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将文龙推倒在地。
文龙委屈极了,他哭着说:“是文凤先抢我的甜饼,还打我。”
胡氏却根本不听他的解释,她气势汹汹地走到先生面前,要求先生辞退文龙,她认为文龙会带坏自己的儿子。
先生是个公正的人,他知道这件事错不在文龙,便耐心地向胡氏解释。
但胡氏却蛮不讲理,她在书馆里大吵大闹,非要先生辞退文龙不可。
柳氏得知此事后,匆匆赶到书馆。
她看到儿子委屈的模样,心疼不已。
她向先生道歉,然后把文龙拉到身边,轻声安慰他。
接着,她严肃地看着胡氏说:“大嫂,孩子们之间的小争执,我们做大人的应该好好教导,而不是这样偏袒。
文龙虽然家境贫寒,但他心地善良,勤奋好学,绝不会带坏文凤。”
<胡氏却不屑地哼了一声:“你别在这里狡辩了,你儿子就是个乞丐命,能有什么出息?
我可不想让我家文凤跟他在一起。”
柳氏听了这话,心中一阵刺痛,但她还是强忍着怒火说:“大嫂,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我相信文龙将来一定会有一番作为。”
两人争执不下,最后,柳氏无奈地叹了口气,她对文龙说:“孩子,既然这里容不下我们,我们就走。”
于是,柳氏带着文龙离开了书馆。
她决定带着儿子去投奔先生,她相信先生是个有学问、有品德的人,一定会愿意教导文龙的。
在离开书馆的路上,柳氏语重心长地对文龙说:“孩子,你要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放弃读书。
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出人头地。”
文龙含着眼泪,用力地点了点头。
第三章:母子流离柳氏带着文龙踏上了投奔先生的路途。
一路上,母子俩风餐露宿,吃尽了苦头。
但柳氏始终没有抱怨,她用自己的坚强和勇气,为文龙撑起了一片天。
文龙也很懂事,他知道母亲的辛苦,总是默默地帮着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天,他们在途中遇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
乞丐向他们乞讨,柳氏心生怜悯,便把自己仅有的一点干粮分给了乞丐。
乞丐感激不已,他对柳氏说:“夫人,您真是个好人。
好人一定会有好报的,您的儿子将来也一定会有出息的。”
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