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灰尘在阳光的照射下飞舞。
屋内的桌椅东倒西歪,墙壁上还残留着一些过期的海报。
何家俊和李欢恬开始四处查看,评估着改造的可能性。
李欢恬在角落里翻找旧物时,发现了一本《临床心理学》教材。
她随手翻开,扉页上赫然签着“沈知砚”。
她好奇地继续翻着,书页间夹着一张2016年某私立心理诊所的诊疗单,患者姓名栏填着“陆隐舟”,诊断意见写着“偏执型人格障碍倾向,建议定期疏导”。
李欢恬心里一惊,连忙把诊疗单拿给何家俊看:“何家俊,你看这个,陆隐舟居然有偏执型人格障碍倾向。”
何家俊皱起眉头,说:“看来他们的行为可能和这个病有关。”
接着,他们在检查活动室的储物柜时,发现了一个暗格。
打开暗格,里面是整套冲洗照片的设备,还有一些未显影的胶卷。
何家俊把胶卷拿去冲洗,冲洗出来的照片让他们震惊不已。
照片上记录着他们当年约会的场景,有图书馆书架后的偷拍、食堂角落的错位接吻照,拍摄角度都刻意营造出暧昧氛围。
“这些照片是怎么回事?”
李欢恬又惊又怒。
何家俊仔细看着照片,说:“看来有人一直在偷偷监视我们。”
他们继续寻找线索,来到了导师的办公室。
在导师的日程本上,他们发现当年导致何家俊项目失败的关键会议,原本安排在周四下午,但在校务系统查到会议记录被篡改为周三上午。
而那个时段,正是沈知砚在教务处勤工俭学的时间。
“原来是有人篡改了会议时间,难怪我的项目会失败。”
何家俊愤怒地握紧了拳头。
何家俊拿着那些“亲密照”,用紫外线灯照射,想看看能不能发现更多线索。
这时,李欢恬突然按住他发抖的手,指着照片说:“何家俊,你看照片右下角有反光点,这是二次翻拍的痕迹。”
他们仔细检查后发现,所有照片都是从某个固定角度偷拍原图后,用暗房技术将不同时间的人物拼接而成。
这意味着这些照片都是伪造的,是有人故意用来破坏他们感情的。
就在这时,何家俊的手机突然收到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七号教学楼天台,敢来对峙吗?”
发信时间显示三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