焰。
他们知道,这不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个能让他们名垂青史的机会!
百里睿父子捧着记载百炼成钢之法的竹简,一路疾行,回到秦墨的驻地。
驻地内,一众秦墨子弟正围坐在一起,愁眉苦脸。
皇陵停工,他们赋闲在家,心中难免苦闷。
“领袖回来了!”有人眼尖,看到百里睿父子,立刻高声喊道。
众人纷纷起身,迎了上去。
“领袖,陛下召见所为何事?”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壮汉迫不及待地问道。
百里睿却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走进屋内。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忐忑不安。
“领袖这是怎么了?脸色如此难看,莫非......”络腮胡壮汉压低声音,莫名的恐惧将他紧紧包围。
他即便不想面对,却还是试探着开口,“莫非陛下要对我们不利?”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炸开了锅。
“不会吧?我们忠心耿耿,为大秦修建皇陵,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就是,陛下怎能如此对待我们?”
“我听说赵高那狗贼在伏法之前一直在陛下面前进谗言,莫非......”
一时间,恐慌和愤怒充斥整个房间,几乎快要将房顶冲破。
百里相见形式快要不可控制,连忙高声说道。
“诸位莫要胡乱猜测!父亲只是有些疲惫,并非陛下要对我们不利!”
听闻这话,众人这才稍稍安定下来,但依旧忧心忡忡。
百里睿在主位上坐下,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陛下确实给了我们一个任务,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
众人屏息凝神,等待着百里睿的下文。
百里睿将手中的竹简举起,早已不见方才的疲态,取而代之的无法言语的骄傲。
“陛下将一种全新的冶铁之术传授于我,名为百炼成钢!此技可打造出更加锋利的兵器和坚固的城墙,不仅关系到秦墨的存亡,更关系到大秦国运!”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太好了!我们终于又能为大秦效力了!”
“百炼成钢?听起来就非同凡响!”
“领袖,快给我们看看这新的冶铁之术!”
就在众人环湖之时,百里睿的下一句话,却如同当头棒喝,将众人的热情浇灭了一半。
“陛下要求三日之内,看到新料!否则......”百里睿顿了顿,语气沉重,“否则这项任务估计会落到其他人头上。”
屋内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三日?”络腮胡壮汉咽了口唾沫,“这时间也太紧了吧?”
“是啊,就算日夜不停地干,也未必能完成啊!”
众人再次陷入恐慌之中。
然而这次的恐慌并没有持续多久。
“怕什么!”一个年轻的秦墨子弟站了出来,高声说道,“我等都是大秦最优秀的工匠,难道还怕这点挑战?就算不吃不喝,也要完成陛下的任务!”
“对!为了大秦,为了陛下,拼了!”
“干!”
众人的眼中再次燃起了熊熊的火焰,斗志昂扬。
“好!”百里睿也被众人的热情所感染,激动地拍案而起,“我等秦墨子弟,绝不辜负陛下的期望!现在就开始,不眠不休,也要在三日之内炼制出新料!”
“是!”众人齐声应道,声音震天。
当天夜里,秦墨驻地灯火通明,炉火熊熊燃烧,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响彻夜空。
次日,咸阳宫外。
嬴政身着猎装,骑着骏马,精神抖擞。
自从系统奖励了五年寿命后,他感觉自己仿佛年轻了十岁,充满了活力。
是以,便有了这场狩猎。
他想通过这场狩猎,让那些原先心怀不轨的人看看,他的身体,还能坐稳这个位置很久,若他们还有异心,那就得掂量掂量自己的颈上人头。
“陛下,此次狩猎,微臣定当保护陛下安全。”蒙恬身着戎装,骑马立于嬴政身旁,沉声说道。
“朕相信你。”
嬴政微微一笑,目光扫过身后的蒙毅和一众侍卫,振臂高呼。
“出发!”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出了咸阳宫,朝着城外猎场而去。
原地修整的时候,嬴政一眼就注意到不远处的年轻男子。
他随意站在原地,身着禁卫军的衣服,可浑身上下散发的气场,与周围人格格不入。
他身材高大,肌肉虬结,远远看去便知道器宇不凡。
那年轻男子像是察觉到他的目光,直接抬眼和他对视。
而那双眼睛居然是重瞳!
