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有声波图,有光影分析图。
那些平时只有专业人士才看得懂的曲线和色块,此刻在我眼里却狰狞得如同某种密码。
一张声波图上,在A轻柔说话的背景音之外,有一段极不和谐的低频噪音,被软件用红色标了出来,像一道道刺眼的伤疤。
那是什么声音?
我的心脏开始不受控制地狂跳,仿佛耳边真的响起了某种令人不安的低语。
紧接着,我又点开光影分析图。
A视频里那些看似稳定、柔和的自然光线,在图谱上却呈现出几次剧烈且不自然的波动,峰值高得吓人。
“滴滴。”
陈岩的消息又来了。
“数据有点奇怪,”他的文字中带着一丝困惑,“声波图里有异常低频噪音,很微弱,但确实存在。
光线变化也太快了,不像是自然光。
你确定没搞错视频源?”
我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确定!
这是最新的!
陈岩,这到底说明什么?!”
他没有立刻回复。
我死死盯着那张声波图,那段被标记出来的红色噪音,仿佛能穿透屏幕,在我耳边回响。
数据在尖叫。
一种莫名的恐惧攫住了我。
如果说之前的发现只是让我不安和兴奋,那么陈岩发来的这些冰冷数据,则像一盆冰水,从头到脚浇熄了我仅存的一点侥幸。
这不再是我的臆想。
接下来的几天,我像是着了魔。
白天上班强打精神,魂不守舍,脑子里全是那些图谱和异常。
一到晚上就扎进那些数据和视频里。
我尝试着在一些匿名的技术论坛上发帖,小心翼翼地描述我发现的视频异常,希望能找到一些共鸣或者专业的解读。
帖子发出去,石沉大海。
偶尔有几个回复,大多是嘲讽,像是一群人在屏幕后对我指指点点。
“疯子!”
“博主好好的,你瞎说什么!”
“我看你是想红想疯了吧?
蹭热度都蹭到这种程度?”
“小心祸从口出!”
我苦笑着关掉网页,心里的挫败感像潮水一样涌上来。
房间里只有电脑屏幕微弱的光线和我的呼吸声。
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一条匿名私信弹了出来。
没有任何头像,没有任何昵称,只有一条信息。
内容很简单,只有一句话:“你最好住手。
有些事,不是你该知道的。”
我的血一下子凉了半截。
这不是论坛上的谩骂,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