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成了我对她的念想。”
阿喜在一旁听着,眼睛微微泛红,说道:“陈伯,您放心,只要我这铺子开着,双皮奶的味道就不会变。”
隔壁街卖布料的李姨,也是糖水铺的常客。
李姨性格爽朗,和阿喜亲如母女。
李姨的女儿远在国外,她常来糖水铺,一是喜欢这里的甜品,二是想找阿喜说说话。
李姨特别喜欢姜撞奶,她说这姜撞奶就像她的人生,看似冲撞,实则交融出别样的美好。
李姨会在闲暇时,来帮阿喜准备姜撞奶的食材。
她会细心地挑选老姜,手把手教阿喜如何将姜汁和牛奶恰到好处地融合。
李姨说:“阿喜呀,这姜撞奶,姜不能太老,不然太辣;也不能太嫩,没那股子劲儿。
就像做人,得把握好分寸。”
阿喜认真地听着,把这些话都记在心里。
她做的姜撞奶,也因为李姨的指导,愈发地道。
巷口摆摊修自行车的阿强,原本是个对未来迷茫的小伙子。
他时常光顾糖水铺,尤其钟情烧仙草。
阿强说,烧仙草看似普通,却蕴含着丰富的配料,就像他的生活,虽平淡却也充满可能。
阿强向阿喜倾诉自己想创业却缺乏资金和方向的苦恼。
阿喜鼓励他:“阿强哥,你看这烧仙草,各种材料搭配好了才美味。
你也可以把自己的优势找出来,搭配出属于你的成功路。”
<后来,共享单车的出现让阿强的修车生意一落千丈。
但阿强是个能吃苦的人,他没有气馁,而是转身加入了外卖骑手的行列。
阿强送外卖期间,看到很多同行和顾客对便捷美食的需求,想到了阿喜的糖水铺。
一天,他抽空来到糖水铺,跟阿喜说:“阿喜,你这糖水这么好吃,要是能做些方便外卖配送的,肯定有市场。
现在大家生活节奏快,很多人想吃甜品但没时间到店里。”
阿喜觉得很有道理,两人便开始琢磨如何改进。
他们设计了密封更好、不易洒出的包装,还针对外卖配送调整了部分甜品的分量和价格。
阿俊得知阿强频繁来和阿喜商量店铺改进的事,心里不禁泛起醋意。
有一次,阿强又在和阿喜讨论外卖订单增多后,如何保证甜品的口感和品质。
阿俊刚好进来,看到两人凑得很近看着订单数据,心里一紧,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