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深藏小说 > 其他类型 > 规则怪谈:深海观测站林深张海洋

规则怪谈:深海观测站林深张海洋

深邃人生 著

其他类型连载

第一章:意外的调令潮湿的海风裹挟着咸腥味扑在林深脸上,他握紧手中的调令文件,抬头望向眼前矗立在码头上的巨大金属舱体。这是一座漂浮在太平洋深处的深海观测站,也是他未来三个月的工作地点。文件最上方用猩红字体标注着一行警告:请务必严格遵守以下规则,任何疏漏都可能导致观测站全体人员死亡。规则清单如下:1.观测站开放时间为每日早6点至晚10点,其余时段严禁离开寝室。若听到走廊传来拖拽重物的声音,立刻用棉被捂住头部,直到晨光初现。2.观测站共有三层,底层为设备舱,二层为工作区,顶层为生活区。严禁进入底层的3号储物间,若发现其舱门敞开,立即用随身携带的红色封条封闭,并向站长报告。3.工作人员分为白、蓝、黑三种制服。见到穿白色制服的同事可正常交流;...

主角:林深张海洋   更新:2025-05-24 17:3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林深张海洋的其他类型小说《规则怪谈:深海观测站林深张海洋》,由网络作家“深邃人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第一章:意外的调令潮湿的海风裹挟着咸腥味扑在林深脸上,他握紧手中的调令文件,抬头望向眼前矗立在码头上的巨大金属舱体。这是一座漂浮在太平洋深处的深海观测站,也是他未来三个月的工作地点。文件最上方用猩红字体标注着一行警告:请务必严格遵守以下规则,任何疏漏都可能导致观测站全体人员死亡。规则清单如下:1.观测站开放时间为每日早6点至晚10点,其余时段严禁离开寝室。若听到走廊传来拖拽重物的声音,立刻用棉被捂住头部,直到晨光初现。2.观测站共有三层,底层为设备舱,二层为工作区,顶层为生活区。严禁进入底层的3号储物间,若发现其舱门敞开,立即用随身携带的红色封条封闭,并向站长报告。3.工作人员分为白、蓝、黑三种制服。见到穿白色制服的同事可正常交流;...

《规则怪谈:深海观测站林深张海洋》精彩片段

第一章:意外的调令潮湿的海风裹挟着咸腥味扑在林深脸上,他握紧手中的调令文件,抬头望向眼前矗立在码头上的巨大金属舱体。

这是一座漂浮在太平洋深处的深海观测站,也是他未来三个月的工作地点。

文件最上方用猩红字体标注着一行警告:请务必严格遵守以下规则,任何疏漏都可能导致观测站全体人员死亡。

规则清单如下:1. 观测站开放时间为每日早6点至晚10点,其余时段严禁离开寝室。

若听到走廊传来拖拽重物的声音,立刻用棉被捂住头部,直到晨光初现。

2. 观测站共有三层,底层为设备舱,二层为工作区,顶层为生活区。

严禁进入底层的3号储物间,若发现其舱门敞开,立即用随身携带的红色封条封闭,并向站长报告。

3. 工作人员分为白、蓝、黑三种制服。

见到穿白色制服的同事可正常交流;遇到蓝色制服人员,需回答暗号“潮水方向”,正确答案为“逆流而上”;若遭遇黑色制服人员,立即低头闭眼,直到对方离开,千万不要与其对视。

