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陈婉周海的其他类型小说《陈婉周海结局免费阅读网约车:一位宝妈的重生路番外》,由网络作家“时光碎片穿梭机”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1、迷雾中的方向盘:陈婉的重生之旅陈婉觉得自己的人生就像一艘在港湾里停泊了太久的老旧船只,船身斑驳,桅杆上挂着风霜,却迟迟不敢扬帆起航。35岁,本该是扬帆远航的年纪,她却被“家庭主妇”这个身份标签压得喘不过气,连带着那份深入骨髓的自卑与不安,让她总觉得自己被困在一片浓雾之中,辨不清方向。八年了,从女儿小雨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陈婉的生活就彻底被家庭和孩子吞噬。她放弃了原本在国企那份波澜不惊的文职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育儿的琐碎中。喂奶、换尿布、哄睡、辅食、早教班、小学接送、陪读、三餐……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孩子转。时间这把无情的刻刀,不仅带走了她曾经那点引以为傲的职场经验,也磨平了她曾经对生活仅有的那点热情和自我。每当夜深人静,女儿小雨在...
《陈婉周海结局免费阅读网约车:一位宝妈的重生路番外》精彩片段
1、迷雾中的方向盘:陈婉的重生之旅陈婉觉得自己的人生就像一艘在港湾里停泊了太久的老旧船只,船身斑驳,桅杆上挂着风霜,却迟迟不敢扬帆起航。
35岁,本该是扬帆远航的年纪,她却被“家庭主妇”这个身份标签压得喘不过气,连带着那份深入骨髓的自卑与不安,让她总觉得自己被困在一片浓雾之中,辨不清方向。
八年了,从女儿小雨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陈婉的生活就彻底被家庭和孩子吞噬。
她放弃了原本在国企那份波澜不惊的文职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育儿的琐碎中。
喂奶、换尿布、哄睡、辅食、早教班、小学接送、陪读、三餐……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孩子转。
时间这把无情的刻刀,不仅带走了她曾经那点引以为傲的职场经验,也磨平了她曾经对生活仅有的那点热情和自我。
每当夜深人静,女儿小雨在房间里睡得香甜,丈夫周海还在书房里处理公务时,陈婉会独自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着窗外万家灯火,心里空落落的。
她觉得自己像个被时代抛弃的人,与外界的连接越来越少,话题也只剩下柴米油盐和孩子们的教育,连朋友都渐渐疏远了。
她个子不高,身材微胖,脸上常带着不自然的拘谨。
不是不漂亮,而是那种长期的自我否定,让她习惯性地低着头,说话也细声细语,仿佛生怕自己的存在会打扰到谁。
她的眉眼间总带着一丝愁绪,像一层挥之不去的薄雾,模糊了她眼前的世界,也让她看不清自己的价值,甚至连自己究竟想要什么,都变得模糊不清。
丈夫周海是国企的小领导,一米七的个头,也有些发福,身上带着久居领导位的颐指气使。
他忙碌,却也享受着陈婉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他并非不爱陈婉,只是他习惯了她的付出,也习惯了她在家中的“安守本分”。
在他看来,妻子在家照顾好孩子和家务,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地在外面打拼,就是最大的贡献。
偶尔,他会不经意地说出:“你整天在家能有什么压力?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这话像一把钝刀,每次都能精准地切割开陈婉内心刚刚愈合的伤口,让她更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连抱怨的资格都没有。
她想反驳,却又
不知道从何说起,最终只能把所有委屈吞回肚子里。
那天,又一次面试的铩羽而归,让她跌入谷底。
那是一家小公司,招一个行政助理,要求却很高:需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多任务处理能力。
她的简历上,八年的空白期成了最致命的缺陷。
面试官客气而疏离的目光,像一面冰冷的镜子,映照出她此刻的狼狈与无力。
她强忍着眼眶里的湿意,走出写字楼,漫无目的地游荡在城市公园里。
孩子们清脆的笑声,与她此刻内心的荒芜格格不入。
她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仿佛被困在一个没有出口的迷宫里。
手机屏幕上,一条网约车司机招聘的广告弹了出来。
“时间自由,收入可观。”
这几个字像一道微弱的光,穿透了她心头的阴霾。
跑网约车?
这个念头在脑海里反复咀嚼。
她连和陌生人说句话都会紧张,更何况是每天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内向、不自信、怕生……这些性格特质都在叫嚣着让她退缩。
但更深处,却有一个声音在说:**除了这个,你还能做什么?
