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慧过人,很快便掌握了技巧,从歪歪扭扭的笔画,到能绘出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
每完成一幅作品,她都会迫不及待地拿给苏服看,苏服总是不吝赞美,眼中满是骄傲与爱意。
村里有位老者,是远近闻名的中医。
苏服见潘金莲对药理知识表现出好奇,便常带着她去拜访老者。
潘金莲认真聆听老者讲解各种草药的功效和用法,还亲手参与采药、晾晒和炮制。
渐渐地,她也能分辨常见病症,为邻里提供一些简单的药方。
她帮助过的村民对她感激不已,苏服看着忙碌又满足的潘金莲,心里满是欣慰。
随着村子的发展,来了一些行商之人,带来了外面世界的新鲜玩意儿。
其中有位巧匠展示了精致的木艺雕刻。
苏服对这门手艺产生了兴趣,跟着巧匠学习。
他利用农闲时间,精心雕琢各种小物件,有送给潘金莲的簪子、梳子,还有憨态可掬的小动物摆件。
潘金莲将这些礼物视若珍宝,摆在房间最显眼的位置。
几年过去,村子遭遇罕见旱灾,田地干裂,庄稼无收。
苏服和潘金莲与村民们一同抗旱救灾。
他们四处寻找水源,挖掘深井,还组织大家互帮互助,节省用水。
在这艰难时刻,苏服始终紧紧握着潘金莲的手,给予她力量与安慰。
他们的感情在这场灾难中愈发坚韧,最终,在众人的努力下,村子度过了难关。
时光悄然流逝,苏服和潘金莲的头发渐渐染上了霜色。
但他们依旧如年轻时那般,手牵着手漫步在乡间小道,回忆着往昔的点点滴滴。
相伴余生,情传后世眨眼间,几十年的时光悄然滑过,苏服和潘金莲早已成为村子里的长辈,可他们的感情,却分毫未减,反而愈发醇厚。
每日清晨,苏服总会早起,去厨房熬上一锅潘金莲最爱的米粥,再配上几碟爽口小菜。
待潘金莲醒来,两人便坐在院子里,沐浴着晨光,一边用餐,一边闲话家常,聊聊村里的新变化,回忆回忆往昔的趣事。
午后,他们会坐在院子的老槐树下,苏服拿起他那把旧二胡,拉上几曲悠扬的曲子,潘金莲则坐在一旁,微微闭着眼,静静聆听,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
偶尔,有村里的孩子跑过来,围在他们身边,听他们讲那些古老而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