4. 每日三餐时间固定,早餐7点、午餐12点、晚餐6点。

不要食用餐盘里出现的紫色食物,若发现食物表面有蠕动的黑色斑点,立即用呼叫器联系后勤组更换。

5. 观测站的所有窗户均安装单向玻璃,禁止使用任何工具破坏玻璃。

若在玻璃外侧看到人形阴影,立即拉上遮光帘,同时在工作日志上记录时间。

6. 每周五晚8点将进行全员例会,会议地点在二层的圆形会议室。

若会议室门口悬挂黑色旗帜,会议取消,所有人必须在10分钟内返回寝室。

7. 若出现耳鸣、幻听等症状,立即前往医疗室领取白色药片。

但注意,医疗室值班人员只在偶数小时出现,奇数小时内的敲门者一律不要回应。

8. 紧急逃生通道位于顶层东侧,但只有在站长发布红色警报时方可使用。

擅自进入逃生通道者,将被永久驱逐出观测站。

林深揉了揉太阳穴,这些古怪的规则让他想起三年前在南极科考站的诡异经历。

但这次的调令是直属上司亲自下达,据说完成任务后能获得破格晋升的机会。

他深吸一口气,拖着行李走进了观测站的
气密舱。

第二章:异常初现踏入观测站的瞬间,林深感受到一股刺骨的寒意。

头顶的LED灯管发出轻微的电流声,在金属墙壁上投下惨白的光影。

一位穿着白色制服的中年男人迎上来,他胸前的名牌写着“张海洋 站长”。

“小林,路上辛苦了。”

张海洋接过林深的调令,目光在规则条款上停留片刻,“记住,这里的每一条规则都是用前人的生命换来的。”

他指着走廊尽头的一扇舱门,“那是你的寝室,先去休息,晚餐时我会介绍其他同事。”

林深打开203寝室的门,狭小的空间里摆着一张铁架床和一个储物柜。

床头贴着一张便签,字迹潦草:别相信戴眼镜的蓝制服人员。

他皱眉将便签揉成一团,却在储物柜底层发现一本泛黄的工作日志,扉页写着“2019年观测日志”,而调令上明明标注着观测站建成于2022年。

翻到最近的记录,一行血字触目惊心:**它们在玻璃外面看着我,那些眼睛...**后面的内容被某种黑色液体覆盖,无法辨认。

林深刚想仔细查看,走廊里突然传来重物拖拽的声音,“吱呀——吱呀——”伴随着指甲刮擦金属的刺耳声响。

他猛地想起第一条规则,慌忙用棉被蒙住头。

声音越来越近,仿佛就在门外徘徊。

林深屏住呼吸,感觉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

不知过了多久,声音渐渐远去,他颤抖着拿出手机,屏幕显示时间是凌晨2点17分。

晚餐时,林深在食堂见到了其他六位同事。

穿白色制服的除了张站长,还有负责数据分析的李薇;三位穿蓝色制服的技术人员正在低声交谈;角落里坐着一个戴黑框眼镜的男人,穿着黑色制服独自用餐。

当林深的目光扫过他时,对方突然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诡异的红光。

第三章:血色会议接下来的三天,林深努力适应着观测站的生活。

他严格遵守规则,与白制服的李薇逐渐熟悉起来。

据她所说,观测站的主要任务是监测海底火山活动,但对于那些古怪规则,她却总是避而不谈。

周五晚7点50分,林深前往二层会议室。

走廊里空无一人,头顶的应急灯突然开始闪烁。

转过拐角时,他赫然发现会议室门口悬挂着
一面黑色旗帜——按照规则,会议应该取消。

可就在他准备返回寝室时,门突然被推开,张站长探出头:“小林,快进来,就等你了。”

林深愣在原地:“站长,门口挂着黑旗,不是说...特殊情况。”

张站长的表情异常严肃,“关于海底的最新监测数据,必须马上讨论。”

林深犹豫着走进会议室,发现六位同事都已到场,包括那位穿黑色制服的男人。

会议桌中央的投影仪正在播放一段视频:漆黑的海底,一个巨大的不明物体缓缓蠕动,表面布满类似眼睛的凸起。

“这是今早声呐捕捉到的画面。”

张站长的声音有些颤抖,“从形态分析,可能是某种未知的深海生物。”

突然,穿黑色制服的男人猛地站起身,撞翻了身后的椅子。

他的身体开始扭曲变形,皮肤下仿佛有无数触手在涌动。

“它们来了!”

他发出非人的嘶吼,“那些打破规则的人都得死!”

会议室的灯光瞬间熄灭,黑暗中传来肉体撕裂的声响和同事们的惨叫。

林深摸索着后退,却撞上了一个坚实的身躯。

“别动。”

李薇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同时有什么冰凉的东西塞进他手里。

当应急灯重新亮起时,穿黑色制服的男人已经消失不见,地上只剩下一滩腥臭的黑色液体。

张站长面色惨白:“所有人回寝室,今晚不许出门!”