** 这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证明,她还能够做点什么,她还没有被世界彻底遗忘。
“试试吧。”
她对自己说,声音小得几乎要被风吹散。
最终,她还是决定放手一搏。
在提交了资料、通过了各项考核后,她拿到了网约车平台的认证。
当那张司机执照拿到手里的时候,她的心跳得异常快,那是紧张,也是一丝,只有一丝,微不足道的期待。
---2、车轮下的众生相:磨砺与觉醒成为网约车司机的第一天,陈婉坐在驾驶座上,手心湿漉漉的,仿佛握着的不是方向盘,而是自己摇摇欲坠的人生。
她甚至将后视镜调得极低,生怕与后座的乘客有任何眼神的交流。
她只敢通过反光模糊地看到那些陌生而匆忙的面孔,却不敢直视他们的眼睛。
每一次停靠,每一次启动,都伴随着她心里的紧张。
她遇到的第一个乘客是位西装革履的男士,他一上车就开始打电话,声音洪亮,谈吐间都是“几百万”、“方案”、“合作”这样的字眼。
陈婉听着,心里不免泛起一丝羡慕。
那是她从未体验过的、自信而忙碌的生活,每一个字眼都带着效率与价值
。
她只敢偶尔从后视镜里瞥一眼,然后赶紧收回目光,生怕打扰到对方,也生怕对方察觉到她的窥探。
她努力保持着匀速,小心翼翼地遵守着交通规则,仿佛这样就能降低自己的存在感,避免任何不必要的麻烦。
后来,她还拉过几个宿醉的年轻人。
他们一上车就倒头呼呼大睡,车厢里弥漫着浓烈的酒气。
陈婉小心翼翼地开着车,生怕一个急刹车把他们吵醒。
她甚至会主动开窗通风,尽管她自己并不喜欢风吹进车里。
她想,也许他们昨晚过得很开心吧,开心到可以放肆地喝醉,不用顾忌形象和责任。
她不禁回忆起自己年轻时,也有过那么几次酩酊大醉的经历,那时,她似乎比现在更自由,也更敢于表达,那种无忧无虑的感觉,仿佛是上辈子的事情了。
也遇到过带着大包小包行李的外地游客,兴奋地讨论着城市的景点。
他们会问她:“师傅,这附近有什么好吃的吗?”
陈婉总是结结巴巴地回答几句,比如“前面有个步行街,吃的挺多”,然后就陷入沉默。
她发现自己除了日常生活的琐碎,对这个城市的了解少之又少,甚至不如这些初来乍到的游客。
在他们的眼里,她只是一个工具人,一个带着他们从A点到B点的司机,她没有被看到,也没有被真正地关注。
她甚至能感受到他们那种不耐烦的目光,仿佛在说:“这司机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这让她更加沮丧。
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那个深夜的急诊订单。
乘客是一位面色苍白的老奶奶和她的女儿。
老奶奶呼吸困难,女儿焦急地催促她开快点,声音都带了哭腔。
陈婉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平时那些小心翼翼、遵守规则的念头瞬间被抛诸脑后。
她开启了双闪,一路加速,甚至闯了两个红灯,最终将她们安全送到了医院。
看着老奶奶被推进急诊室,她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湿透了,肾上腺素飙升后留下了阵阵虚脱。
那一刻,她第一次觉得自己不仅仅是一个“家庭主妇”,她也能在某个时刻,发挥一些真正的作用,甚至能够为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
那种微弱而真实的存在感,让她内心激荡不已,那是比任何金钱报酬都来得真实的价值感。
但更多的时候
,是沉默。
乘客沉默,她也沉默。
车厢里只有广播电台里播放的轻音乐,和偶尔传来的导航语音。
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把一个个陌生人送到他们的目的地,然后继续等待下一个订单。
日子像车轮一样单调地转动着,但偶尔闪现的微光,又让她觉得,也许,这并非完全没有意义。
她开始在每次下车后,默默地观察乘客的背影,猜测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目的地,他们此刻的心情。
这种无声的“窥探”,也成了她与外界连接的一种方式,让她感受到这个城市里真实流动的生命。
有一次,她送一个年轻的程序员去机场。
他一路都在敲打着键盘,眉头紧锁。
快到机场时,他忽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把电脑合上,靠在座椅上说:“终于搞定了,要是再晚五分钟,这个项目就泡汤了。”
陈婉好奇地问:“什么项目啊,这么急?”
