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解决了战机研发的燃眉之急,也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在困境中寻找解决办法的重要性。
5.纺织厂提花机织出碳纤维碳纤维是一种高性能的材料,具有强度高、重量轻等优点,对于提升战机的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当时国内的碳纤维生产技术十分落后,很难满足战机研发的需求。
冯啸来到一家纺织厂,发现这里的提花机可以进行改造,用来织出碳纤维。
他与纺织厂的技术人员合作,对提花机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和调试。
经过不断的努力,他们终于用提花机织出了高质量的碳纤维。
这种碳纤维的性能达到了军方的要求,为战机的研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随后,军方对这批碳纤维进行了秘密验收。
验收过程十分严格,包括对碳纤维的强度、韧性、重量等多项指标进行检测。
经过检测,这批碳纤维完全符合军方的标准。
这一成果让军方对冯啸的研发能力有了更高的评价,也为歼 - 7的进一步改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长空魅影1.柏林墙倒塌夜的超巡测试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象征着冷战格局的重大转变。
在这个特殊的夜晚,冯啸决定抓住这个时机,对歼 - 7魔改型战机进行超巡测试。
超巡能力,即战机在不使用加力燃烧室的情况下持续超音速飞行,对于提升战机的作战效能至关重要。
冯啸驾驶着歼 - 7魔改型战机,呼啸着冲向夜空。
当战机达到超音速飞行状态时,机身周围产生了强烈的激波,温度急剧升高,战机面临着严峻的热障考验。
然而,经过冯啸团队精心改进的机身材料和散热系统,成功地抵御了高温的侵袭。
就在冯啸全力突破热障时,战机的通讯系统突然收到了一串神秘的代码。
经过分析,这竟是未来的敌我识别码!
这一意外的发现让冯啸既震惊又兴奋。
这意味着,他的研发成果或许已经触及到了未来科技的边缘。
这次超巡测试的成功,不仅验证了歼 - 7魔改型战机的卓越性能,也为后续的研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方向。
2.蛇口码头的钛合金走私战在战机的制造过程中,钛合金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材料。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