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萝闻言,意味深长地看了王若蘅一眼:“妹妹有何事忧心,不妨与本宫说说,也好为妹妹分忧。”
王若蘅咬了咬牙,挤出一抹笑:“劳烦姐姐挂心,许是初入宫闱,有些水土不服。”
云萝不再多言,留下药材便离开。
待她走后,王若蘅猛地将药碗砸在地上:“云萝,你别得意太早!”
不久后,宫中突然传出流言,称太子并非皇帝亲生,而是云萝与宫外男子私通所生。
谣言愈演愈烈,甚至传到了皇帝耳中。
云萝得知后,并未慌乱,而是将太子日常所用之物,包括襁褓、胎发等,呈给皇帝查验,又请来当年接生的稳婆与太医作证。
面对铁证,皇帝勃然大怒,下令彻查谣言源头。
很快便查到是王若蘅暗中指使宫女散播。
王若蘅被押至御前时,仍拒不认罪:“皇上,臣妾冤枉!
定是有人嫉妒臣妾,故意栽赃!”
云萝上前,呈上一封密信:“此信是在贤妃宫女房中搜出,上面写着与宫外联络的暗号。
臣妾斗胆猜测,这谣言背后,恐怕还有更大的阴谋。”
皇帝展开密信,脸色瞬间阴沉——信中提及的“大事将成”,分明暗示着王家意图谋反。
王若蘅见事情败露,终于崩溃大哭:“是父亲逼我!
他说只有让太子失宠,王家才能永保荣华!”
皇帝雷霆震怒,下旨抄了王家满门,王若蘅则被废为庶人,打入冷宫。
经此风波,云萝在后宫的地位愈发稳固。
她开始推行新政,整顿宫规,削减奢靡用度,将节省下来的银两所建了育婴堂,收养那些因灾荒被遗弃的婴孩。
这些孩子长大后,有的被送入宫中为宫女太监,有的则被善心人家收养。
云萝时常去育婴堂探望,看着孩子们天真的笑脸,心中满是欣慰。
时光荏苒,太子渐渐长大,聪慧过人,深得皇帝喜爱。
云萝看着儿子在书房中认真读书的模样,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不禁红了眼眶。
绿萼递来帕子,轻声道:“娘娘苦尽甘来,往后定会越来越好。”
一日,云萝在御花园散步,偶遇微服前来的裴砚。
此时的裴砚已是京城有名的大夫,开了三间医馆,悬壶济世。
两人相对而立,千言万语化作一声叹息。
裴砚行礼道:“娘娘安好,便是天下太平。”
云萝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