程序员看了她一眼,眼神中带着一丝意外,但还是笑着解释道:“一个人工智能项目,涉及到客户的定制需求,时间很紧张。”
陈婉虽然听不太懂,但还是感叹了一句:“你们年轻人真厉害。”
程序员也笑了:“师傅,你也很厉害啊,开了一晚上车,辛苦了。”
那句“你也很厉害”,让陈婉的心头涌过一丝暖流,原来自己也是被看见的。
<另一次,她载了一对情侣去一家高档餐厅。
女孩穿着漂亮的裙子,男孩体贴地为她开车门。
他们在车上轻声细语地聊着约会的细节,语气里充满了甜蜜。
陈婉听着,心里不免有些失落,她和周海已经很久没有这样轻松浪漫的约会了。
她的生活似乎只剩下责任和义务,爱情和浪漫,早已被柴米油盐磨成了模糊的背景。
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能重拾那种轻松愉悦的少女情怀。
---3、暖阳照进车窗:友谊的萌芽转机发生在陈婉跑网约车近三个月的时候。
那时,她已经能相对熟练地操控车辆,对路线也熟悉了不少,但内向的性格依然让她在与乘客交流时感到吃力。
她知道自己需要改变,却不知道该从何开始。
那天下午,她接到一个去幼儿园的订单。
上车的是一位年轻妈妈,怀里抱着一个睡着的小婴儿,旁边还跟着一个蹦蹦跳跳的小
男孩。
小男孩一上车就兴奋地指着车窗外的景色,奶声奶气地喊着:“阿姨,你看!
那是小鸟!”
他那份纯真和活力,瞬间感染了陈婉。
陈婉下意识地看了看后视镜,看到了那位妈妈冲她善意地笑了笑。
“不好意思啊师傅,我家孩子比较闹腾。”
她声音温柔,带着一丝疲惫却又满足的笑意。
“没事,小孩子都这样。”
陈婉破天荒地回了一句,声音比平时响亮了一些。
她甚至在后视镜里和那个小男孩对视了一眼,冲他微微一笑。
这个小小的互动,让她觉得有些轻松。
车子启动后,小男孩还是叽叽喳喳。
妈妈耐心地哄着他,还拿出一些零食给他,时不时地轻拍怀里婴儿的背,动作熟练而充满母爱。
陈婉从后视镜里看到这一幕,心里忽然生出一种异样的亲切感。
这种场景,她太熟悉了,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那些与女儿小雨相处的无数个瞬间。
“师傅,你家有孩子吗?”
那位妈妈突然问道,语气里带着一点点试探,仿佛在寻求某种共鸣。
陈婉愣了一下,随即低声说:“有,一个女儿,七岁了。”
“啊,我家大宝也七岁了,刚上小学二年级呢。
真巧!”
林悦的声音很温柔,带着一种天然的亲和力,仿佛一下子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对了,我叫林悦。”
“我叫陈婉。”
陈婉有点紧张,但还是说了自己的名字。
这是她第一次主动向乘客介绍自己,而不是被动地听着别人叫她“师傅”。
这短短的两个字,却像打开了一扇小小的窗户。
接下来的路程,林悦和陈婉聊起了孩子。
从哪个幼儿园好,到小学作业的烦恼,再到孩子挑食的问题,两人越聊越投机。
林悦说起自己的女儿也一样不爱吃青菜,陈婉忍不住笑了,那是发自内心的笑,轻松而真实。
这是她跑网约车以来,第一次这么放松地和乘客聊天,仿佛她们不是司机和乘客,而是两个在公园里偶遇的宝妈,话题自然而然地流淌。
“师傅,你平时除了跑车,还会带孩子去哪里玩啊?
有没有推荐的亲子活动?”
