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召见,说要赐我们一对并蒂莲纹的玉壶春瓶。”
玉娘转身,见他眼角添了细纹,却仍如少年般笑得清亮。
自他担任知府以来,每日早出晚归,案头堆满了百姓的诉状,唯有晚间总要陪她在花园里散散步,讲讲朝堂上的趣事:“今日有个书生状告未婚妻另嫁,我判他‘情比金坚’,准他等三年。”
“就像你等我十六年?”
玉娘轻笑,指尖划过他掌心的薄茧。
金贵忽然握住她的手,放在唇边轻吻:“若再等十六年,我仍是愿意的。”
是夜,玉娘做了个安稳的梦,梦见西山古松开花,方墨的魂魄站在花下对她微笑,手中抱着一个婴儿。
她惊醒时,发现自己已有了身孕,金贵得知消息后,竟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像个得了糖却不知如何下口的孩子:“我要给孩子取名‘念松’,纪念那段跨越生死的缘分。”
十月怀胎,玉娘生产那日,京城突降祥瑞,天空出现七彩祥云,恰如方墨转世时西山古松开花的景象。
念松落地时啼哭响亮,左腕竟有一块淡红色胎记,形状宛如琴弦——与金贵前世掌心的疤痕一模一样。
“这孩子,是方墨送给我们的礼物。”
玉娘抱着婴儿,望向窗外的明月。
金贵轻轻搂着她的肩,指腹抚过孩子的胎记:“他终究是放心了,让我们在阳间好好过日子。”
光阴流转,念松长到五岁时,已能跟着金贵读《诗经》。
一日,他在花园里捡到半块碎玉,兴奋地跑来告诉玉娘:“母亲,这石头像极了爹爹的玉佩!”
玉娘接过碎玉,发现正是当年方墨骸骨旁的那半块。
她望着念松眼中的好奇,忽然想起自己十六岁时在葡萄架下遇见方墨的场景,轻声说:“这是缘分的碎片,等你长大就明白了。”
金贵四十三岁那年,因治理水患有功,被提拔为三品大员。
赴任前,他带着玉娘回到青阳县,在西山古松旁建了座“缘定亭”,亭中石碑刻着他亲手写的《缘定赋》:“情之一字,可跨阴阳,可越生死……”玉娘站在亭中,望着山下的青溪江,忽然看见一对少年男女从桥头经过。
女孩穿着月白襦裙,男孩身着青衫,腰间各挂半块玉佩,恰似当年的月仙与方墨。
念松扯了扯她的衣袖:“母亲,他们好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