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森自己则全身心投入到生产工艺的优化和设备的采购中。
他根据之前手工制作的经验,绘制了简易的设备图纸,联系了县城一家小型机械厂,定制了几台半自动的蒸馏、提纯和搅拌设备。
虽然这些设备比不上大型工厂的先进,但相比纯手工,效率已经大大提高。
旧小学校舍被重新修整,划分出原料处理区、生产区、晾晒发酵区、质检区、包装区和一间小小的办公室。
林森给这个初具规模的作坊,正式命名为“白云镇云溪香坊”。
开业那天,没有鞭炮齐鸣,也没有盛大仪式,但香坊门口却聚满了前来道贺和看热闹的村民。
王镇长也亲自前来剪彩,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鼓励林森把云溪香坊做大做强,打造成白云镇的一张名片。
林森站在香坊门口,看着焕然一新的厂房和一张张充满期待的笑脸,心中感慨万千。
从一个人在柴房里的默默坚持,到如今拥有了自己的香坊和团队,这条路走得虽然艰辛,但每一步都充满了意义。
云溪香坊的建立,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林森深知,要将云溪香真正做成一个品牌,一个产业,他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他需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每一瓶云溪香的品质;他需要设计更具吸引力的产品包装,提升品牌形象;他还需要拓展更稳定的销售渠道,应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更重要的是,他要保护好云溪香的核心配方。
这是他一切事业的根基。
他将最关键的发酵和提纯工艺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并对参与生产的员工进行了严格的保密培训。
云溪香坊的机器开始运转,第一批标准化的云溪香产品,在众人的期待中缓缓下线。
那独特的香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浓郁、更加纯正。
它承载着林森的梦想,也承载着白云镇未来的希望。
第十章:小试牛刀动市场云溪香坊投入生产后,林森首先着手处理积压的订单。
他按照订单的先后顺序和数量,有条不紊地安排发货。
为了保证品质,他亲自把关每一道工序,对每一批出厂的产品都进行严格的闻香和检测。
第一批收到云溪香产品的客户,反馈普遍良好。
“终于收到云溪香了!
包装比我想象中要质朴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