回到寝室后,林深摊开手心,李薇塞给他的是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规则都是谎言,真正的出口在底层3号储物间。

第四章:玻璃之外林深握着纸条的手微微发抖,他想起第二条规则中对3号储物间的严禁规定,又想起工作日志上的血字警告。

走廊里传来凌乱的脚步声和压抑的啜泣,应该是其他同事也逃回了寝室。

他打开储物柜,将工作日志和纸条藏进夹层,却发现原本被黑色液体覆盖的页面,此刻竟浮现出新的字迹:它们通过玻璃进来,那些眼睛...是门。

凌晨三点,林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小林,我是李薇,医疗室需要支援!”

门外传来熟悉的声音。

他刚要起身,突然想起规则中关于医疗室值班时间的规定——现在是奇数小时。

“我...我不舒服,动不了。”

他尽量让声音听起来虚弱。

敲门
声戛然而止,紧接着是指甲抓挠门板的声音。

“开门...开门...”声音逐渐变得沙哑扭曲,林深用被子死死捂住耳朵,直到声音彻底消失。

冷汗浸透了后背,他意识到,这个观测站里危险远比规则描述的更加复杂。

<第二天早餐时,食堂气氛压抑到极点。

李薇没有出现,张站长的左臂缠着绷带,三位蓝制服技术人员中的一位也不见踪影。

穿蓝色制服的眼镜男突然凑过来,压低声音问:“潮水方向?”

林深下意识回答:“逆流而上。”

对方却露出诡异的笑容:“错了,是顺流而下。”

林深的血液瞬间凝固。

眼镜男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紫色的球体,表面布满正在蠕动的黑色斑点:“尝尝这个,能看到真相。”

就在这时,一只手突然打掉了球体。

张站长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他举起电击枪对准眼镜男:“违反规则者,清除!”

刺耳的电流声中,眼镜男倒在地上抽搐,身体逐渐透明,最终化作一缕青烟消失。

张站长转身看向林深,眼神中带着警告:“不要相信任何人,包括我。”

第五章:深海低语连续一周的高压工作让林深的精神濒临崩溃。

他开始频繁出现耳鸣,总能在寂静的深夜听到若有若无的低语,仿佛有人在耳边吟唱古老的歌谣。

每当他靠近观测站的窗户,玻璃外侧的黑暗中就会浮现出模糊的人影,那些扭曲的轮廓让他不寒而栗。

这天下午,林深在数据分析室整理资料时,发现了一份加密文件。

破解密码后,里面的内容让他瞳孔骤缩:观测站最初的任务并非监测火山,而是研究三十年前一艘失踪科考船上带回的神秘物体——一个表面布满眼睛状结构的黑色球体。

更令人震惊的是,文件中提到所有工作人员其实都是实验对象,所谓的规则是为了观察人类在极端压力下的行为。

而那些失踪的同事,要么成为了实验失败的牺牲品,要么被转化成了某种介于人与生物之间的存在。

林深的呼吸变得急促,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规则漏洞百出,为什么李薇会说规则是谎言。

就在这时,头顶的广播突然响起:“红色警报!

红色警报!

所有人员立即前往逃生通道!

重复,所有人员立即前往逃
生通道!”

他冲出房间,却发现通往顶层的楼梯被蓝色制服人员封锁。

“现在是奇数小时,逃生通道禁止使用。”

为首的男人面无表情地说。

林深想起李薇的纸条,转身朝着底层跑去。

3号储物间的舱门虚掩着,里面传来低沉的嗡鸣,仿佛有什么巨大的生物在沉睡。

当他推开舱门的瞬间,一股腥甜的气息扑面而来。

储物间中央摆放着那个传说中的黑色球体,表面的“眼睛”正在缓缓睁开。

球体周围散落着同事们的工作牌,包括李薇的。

在球体后方的墙角,他发现了半张照片,上面是年轻时的张站长和一群穿着白大褂的人,他们身后是一个巨大的实验室,实验台上躺着一具扭曲的人形生物。

突然,球体发出刺耳的尖啸,整个观测站开始剧烈震动。

林深感觉有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自己,那些深埋在心底的恐惧被彻底唤醒。

他想起工作日志上的警告,明白自己已经踏入了最危险的禁地,但此刻,他已经没有回头的机会。

第六章:规则崩解剧烈的震动让林深险些摔倒,他扶住墙壁,发现金属表面开始渗出黑色黏液。

储物间的门在身后重重关上,无论怎么拉扯都纹丝不动。

黑色球体表面的“眼睛”全部睁开,射出幽绿色的光芒,在空中交织成密密麻麻的文字,正是观测站的规则条款,但每个字都在不断扭曲变形。

“你终于来了。”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球体中传出。

林深惊恐地发现,李薇的脸正从球体表面浮现,她的表情平静得可怕,“我等这一天很久了。”

