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气息,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
他忽然想起王大妈用过香包后的惊喜。
口碑,对,口碑!
或许,他应该从最直接的体验入手。
第六章:口碑发酵与意外转机痛定思痛,林森改变了策略。
既然直接销售困难,那就先让人们体验到云溪香的好处。
他不再急于摆摊售卖,而是将制作好的香包和少量香氛液,作为小礼物,有针对性地赠送给一些人。
比如,经常在田间劳作、易被蚊虫叮咬的农户;比如,一些在镇上开小旅店、希望能改善房间气味的老板;再比如,一些家里有老人孩子,对睡眠质量有要求的家庭。
他耐心地向他们解释云溪香的来源和可能的效果,不强求购买,只希望他们试用后能给些真实的反馈。
起初,人们大多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收下。
但渐渐地,一些积极的反馈开始出现。
“林小子,你那个香包真神了!
我放在床头,晚上睡得特别香,连着好几天都没做梦了!”
村里的刘婶逢人便夸。
“我那小孙子,以前夏天特招蚊子,用了你给的香氛液在屋里喷了喷,点上你做的那个小香炉,蚊子真的少多了!”
开杂货铺的赵伯也特地来感谢他。
镇上唯一一家小旅店的老板,试用了林森给的几瓶香氛液后,发现不仅房间里的异味消散了,还多了一种清雅的香气,住客的评价也好了不少。
他主动找到了林森,表示愿意长期购买。
这是林森的第一笔正式订单,虽然金额不大,却给了他莫大的信心。
口碑,就像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开始荡起一圈圈涟漪。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林森捣鼓出来的“云溪香”,并非什么不祥之物,而是真正的好东西。
一些村民开始主动向林森少量购买香包,用来改善居家环境,或者作为小礼物送给亲友。
林森的柴房,渐渐不再冷清。
他一边继续改良工艺,提升云溪香的品质和稳定性,一边也开始琢磨如何设计更美观实用的包装。
然而,真正的转机,却以一种他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方式到来了。
那是一个初秋的午后,白云镇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她叫苏晴,是一位在网络上颇有名气的香氛博主,以其专业的嗅觉、独到的见解和优美的文笔,拥有数十万的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