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小心翼翼地抱出一个等身大小的“人偶”。
林小满的瞳孔骤然放大,几乎要惊呼出声。
那人偶的容貌,竟然与沈砚秋一模一样!
从发型到五官,甚至连他眉宇间那抹常有的冷峻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人偶被抱回办公室,沈砚秋的本尊这才从办公室的暗格里走出来。
他面色有些疲惫,眼底带着明显的青黑。
他走到人偶面前,熟练地为人偶安装上了一个**“数据处理模块”**。
林小满透过门缝,清晰地看到模块插入时,人偶指尖传来的机械齿轮转动声,清脆而有规律。
沈砚秋轻轻拍了拍人偶的肩膀,人偶“咔哒”一声,眼中的LED灯亮起,开始在办公桌前忙碌起来。
它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屏幕上的代码和图表迅速滚动。
林小满注意到,人偶在尝试绘制设计稿时,笔触明显僵硬,线条不够流畅,与沈砚秋亲手绘制的精致草图判若两人——它只能模仿沈砚秋的签名和进行基础的修图工作。
沈砚秋坐在不远处的休息椅上,疲惫地揉着太阳穴,仿佛人偶替他承受了所有的工作压力。
林小满终于明白了一切。
监控盲区、异常光影、以及沈砚秋的“未打卡记录”……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隐藏这个机械人偶替身!
她悄悄地移动位置,希望能看得更清楚。
沈砚秋的办公室书柜后,果然有一扇暗门,门缝严丝合缝,内置着隔音材料与电磁屏蔽层,这解释了为何外部听不到人偶运作的声音。
人偶在办公室移动时,脚下几乎没有声音,林小满突然想起,她昨天不小心踩到沈砚秋办公室的地面时,曾听到过微弱的电流声,原来是磁悬浮轨道内嵌在瓷砖缝隙内,为人偶提供了无声的移动。
人偶每日工作上限为4小时,沈砚秋为人偶安装数据模块后,又从暗格里取出一个太阳能板,放置在窗边,用以充电——这恰好解释了监控为何会在凌晨断开,因为这是人偶的充电和运作高峰期。
林小满的心情复杂。
她想象不到,沈砚秋为了维持工作,竟然需要依靠这样一个高科技替身。
但更让她好奇的是,这一切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她想起2018年那张团建照片,以及便利贴上的“秋哥,第三出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