他看向嬴政的目光中,没有丝毫畏惧,反而充满了仇恨。
嬴政心中一震,脑海中浮现出那个梦境,那个导致大秦二世而亡的年轻人——项羽!
他没想到,临时起意的此行,竟会碰到梦中之人。
他不由自主地勒紧了缰绳,目光死死地盯着项羽。
这重瞳少年,果然如梦中一般,透着一股桀骜不驯的野性。
项羽自知自己已经被发现。
他缓缓站起身,一步一步朝着嬴政走来,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嬴政的心头。
“老丈,朝廷新政,减免赋税,想必日子也好过些了吧?”
老伯叹了口气,擦了擦额角的汗水,面色难掩愁容。
“朝廷的新政是好,可......哎!”
话到嘴边,终究是被硬生生咽了回去。
“老丈但说无妨。”
嬴政见状也不急,鼓励老伯继续说下去。
老伯犹豫片刻,见嬴政确实不像是有心之人,才终于开口道:“小兄有所不知,这地里的庄稼看着是好,可大部分都不是我们自己的。”
嬴政眉头一皱,目露不解:“哦?这是为何?”
老伯指着远处一片连绵的田地,又重重叹了口气。
“那些地,都是大地主家的。我们这些小民,就算朝廷免了税,也还得花高价租他们的地来种。一年忙到头,交了租子,剩不了几个钱。”
嬴政心中一沉,原本的欣喜荡然无存。
他这才明白,官府减免的税赋,最终受益的还是那些大地主,普通百姓依旧被土地束缚,生活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善。
“多谢老丈告知。”嬴政拱手道谢,心中却翻江倒海。
他本以为减免赋税就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却没想到这只是治标不治本。
土地兼并的问题不解决,百姓的苦难就永远不会结束。
“看来,朕的改革之路,还任重道远啊!”
嬴政敛下心神,转身离去,步伐坚定,脑海中已经开始构思新的改革方案。
他要打破土地兼并的桎梏,让真正的实惠落到百姓手中,让大秦的子民都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他知道,动了贵族们的利益,他们注定会反抗,甚至动摇社稷根基,但哪怕这样,他也绝不退缩!
几日后,嬴政一行人远离了咸阳城的喧嚣,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小县城。
几天的明察暗访,让嬴政的心情愈发沉重。
他轻皱眉头,看着站在客栈的窗前,望着熙熙攘攘的街道,思绪逐渐飘远。
新政的框架已经初步成型。
土地兼并的问题,他也有了些对策。
但怎么安抚贵族,他依然还没想出一个完美的方案。
就在这时,他注意到街上的百姓,与其他地方愁眉苦脸的景象似有不同。
这里的人脸上竟洋溢着笑容,眼里也有对生活的希望。
嬴政微微眯眼,偏头看向身边人,沉声开口。
“章邯,去打听一下,这县城的县令是谁?”
“诺!”章邯领命而去。
章邯办事效率极高,不过片刻便匆匆返回。
他压低声音,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尽数说出来。
“陛下,此县县令名为张顺,微臣也从未听闻过此人。”
此地远离咸阳,又是个小县城。
小小县令,名不见经传也正常。
张顺?
嬴政细细想着,却也想不起朝中有这么一位能吏。
一个默默无闻的县令,却能将治下治理得如此井井有条。
嬴政心中好奇,决定亲自去会一会这位张顺。
他换上一身商贾的服饰,径直来到了县衙。
县衙内,张顺正在审理一桩偷盗案。
嬴政不动声色地站在一旁,旁观起来。
堂下跪着一个面黄肌瘦的男子,瑟瑟发抖。
案情并不复杂,男子偷了邻居家的粮食,人赃并获,证据确凿。
按照秦律,偷盗粮食,当服徭役。
“你可知罪?”张顺威严的声音在大堂内回荡。
“草民知罪,草民知罪!”男子不停地磕头,不过多时,额头鲜血淋漓,看着触目惊心。
张顺正要落槌定案,一个中年男子站了出来。
他扑通跪在地上,言辞恳切。
“大人,求您开恩啊!”
“你是何人?为何要为这盗贼求情?”
张顺眉头微皱,显然是不解他话中深意。
“大人,小民是这盗贼的邻居,他也是迫不得已!”