“为什么?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林深握紧拳头,指甲几乎掐进掌心。

李薇的声音变得飘忽不定:“三十年前,他们带回这个球体,想要研究深海文明的秘密。

但他们不知道,这东西是一扇门,连接着另一个维度。

所有规则都是为了安抚它,防止它彻底苏醒...”她的面容开始崩解,化作无数黑色触手,“而你,是最合适的祭品。”

整个观测站陷入了疯狂的扭曲。

林深看到走廊里,穿白制服的张站长正在与一群半透明的人形生物搏斗,他的身体也在逐渐透明化;蓝色制服人员们聚在一起,对着虚空吟唱着诡异的咒语;那些被禁止的紫色食物
从通风口涌出,在地面上堆积成小山。

林深突然想起工作日志最后的提示,他掏出随身携带的钢笔,在掌心划开一道伤口,鲜血滴落在地面的瞬间,那些扭曲的规则文字发出痛苦的嘶吼。

他朝着球体大喊:“你们不是规则!

我才是!”

球体表面裂开无数缝隙,从中伸出巨大的触手将林深缠住。

在意识模糊的最后一刻,他看到观测站的玻璃纷纷破碎,漆黑的海水倒灌而入。

但与海水一同涌入的,还有更多无法形容的诡异生物,它们的身体上布满眼睛和触须,像是从噩梦中走出的怪物。

第七章:深渊回响当林深再次恢复意识时,发现自己漂浮在无边的黑暗中。

四周是粘稠的黑色液体,无数发光的眼睛在远处闪烁。

他试着游动,却发现身体变得异常轻盈,低头一看,自己的手臂已经半透明化,皮肤下隐约可见流动的黑色纹路。

“你打破了规则,也打破了平衡。”

李薇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现在,你成为了新的守门人。”

林深想要开口反驳,却发现自己发不出任何声音。

他的记忆开始回溯,看到观测站的毁灭过程:那些诡异生物涌入后,整个建筑被彻底吞噬,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黑色球体,漂浮在深海中。

时间在这片黑暗中失去了意义。

林深不知道过了多久,他逐渐适应了这种非人的状态。

他看到有新的探险者误入这片区域,他们的船只靠近那个黑色球体时,从海底升起密密麻麻的触手将其拖入深渊。

他想要阻止,却发现自己的身体不受控制,反而协助那些触手完成捕猎。

偶尔,他能“看”到现实世界的景象。

张站长的照片被挂在科研博物馆,旁边的文字说明写着“为科学献身的英雄”;观测站的事件被定义为一场意外事故,所有资料被列为最高机密。

而他的家人,正在为他举办衣冠冢葬礼,母亲的哭泣声穿透时空,刺痛着他已经不再跳动的心。

直到有一天,又一艘科考船靠近了这片禁忌海域。

林深在船员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他的弟弟,拿着他当年在观测站的工作日志,眼神中充满坚定。

当弟弟举起手中的日志,上面的血字突然发出耀眼的光芒,林深感觉束缚自己的力量正在松
动。

“哥,我来接你回家。”

弟弟的声音在深渊中回荡。

林深的身体开始剧烈震动,那些黑色纹路纷纷剥落,他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

他拼尽全力大喊:“别过来!

这里没有真相,只有无尽的深渊!”