林悦又问。
陈婉想了想,说:“我平时……嗯,除了接送孩子,基本都在家。”
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
这种落寞在林悦这样外向的妈
妈面前,显得尤为突出。
“啊,这样啊,”林悦似乎听出了什么,她顿了顿,然后说:“其实可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小孩子长得很快的。
我自己也经常在网上搜罗各种亲子活动。
对了,我有个宝妈群,里面经常组织一些亲子采摘、户外郊游什么的,都是带孩子玩的,如果你不介意,可以加我微信,我拉你进去,大家一起交流育儿经验,也多认识些朋友。”
林悦说完,眼睛亮晶晶地看着陈婉,眼神里充满了真诚的邀请。
陈婉的心跳快了几拍,这是她跑车以来,第一次有人主动提出加她微信。
过去她总觉得,司机和乘客之间泾渭分明,不应该有更多的交集。
她犹豫了一下,但林悦的笑容太真诚,话语中带着的善意让她无法拒绝。
她拿出手机,扫了林悦的二维码,加了她的微信。
微信那端很快通过了,林悦发来一个可爱的表情包和一句“欢迎加入”。
这个小小的举动,像一道暖阳,瞬间穿透了陈婉有些阴暗的车厢,照亮了她压抑已久的心房。
几天后,陈婉在林悦拉她进去的宝妈群里看到了林悦发的亲子采摘活动。
看着群里妈妈们热火朝天的讨论,她内心挣扎了许久。
去?
还是不去?
内向的她,总是对未知的人际交往充满了恐惧,担心自己会格格不入,担心自己找不到话题。
但女儿小雨好奇的眼神,以及林悦那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的邀请,最终战胜了她的胆怯。
她鼓足勇气,给林悦发了条微信,报名了活动。
当林悦回复“太好了!
到时候见!”
时,陈婉心里那块悬着的石头才终于放下。
那天,她带着女儿小雨去了采摘园。
园子里人头攒动,孩子们在草地上追逐嬉闹。
她一眼就看到了林悦,她正和几个妈妈围在一起,笑语盈盈。
林悦也看到了她,热情地向她招手。
“陈婉,你来了!
小雨真可爱!”
林悦笑着迎了上来,还主动牵住了小雨的小手,让小雨和她自己的孩子玩在一起。
孩子们很快就玩到了一起,小雨在林悦活泼开朗的孩子面前,也变得外向了许多,不再像平时那么拘谨。
陈婉和林悦则坐在田埂上,边聊天边看顾孩子。
林悦发现陈婉其实是个很细心的人,对孩子也很有耐心,只是不
爱表达。
她鼓励陈婉多说说话,还分享了自己一些应对职场压力和家庭矛盾的方法。
林悦说她也在职场打拼,朝九晚五,但会努力平衡家庭和工作,偶尔还会吐槽一下职场上遇到的奇葩领导,或者一些不合理的制度。
陈婉像个干涸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这些来自同龄人的经验和温暖,那些她从未接触过的“女性视角”让她茅塞顿开。
她发现,原来像林悦这样优秀的女性,也有自己的烦恼和压力,而她们也都在努力地生活着。
这份共鸣,让陈婉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被理解。
---4、友谊的力量:破茧成蝶林悦成了陈婉的第一个闺蜜。
通过林悦,陈婉又认识了群里的另一个宝妈,叫李欣。
李欣性格开朗,说话直来直去,是个雷厉风行的职场女性,自己经营着一家小的广告公司。
她同样有个女儿,比陈婉的女儿小一岁。
李欣是那种一眼就能看穿你心思的人,却又带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真诚和魄力。
李欣和陈婉第一次见面,是在一次宝妈聚餐上。
李欣一眼就看出了陈婉的拘谨,她主动给陈婉夹菜,还开玩笑地说:“陈婉,你别光顾着听我们聊啊,你也说说你跑网约车遇到的趣事。
我可好奇了,每天在车里和那么多人打交道,肯定有不少故事吧?
你这算是行走的城市百科全书了!”