男子身子虽跪在地上,可身形笔直,全然不见惧怕模样。
见张顺并未反驳自己的话,他便继续开口。
“他老母病重,无钱医治,又无粮果腹,这才铤而走险,偷了邻居几斤粮食。他老母死后,他还将剩下的粮食偷偷还了回去。如此行径,实乃孝子!”
男子的话在大堂内引起了一阵骚动,周围的百姓纷纷议论起来。
此时,一名年轻男子从一群衙役身后走出,拱手道:“大人,秦律严苛,固然有其震慑宵小之效,然律法亦需合乎人情。”
他说着,顿了顿,见张顺神色依旧如常,显然是将自己的话听进去了。
“我大秦以法治国,律法森严,盗窃之罪,依律当罚。然则律法并非一成不变,亦需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处理。”
“古者圣王立法,皆因时制宜,量刑而断。如今这盗贼,实属情有可原,并非怙恶不悛之徒。”
“他侍母至孝,却因贫困交加,不得已而为之。如此境遇,岂非律法之弊端所致?”
“律法当为民所用,而非将民逼上绝路。”
“如今天下初定,百废待兴,百姓生计维艰。若律法不能体恤民情,一味严苛,恐激起民怨,于国于民皆非幸事。”
“还望大人明察,莫以一纸律法,断送了一个孝子的性命!”
年轻男子慷慨激昂的陈词,在大堂内回荡。
周围的百姓,也开始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张顺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你所言,并非没有道理。”
张顺缓缓开口。
“然律法森严,岂能随意更改?”
“大人,律法虽不可轻改,但可酌情处理。”
年轻男子再次叩首。
“依律当罚,然亦可变通。不如判其为被盗人家做工一月,抵偿所偷之粮,如此既维护了律法尊严,又彰显了仁义之道,岂不两全其美?”
张顺沉吟片刻,最终点了点头。
“此计甚妙!”
“既如此,便依你所言。”
张顺当即改判,他沉吟片刻,再次开口道:“念你侍母至孝,且已将粮食归还,本官便改判你为被盗人家做工一月,抵除所偷粮食。你可服气?”
男子闻言,如蒙大赦,连忙磕头谢恩。
被盗人家也表示同意,周围的百姓也纷纷称赞张顺的判决公正。
嬴政看着这一幕,心中暗暗点头。
刘邦的眉头也皱了起来,一丝不安的阴影掠过心头。
难道…真是这样?
但他很快想起蒙毅在军中的威望和名声,心中稍稍安定。
蒙恬将军忠义无双,蒙毅将军想必也不会做出这等背信弃义之事。
那魁梧汉子见刘邦犹豫,更加得意,语气也更加强硬:“沛公,若是你去咸阳,我们兄弟几个可不奉陪!你自己选吧,是秦人的荣华富贵,还是兄弟们的生死与共!”
这赤裸裸的威胁彻底激怒了刘邦。
他猛地一拍桌子,霍然起身。
“放肆!我刘邦最恨被人威胁!你们口口声声说为我着想,实则不过是为了一己私利!
光复汉室?如今阿房宫停建,长城也停工了,大泽乡的百姓都得了赦免,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我为何还要谋反?
嬴政若真是暴君,我刘邦第一个不答应!可如今…你们分明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才怂恿我与大秦为敌!置天下百姓于何地?!”
被刘邦这番话戳穿了心思,那几人恼羞成怒,指着刘邦破口大骂。
“刘邦!你竟然甘心做秦人的走狗!既然如此,我们便和你割袍断义!”
说罢,几人愤然离去,门摔得震天响。
屋内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刘邦、卢绾、夏侯婴、樊哙和曹参几人。
卢绾上前一步,重重地拍了拍刘邦的肩膀。
“大哥,别理会那几个鼠目寸光的家伙!我们兄弟几个永远支持你!”
夏侯婴也拱手道:“沛公高瞻远瞩,我等佩服!愿追随沛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樊哙更是拍着胸脯保证:“大哥,俺老樊别的本事没有,但这条命就是你的!谁敢对大哥不利,俺先剁了他!”
曹参虽然依旧谨慎,但语气也坚定了不少。
“刘兄,我信你!此去咸阳,定能成就一番大事!”