但弟弟已经打开了某种仪器,一道强光射向黑色球体,整个深渊开始剧烈震荡。

第八章:归途与新生剧烈的震动中,林深感觉自己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拉扯着,穿过层层黑暗。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发现自己躺在沙滩上,海浪轻轻拍打着脚踝。

远处,弟弟和一群科研人员正在向他跑来,他们的身后,是逐渐沉入海底的黑色球体,那些诡异的生物发出不甘的嘶吼,最终消失在深渊深处。

“哥,你终于回来了。”

弟弟抱住他,声音哽咽。

林深看着熟悉的蓝天,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恍如隔世。

经过全面的身体检查,医生们惊讶地发现他的身体没有任何异常,只是在他的瞳孔深处,偶尔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幽光。

回到城市后,林深将观测站的所有资料公之于众。

尽管大部分人将其视为荒诞的科幻故事,但还是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

一支由顶尖科学家组成的调查队再次前往那片海域,试图揭开深海的秘密,但他们的船只在靠近观测站旧址时,神秘失踪,只留下一段模糊的录像:漆黑的海水中,无数发光的眼睛正在逼近。

林深开始撰写自己的经历,他将所有规则、所有恐怖的细节都记录下来,最后写下一行字:规则的存在,或许不是为了束缚,而是为了保护我们远离那些不该触碰的真相。

他把这本书命名为《深海观测站手记》,希望能借此警告世人,有些地方,永远不该涉足。

然而,故事并未真正结束。

在书出版后的某个深夜,林深收到一个匿名包裹。

打开后,里面是一块黑色的碎片,表面布满眼睛状的纹路,以及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游戏才刚刚开始,新的守门人,你准备好了吗?

**窗外,乌云遮住了月光,远处传来隐约的海浪声,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深海中苏醒,等待着下一个闯入者的到来。

第九章:暗流涌动收到神秘包裹后的日子里,林深的生活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每当夜幕
降临,那块黑色碎片就会发出细微的嗡鸣,声音像是从极远的深海传来,带着某种蛊惑人心的韵律。

他尝试用各种方式销毁碎片,火烧、锤砸、甚至将其浸泡在强酸中,可碎片不仅完好无损,表面的“眼睛纹路”还会在次日清晨变得更加清晰。

更诡异的是,林深发现自己的梦境开始被深海景象占据。

梦里,他漂浮在漆黑的海水中,无数发光的眼睛从四面八方聚拢,那些眼睛深处倒映着他熟悉的面孔——张站长、李薇,还有观测站里消失的同事们,他们的表情空洞而扭曲,正缓缓向他伸出布满吸盘的触手。

某天清晨,林深在邮箱里发现一封匿名邮件,正文只有一张图片:他居住的小区卫星地图上,一个红色的标记正闪烁在他家位置,旁边用绿色字体写着一行字:你以为切断联系就能安全?

规则早已渗透进现实。

附件是一段10秒的视频,画面里,他熟睡时的卧室中,黑色碎片悬浮在空中,投射出一个巨大的人影在墙上蠕动。

为了查清真相,林深开始调查当年参与深海项目的科研机构。

他发现,所有与“深海文明研究计划”相关的文件都被重新归类为“绝密档案”,曾经的项目负责人不是离奇失踪,就是突发精神疾病被送进疗养院。

在走访一位退休老研究员时,对方拉着他的手,惊恐地说:“那些眼睛...它们会通过光和声音传播,别相信任何反光的东西!”

当晚,林深家中的镜子突然布满裂痕,每道裂痕中都渗出黑色黏液。

他想起老研究员的警告,慌忙用黑布遮盖所有镜面。

就在这时,门铃响起,猫眼外站着一个穿蓝色雨衣的人,帽檐压得极低,看不清面容。

林深没有开门,那人却在门外留下一个牛皮纸袋,里面装着最新的海洋科考新闻——一支探险队在观测站旧址附近发现了类似金属舱体的残骸,预计三日后进行打捞。

第十章:重返深渊得知打捞计划的消息后,林深坐立难安。

他知道,一旦残骸被带回陆地,被封印在深海的邪恶力量可能再次苏醒。

犹豫再三,他联系了一同从观测站逃生的弟弟,两人决定混入科考船,阻止这场打捞。

登上科考船的过程比想象中顺利,林深利用自己“
深海事故幸存者”的身份,以提供线索为由获得了登船许可。

船上的氛围却异常压抑,船员们都穿着特制的防辐射服,船舱内布满监控摄像头,每张桌子上都放着一张写有规则的卡片:1. 本次打捞全程禁止使用声波探测设备2. 若在海底发现黑色发光物体,立即启动冷冻程序3. 每日22点至次日4点,所有人员必须待在密封舱,期间禁止交谈4. 发现船员出现瞳孔变色症状,立即隔离并注射镇定剂5. 严禁拍摄任何打捞画面,违规者将被强制下船随着科考船接近观测站旧址,诡异事件接踵而至。

