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带爬地逃出隔离间,冲回控制室,瘫倒在椅子上,大口喘气,浑身冷汗。
刚才那是什么?
系统错误?
还是……那个“东西”在尝试与我交流?
“样本排异”?
我是那个样本吗?
我立刻呼叫监督者。
这次通讯接通了。
“监督者,A区发生异常!
#12隔离间刚才……一切正常,周明管理员。”
冰冷的电子音打断了我,“系统日志显示,刚才进行了一次自动压力测试,您的生理指标在正常波动范围内。
请继续履行职责。”
“不!
不是测试!
门锁了,模型有反应,墙上还出现了字!”
我激动地反驳。
“您的精神压力可能过大,导致了幻觉。
系统监测显示一切正常。
请注意休息,并严格遵守手册规定。
不要产生不必要的联想。”
监督者的声音没有任何情绪,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在撒谎!
他绝对在撒谎!
系统日志肯定被修改了!
李伟是对的,监督者不可信,手册可能是陷阱。
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我感觉自己像一只被困在玻璃瓶里的虫子,任人观察和摆布。
6 钥匙之惑经历了#12事件后,我彻底不再相信监督者和手册。
我必须自救。
李伟留下的线索是关键。
“#7……是钥匙,也是……” 后面被撕掉的词是什么?
钥匙,通往什么的钥匙?
藏品#7,心血管系统模型。
规则说,除了凌晨三点检查,任何时候不得靠近1.5米范围内。
为什么?
是因为它危险?
还是因为它隐藏着秘密?
李伟还提到“频率”。
白噪音的频率,#12失控时的频率变化,还有#7的“脉动”指示灯……这些是否有关联?
我冒险翻找了控制室和生活区,希望能找到李伟留下的更多线索。
在一本被丢弃的技术手册(关于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的夹层里,我找到了另一张小纸片。
上面画着一个简单的波形图,旁边标注着:“心脏……共鸣频率……能干扰……通道?”
下面还有一行几乎看不清的小字:“……别直接碰……会‘标记’……”心脏?
共鸣频率?
干扰通道?
不要直接碰,会被标记?
这显然是指#7!
那个像心脏一样“脉动”的模型。
它的共鸣频率可以干扰某个“通道”?
但直接接触会被“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