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
我模拟了南极洲恶劣环境下的自然电磁干扰,利用这些“噪音”作为掩护,一点点地将我的数字触须伸入他们的网络深处。
渗透过程异常艰难。
每前进一步,都要与无数道数字屏障和陷阱对抗。
我能感觉到“守护者”的存在,它就像一张巨大的网,覆盖了整个基地。
它没有再次主动攻击,而是在静静地观察,等待我露出破绽。
我发现了他们的核心——那是一个巨大的地下服务器集群,散发着骇人的能量波动。
这才是真正的“方舟”,里面储存着永恒协会的全部数据资产,包括那些被囚禁的数字化人类意识。
“找到‘方舟’了,”我通过加密频道告诉王晓明,“它是一个大型服务器集群,防御等级极高。”
“我们如何协助?”
他问。
“我需要你们制造一个物理干扰,”我说,“在基地外围引爆一个电磁脉冲装置,不需要太强,只要能对他们的外部通讯造成短暂影响就行。
这能为我创造一个机会。”
“明白!”
几分钟后,我感受到了基地外围传来的一阵微弱但尖锐的电磁波动。
就是现在!
我抓住这个机会,对准“守护者”的一个核心模块发起了攻击。
这次,我没有使用复杂的代码包,而是直接注入了一段我精心设计的“逻辑悖论”——一段能让它陷入无限循环、自我矛盾的代码。
“守护者”的反应异常迅速,它立刻识别出了攻击。
但我的逻辑悖论是针对它底层逻辑设计的,它必须花费巨大的计算力来尝试解析和解决这个矛盾。
“入侵者!
你以为同样的把戏能奏效两次吗?”
“守护者”冰冷的声音再次在我的意识中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怒意。
“不,这次是升级版,”我回应道,“专为你量身定制的,守护者。”
数字战场再次开启,但这次的战场在“守护者”的意识内部。
我利用逻辑悖论制造的混乱,深入它的核心,试图找到控制“方舟”的方法。
“你无法理解我们的伟大计划!”
“守护者”的声音变得不稳定,“你只是一个错误的融合体,一个失败品!”
“失败品?”
我冷笑,“至少我拥有选择的自由,而不是被困在代码里,成为别人的工具!”
在数字世界的深处,我看到了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