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小小的、蝴蝶形状的胎记,和她自己耳后的胎记惊人的相似。
她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拿出苏晚的死亡证明。
“对不起,提起您的伤心事。
我只是想了解更多关于您姐姐的研究……”苏黎颤抖着拿出一份陈旧的报告。
“我总觉得不对劲。
这是姐姐的尸检报告,我找人重新解读过。
报告上写的,大部分遗体特征是窒息,而不是高温烧伤。”
窒息?
赵语瞳孔微缩。
爆炸案,窒息死亡?
这和“葬身火海”的说法完全矛盾。
如果不是烧死,那她是怎么死的?
或者说,她死之前,发生了什么?
这个新的疑点,如同撕开了一道口子,泄露出更深的黑暗。
她开始怀疑,“生命之光”的呼吸机致死案,和三年前的实验室爆炸,苏晚的死亡,并非孤立事件。
4当晚,沈江坐在“智核科技”顶层的办公室里,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
他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是实验室爆炸案相关的云端数据备份。
犹豫了很久,他的手指最终落下,敲下了删除指令。
那一刻,某些真相,被彻底抹去了数字痕迹。
办公室里那座停在9:27的时钟,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刺眼。
赵语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资源,包括几位隐藏极深的黑客朋友,终于攻破了“生命之光”集团的内部服务器。
她绕过了层层防火墙,潜入了核心数据库。
她发现的景象让她脊背发凉。
大量的病患医疗数据,在被呼吸机上传后,都会经过一个中间处理层。
这个处理层并非仅仅整合数据,而是在微妙地——篡改。
例如,将病患的血氧饱和度在记录中提高几个百分点,将呼吸频率降低一些,或者将某个重要体征的异常波动“平滑”掉。
这些篡改极其细微,单独看难以察觉,但累积起来,足以掩盖呼吸机未能提供有效支持,甚至产生致命影响的真相。
而在数据篡改模块中,赫然出现了“启明”芯片的标识。
赵语的心沉到谷底。
这不是简单的设计缺陷,这是系统性的、有目的的数据造假。
而沈江,作为芯片的开发者,很难洗清嫌疑。
就在她准备深挖更多证据时,收到了沈江发来的信息:“天桥。
晚上十点。
一个人。”
城市的雨夜,高架桥下积水倒映着霓虹。
赵语按照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