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她指点,那些廉价衣服拍出来,确实好看了不少。
她还亲自操刀,为每一件衣服写“文案”。
什么“江南烟雨色”、“疏影暗香风”、“云想衣裳花想容”……看得我直起鸡皮疙瘩。
但没想到,顾客就吃这一套!
很多人被那些充满诗情画意的描述吸引,纷纷下单。
有人留言说:“冲着这文案买的,感觉自己穿上就能穿越了!”
还有人说:“店主一定是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小姐姐!”
(呵,文化底蕴都在旁边那位呢。
)我们的网店,竟然就这么慢慢做起来了。
第一个月盘点下来,除去成本,竟然小有盈余!
拿着那笔“真金白银”(虽然大部分还是在那个叫“支付宝”和“微信”的虚拟账户里),我和李清照都沉默了。
这是我们来到这个时代,第一次靠自己的双手(和脑子),堂堂正正赚来的钱。
虽然不多,但意义非凡。
我(潘金莲)16网店的成功,给了我极大的信心。
我开始更大胆地拓展业务。
我发现,直播带货很火。
就是对着镜头,一边展示商品,一边吆喝叫卖。
这不就是……街头卖艺的升级版?
我决定试试。
李清照对此嗤之以鼻,觉得这是“抛头露面”、“有辱斯文”。
我懒得理她。
斯文能当饭吃吗?
我选了几件店里卖得最好的衣服,又搭配了一些我淘来的小饰品。
第一次直播,我紧张得手心冒汗。
但镜头一开,看着屏幕上不断滚动的评论和点赞,我那股子天生的表现欲和好胜心就被激发出来了。
我拿出当年在王婆茶馆里察言观色、笼络人心的本事,对着镜头巧笑倩兮,介绍起衣服来。
我说这件衣服的料子“轻如蝉翼”,那件衣服的颜色“娇艳欲滴”。
我还结合李清照写的那些“酸诗”,什么“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什么“回眸一笑百媚生”。
我甚至还现学现卖,唱了几句不着调的流行歌曲。
没想到,效果竟然出奇的好!
直播间的人数越来越多。
很多人被我的“口才”和“风情”吸引,纷纷下单。
一场直播下来,销售额竟然比我开店半个月还多!
当然,也有不和谐的声音。
有人在评论区说我“搔首弄姿”、“主播不务正业”。
还有人认出我就是那个“莲心不染”,质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