第一天夜里,林深在密封舱中听到了熟悉的拖拽声,声音从船底传来,一下又一下,像是有什么巨大的生物正在撞击船体。

他想起观测站的经历,用被子蒙住头,却感觉有冰冷的东西爬上脚踝。

掀开被子的瞬间,一只半透明的手正缩回去,手指上长满吸盘。

第二天,负责声呐监测的技术员突然发疯,他砸碎了所有监控屏幕,嘴里大喊着:“它们在屏幕里!

那些眼睛在看着我们!”

船员们按照规则将他制服并隔离,但林深发现,那人被拖走时,偷偷塞给他一张纸条,上面用血写着:规则是陷阱,真正的打捞物在船底夹层。

当林深和弟弟潜入船底夹层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毛骨悚然。

那里存放着一个巨大的冷冻舱,里面冰封着的不是残骸,而是一个完整的黑色球体,正是观测站里的禁忌之物。

球体表面的“眼睛”在冰层下闪烁,冰层上凝结着人形的冰雕,仔细辨认,竟然是失踪调查队的成员,他们的表情定格在极度惊恐的瞬间。

第十一章:规则反噬冷冻舱的警报突然响起,红色灯光在密闭空间里疯狂闪烁。

林深发现黑色球体表面的“眼睛”开始高速转动,冰层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融化。

他想起规则卡片上的警告,想要启动紧急冷冻程序,却发现所有控制台都已被黑色黏液腐蚀。

“它们醒了...”弟弟的声音充满恐惧。

球体表面裂开缝隙,无数黑色触手破体而出,缠住了附近的船员。

那些被触手触碰的人,皮肤迅速变得透明,体内浮现出与林深曾经相似的黑色纹路,随后加入了触手的行
列,开始攻击其他幸存者。

林深和弟弟在混乱中逃向甲板,却发现整艘船的船员几乎都已被同化。

更可怕的是,海面开始沸腾,一个巨大的漩涡正在形成,漩涡中心伸出一只布满眼睛的巨型触手,将科考船缓缓拖入深海。

千钧一发之际,林深想起观测站里用鲜血对抗规则的方法,他咬破手指,将血抹在逃生艇的启动按钮上。

剧烈的爆炸声响彻海面,逃生艇被冲击波掀飞。

林深在昏迷前,看到那只巨型触手顶端浮现出李薇的脸,她微笑着对自己说:“你逃不掉的,守门人的使命才刚刚开始。”

再次醒来时,林深和弟弟漂流在海面上,远处的科考船已经消失不见,只留下一片散发着诡异荧光的油污。

他们被路过的渔船救起,但上船后才发现,渔民们看他们的眼神充满警惕,船舱里贴着一张泛黄的纸条:若救起从深海归来的人,需在其脚底刻下十字,否则会带来诅咒。

第十二章:终局之战回到陆地后,林深发现整个世界都变了。

新闻报道中,那场科考船事故被描述成“遭遇不明海洋生物袭击”,而他和弟弟成了唯一的“虚构幸存者”。

更诡异的是,所有认识他们的人都声称从未见过他们,身份证、档案资料全部消失,仿佛他们从未来到过这个世界。

黑色碎片的嗡鸣愈发强烈,林深的身体开始出现异常变化——他的皮肤在月光下会泛起鳞片般的光泽,影子里时常浮现出触手的轮廓。

他知道,自己正在逐渐被深海的力量同化。

为了终结这一切,他和弟弟开始收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规则残片”,那些曾接触过深海秘密的人,家中都藏着写有诡异规则的物件。

在一座废弃的研究所里,他们找到了关键线索。

一本19世纪的航海日志记载,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类似的深海危机,每次都以巨大的海啸和文明毁灭告终。

而对抗的方法,是用拥有“守门人血脉”的人的心脏作为祭品,重新封印深海之门。

“原来从一开始,我们就是被选中的人。”

林深握紧弟弟的手,“还记得观测站里那张照片吗?

张站长他们背后的实验室,墙上挂着的家族族谱,我们的姓氏就在上面。”

最终决战在观测站旧址的海面上展开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