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几分陈腐,多了几分清冽的活力。
街道两旁是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店铺里传出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却不显得嘈杂,反而透着一股生机勃勃的忙碌。
路过的行人,看到我这个陌生面孔和车上的设备,投来的目光大多是好奇,带着善意的打量,没有家乡那种看怪物似的审视和疏离。
几个坐在廊檐下喝茶的年轻人,看到我车斗里的3D打印机外壳,甚至还指指点点,小声议论着,眼神里闪烁着兴奋。
我感到胸口那块被家乡冰封许久的大石,悄悄松动了一些。
一种久违的、近乎陌生的轻松感,像暖流一样慢慢淌过四肢。
按照吴会长给的地址,我找到了镇中心的工艺美术协会。
那是一座古朴的两进院落,门口挂着一块褪色的木匾。
吴远会长早已等在门口,他看起来五十多岁,穿着一身熨帖的靛蓝布褂,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眼神却很亮,透着一股开明和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