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了一下互相的基本情况就各自回家了。
70年代的相亲不是自由的组合,是“组织安排+家庭审查+革命友谊”的混合体。
庄超英晚上躺在床上,思考着上一世发生的事情,想着重活一次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之前发生的事,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第二天一上班,庄超英就以“刚刚上班,还年轻,需要先立业再成家”为由谢绝了刘老师的好意。
时光如溪水般静静流淌,转眼间,春去秋来,寒来暑往。
窗外的梧桐绿了又黄,黄了又绿。
清晨的闹钟依旧在六点半准时响起,搪瓷杯里的茶水依旧冒着熟悉的热气,生活就像老式座钟的钟摆,永远保持着不变的幅度,不紧不慢地来回摆动。
“黄玲!”
“李婶,怎么了?”
黄玲下班刚走到棉纺厂门口就被同车间的李婶叫住了。
“机械厂退休工人老庄家的大儿子,中专毕业,现在在常州一所小学当老师,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父母都是厂里退休的老人,你要不要谈个朋友试试?”
李婶搂着黄玲的胳膊。
“李婶,羞死人了。
这事怎么好说的呀!”
听完李婶的话,黄玲脸红了。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们男未婚女未嫁,见一见怕什么嘛。”
李婶拉着黄玲一本正经的说。
“李婶,我回去和我爸妈商量一下在回复你。
我先走了。”
黄玲小跑着快步走出棉纺厂。
“爸妈,我回来了。”
黄玲回到家,和父母打过招呼就去做饭了。
饭桌上,“爸妈,今天我们厂的李婶介绍了一个相亲对象。”
黄玲脸上露出一抹羞涩,“是个小学老师,苏州人,在常州工作,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父母就是机械厂退休工人。”
“一个弟弟一个妹妹,阿玲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家庭,如果真的嫁过去,你这个大嫂有多难?”
黄玲的母亲一听这个条件就不是很满意,对女儿的未来充满担忧。
“他父母都是退休工人,弟弟妹妹也不是小孩子了,马上都可以工作了,负担不会太重的,重要的是听起来小伙子是很务实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了老师,别看现在只是小学,将来会有所提升的。”
黄玲的父亲是中专毕业,所以从骨子里对读书人就有一种亲切感。
“爸妈,现在连人都没见过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