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舞弊的考生和考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不愿意得罪这些权贵。
苏逸和林羽并没有放弃。
他们决定直接向皇帝上书。
他们在长安的街头张贴告示,呼吁人们关注科举的公正问题。
这一举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许多人纷纷表示支持他们。
皇帝得知此事后,下令彻查科举舞弊案。
他任命了一位正直的大臣负责调查此事,并要求务必严惩舞弊者。
在调查过程中,苏逸和林羽积极配合。
他们提供了大量的证据,帮助调查人员揭开了科举舞弊的黑幕。
最终,那些舞弊的考生和考官受到了应有的惩罚,科举制度也得到了整顿。
苏逸和林羽的名字在长安城内传开了。
人们纷纷称赞他们的勇气和正义感。
虽然他们没有在科举中中举,但他们却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经过这次事件,苏逸对官场的黑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意识到,要想真正为国家和百姓做些事情,仅仅依靠科举是不够的。
他决定离开长安,去寻找其他的出路。
在离开长安的那天,林羽前来为他送行。
两人在城门口依依惜别。
林羽说:“苏兄,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要记得我们的理想。
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再次相见,共同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
苏逸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转身,踏上了新的征程,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第四章:江湖新途离开长安后,苏逸沿着渭水向东而行,他的行囊里除了几卷诗书,还多了一封林羽托人转交的密信。
信中提及,江南有位隐世大儒李墨白,曾因得罪权贵弃官归隐,在庐山脚下开设书院,专收寒门学子。
苏逸将信贴身藏好,心中燃起新的希望——或许教书育人、培养贤才,亦是报国之道。
行至襄阳时,苏逸偶遇一支商队遭山贼劫掠。
他躲在暗处观察,发现山贼虽有十余人,但组织松散,仅凭蛮力抢夺。
苏逸记起曾在兵书中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