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成一排,看着我笑。
有一次我醒来,发现枕头湿了。
不知道是汗还是泪。
我开始害怕睡觉。
我怕他们会走进来。
怕他们问我:“你还记得我们是怎么死的吗?”
我站在镜子前看自己。
脸色发青,眼底发黑。
我,不是人了。
我是猎手,同样也是猎物。
我低声说:“再来一次吧。”
哪怕代价是疯掉。
我也要再试一次。
我要看看,我到底还能走多远。
然后我打开手机。
准备接收下一个任务。
可就在那一刻,屏幕突然闪了一下。
弹出一条陌生信息:“Subject A,你已进入情绪不稳定阶段。”
“是否启动‘替换程序’?”
选项:是/否我不知道那是谁发来的。
但我知道,这不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条消息。
好像……很久以前,我就已经点过一次“否”。
问题是——那时候的我,是谁?
4.我梦见她了。
林小夏。
她站在床头,穿着那件蓝色外套,头发湿漉漉的,眼神空洞。
她说:“你为什么不回头看我?”
我没回答。
我不能回答。
第二天的任务是一个流浪汉,他在桥洞下睡觉。
我带了药片和胶带,准备让他安安静静地走。
可当我靠近的时候,我看到了她的脸。
和那时一样的眼神,一样的呼吸节奏。
连挣扎的动作都和那时一模一样。
我愣住了。
愣住那一秒的迟疑,差点毁掉了任务。
他挣脱了我的手,撞开我往外跑。
我追了出去,脑子里一片空白。
最后在桥边才把他按倒,我捂住了他的口鼻,直到他不能动为止。
我喘着气,手指还在发抖。
我要把林小夏的幻觉赶走。
我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旧照片。
那是林小夏的照片。
当初贴在她失踪前班级荣誉墙上的那一张。
我把照片放在了尸体的胸口,写下了她日记里的一句话:“如果你能看见我就好了。”
我想看看,这句话是不是只对我起作用。
我想看看,别人会不会也看到她的脸。
警方果然又搞错了方向。
他们说这是“连环杀手的心理投射”,还搞笑的专门请了一名心理学专家来作分析。
新闻标题写着:“凶手可能有严重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但我没注意到的是,一名女警,她在翻看案发现场的照片时,停了很久很久。
她指着那张照片问:“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