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穴的精确位置:“各位看,这里是两肌腱之间的缝隙,我按压的是脾胃经的体表反射区,与正中神经主干相距 0.8 厘米。”
指尖在模型上定点旋转,“正确的点穴手法如同春风拂柳,是用指腹的温热传递药效,而非暴力按压神经。”
主播仍不死心,翻出一份外文研究报告:“但生姜属于刺激性食物,可能导致儿童胃黏膜损伤,引发胃溃疡!”
“这要辨清寒热虚实。”
姜半夏调出朵朵治疗前后的对比图,“胃寒呕吐的孩子,呕吐物多为清水、夹有不消化食物,舌苔白、手脚凉。”
她举起一片生姜,切面纤维清晰可见,“生姜性温,能驱胃中寒湿,就像用小火慢炖融化冰块 ——而胃溃疡多由胃热、胃酸过多引起,若用生姜反如火上浇油。
但朵朵的情况,恰恰是‘寒者热之’的经典适应症。”
说着,她现场演示 “生姜片贴穴法”:将生姜切薄片,用医用胶布固定在内关穴,“这是《中医儿科疗法》里收录的外治法,北京儿童医院也有临床应用。
生姜的有效成分通过皮肤渗透,既能避免口服刺激,又能持续作用于穴位,特别适合抗拒服药的孩子。”
直播间弹幕突然反转:新手妈妈:“我家宝上次呕吐去医院挂水花了 800,早知道试试姜大夫的法子了!”
西医学生:“查了文献,前列腺素 E2 确实有胃黏膜保护作用,生姜的机制居然这么科学!”
海外党:“求问国外买不到鲜姜,干姜粉能用吗?”
姜半夏望着镜头,从药箱里取出一本泛黄的《药性论》影印本:“古人说‘医道无界,唯效是崇’。
无论是点穴还是用药,关键在于辨清病症、精准施策。
就像这生姜 —— 用对了是‘圣药’,用错了是‘毒药’,但错的从来不是药材本身,而是医者的辨证功夫。”
此时,朵朵突然从母亲怀里探出头,奶声奶气对着镜头说:“姜阿姨的手软软的,按完我的小肚肚就不疼啦!”
直播间爆发出会心的笑声,先前的质疑声渐渐被 “求地址求科普” 的留言淹没。
…………傍晚时分,医馆门被猛地推开,一个年轻男孩抱着昏迷不醒的女友闯了进来。
“姜大夫!
婷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