刘邦看着眼前这几个生死与共的兄弟,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如炬:“好!既然如此,我们这就出发,前往咸阳!”
一行五人策马扬鞭,沿着官道向咸阳进发。
结果,刚出蕲县不久,却听得前方传来一声暴喝:“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紧接着,几个衣衫褴褛,手持刀剑的山匪从路旁的树林中跳了出来,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刘邦眉头一皱,不想节外生枝,便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递了过去。
“各位好汉,我们只是路过,这点钱财,就当是给各位兄弟买酒喝。”
然而,为首的山匪却一把将银子打落在地,恶狠狠地盯着刘邦:“谁稀罕你的臭钱!我们是来报仇的!”
说罢,几个山匪便挥舞着刀剑冲了上来。
“保护沛公!”樊哙大喝一声,抽出佩剑,挡在刘邦身前。
卢绾、曹参也纷纷拔剑迎敌。
刘邦上前一步,厉声问道:“你们究竟是谁派来的?报什么仇?”
山匪头目梗着脖子,一言不发,只是狠狠地瞪着刘邦,眼中充满了仇恨。
另一个山匪却忍不住叫骂起来:“刘邦!你这个小人!你坏了陈胜吴广将军的大业,不得好死!”
刘邦闻言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原来是陈胜吴广的余党。
他叹了口气。
“你们被陈胜吴广骗了!如今皇帝陛下已经改弦更张,施行仁政,百姓安居乐业,起义谋反有何意义?”
“尔等可曾想过,打仗是要死人的!陈胜吴广真会冲在最前面送死吗?到时候,送死的还不是你们这些被蒙蔽的可怜人!”
这番话如同惊雷,在山匪们心中炸响。
他们面面相觑。
山匪头目紧咬牙关,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却终究没有再开口反驳。
刘邦见他们神色松动,便吩咐樊哙等人将他们身上的绳索解开。
“如今陛下圣明,改弦易辙,施行仁政,这世道已经好起来了。”
“你们也赶紧回家去吧,与亲人团聚,过安稳日子。莫要再打打杀杀了。”
一个年轻的山匪,眼眶微红,哽咽道:“我们......我们还能回家吗?”
刘邦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中充满了鼓励:“当然能!浪子回头金不换,如今陛下大赦天下,只要你们不再作乱,便可重新做回良民。”
山匪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渐渐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刘邦翻身上马,对众人说道:“走吧,我们该去咸阳了。”
卢绾、夏侯婴、樊哙、曹参等人纷纷上马,紧紧跟随在刘邦身后。
一行五人策马扬鞭,渐渐远去。
咸阳城。
刘邦一行五人,风尘仆仆地来到城门前。
守城士兵仔细盘查着进城的人。
“站住!从哪里来?”一个士兵厉声喝道,手中长戈直指刘邦。
“沛县人士,前来咸阳。”刘邦拱手答道,语气不卑不亢。
士兵上下打量着刘邦一行人,见他们衣着朴素,却又隐隐透着一股不凡的气度,心中有些疑惑。
“沛县?莫非是来投奔朝廷的?”另一个士兵问道。
“正是。”刘邦点头道,“如今陛下圣明,我等也愿为大秦效力。”
士兵们听闻,神色稍缓,挥了挥手,“进去吧。”
刘邦一行人策马入城,只觉咸阳城内繁华无比,街道宽阔,店铺林立,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这咸阳城,果然是气象万千啊!”
“是啊,”夏侯婴也点头附和,“比起沛县,简直是天壤之别。”
刘邦目光深邃,望着远处巍峨的皇宫,心中思绪万千。
此次前来咸阳,他心中并无十足把握。
嬴政究竟是明君还是昏君,他需要亲眼见证。
“先找个客栈落脚吧。”刘邦说道,“也好探听一下咸阳的情况。”
众人寻了一家名为“秦风”的客栈,要了几间房。
几日后。
咸阳宫,嬴政端坐龙椅之上,面色阴沉。
殿中央,陈胜吴广二人身着囚服,却昂首挺胸,毫无惧色。
“大胆逆贼,竟敢煽动民众,谋反作乱!”嬴政的声音如同炸雷,在大殿内回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