陈婉被她一激,竟然真的讲起了几个乘客的小故事。
她讲了一个醉酒男乘客误把她当成前女友,絮絮叨叨地说了半小时失恋心事的故事,讲他如何因为冲动而错失了真爱,又讲他如何在清醒后为自己的失态道歉。
又讲了一个年轻女孩在车上崩溃大哭,最终她递过去一张纸巾,女孩感激地对她说“谢谢师傅,你真好”的故事。
虽然讲得有些磕磕绊绊,声音也仍然带着点怯懦,但这是她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主动分享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动地听着别人说。
李欣听完哈哈大笑,夸她讲得生动,还说她有当故事家的潜质,应该把这些故事写下来。
林悦也跟着附和,说陈婉平时话不多,但观察力很敏锐,总是能注意到别人不易察觉的细节。
她们的肯定,让陈婉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
渐渐地,陈婉的生活不再是车子、
女儿和空荡荡的家。
她有了每周固定的宝妈聚会,和林悦、李欣一起去逛街、喝下午茶,甚至还学会了网上购物,不再只逛那些打折超市,而是尝试一些适合自己的风格。
她的朋友圈开始有了更新,不再只是转发育儿文章或生活小常识,还会发一些她和朋友们的合照,虽然照片里的她还是有些羞涩,但笑容明显多了起来,眼睛里也多了几分光彩,那是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自信。
她开始感受到,自己的人生不再是单线程的,而是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和色彩。
林悦和李欣常常开导她。
当她因为乘客的一句无心之言而沮丧时,林悦会安慰她:“别往心里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和你不相干。
你已经做得够好了,别自我否定。”
当她跑车遇到恶意投诉,委屈得想哭时,李欣会直接说:“没事,别搭理那种人,他们就是想找茬。
下次遇到直接拉黑,这种人渣不值得你浪费心情和时间。”
当她对未来感到迷茫,觉得自己跑网约车没有前途时,李欣会鼓励她:“陈婉,你开车的技术这么好,人又这么踏实,做什么都会成功的。
你看,你现在都能和陌生人聊天了,这都是巨大的进步啊!
谁说网约车没有前途?
你把服务做好,把口碑打出来,也是一种职业啊!”
她们的话语,像涓涓细流,慢慢滋润着陈婉干涸的心田,又像一股股暖流,重新注入她冰冷的内心。
在她们的鼓励下,陈婉开始主动和乘客交流。
她发现,很多乘客其实很乐意和司机聊天。
她不再只是默默地开车,她会问问乘客要去哪里,聊聊当地的风土人情,甚至还能给外地游客推荐一些地道的餐馆和特色小吃。
她渐渐发现,这个世界远比她想象的要广阔和有趣。
她开始学会倾听,也学会了表达。
那些曾经让她感到恐惧的陌生人,现在变成了她了解世界、增长见识的窗口。
她甚至开始在每次旅程结束后,给乘客发一句“祝您旅途愉快,下次再见”,这在以前是她想都不敢想的。
她发现,当她主动打开心扉时,很多人的回应是友善和温暖的。
跑网约车一年下来,陈婉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
她载过一个深夜加班的白领,对方在车上疲惫地睡着了,醒
来后发现目的地到了,带着一丝歉意和感激地说:“谢谢您,师傅,您辛苦了。”
陈婉看着他眼中的血丝,忽然觉得,每个为生活奔波的人,都不容易,大家都在努力地活着。
她开始学会理解和共情。
她载过一个带着孩子去看病的单亲妈妈,孩子在后座哭闹不止,妈妈一直在轻声安慰,眼眶泛红。
陈婉默默地调低了广播音量,还主动递过去一包纸巾。
下车时,那位妈妈感激地对她说:“谢谢您,师傅,您的车开得很稳,孩子睡着了,谢谢。
你真好。”
陈婉的心头一暖,她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善意,这种付出与被感谢的感觉,让她觉得自己的存在很有意义。
她还载过一个失恋的年轻人,他在车上点了首伤感的歌,然后小声地哭泣。
陈婉没有打扰他,只是默默地把车开得更平稳,仿佛这样就能给他更多的安慰。
到目的地时,年轻人红着眼睛对她说:“谢谢师傅,听着歌,我舒服多了。”
陈婉看着他,忽然觉得,自己就像一个临时的树洞,承载着这些陌生人的悲欢离合,而她也能以自己的方式,给予一点点慰藉。
有一次,她接了一个年轻的创业者,他上车后一直不停地打电话,谈着融资、市场和未来。
陈婉从后视镜里看到他眼中燃烧的激情和疲惫,不禁感叹:“你很拼啊。”
创业者抬头看了她一眼,笑道:“是啊,不拼不行,为了梦想,也为了生活。”
他问陈婉:“师傅你跑车也挺辛苦的吧?”
陈婉点头,然后说了句:“但我觉得挺充实的,能遇到各种各样的人。”
创业者听了,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你这种心态很好,能从生活中汲取养分,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这番话让陈婉心里暖暖的,她发现自己已经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了。
每次送达目的地,看到乘客满意地离开,她都会有一种微小的成就感。
她不再觉得开车只是为了挣钱,更像是在聆听一个个故事,感受着生活的脉搏。
她发现,原来自己可以不仅仅是周海的妻子,小雨的妈妈,她也可以是一个倾听者,一个陪伴者,一个能够为别人带来一点点温暖的人。
她的世界不再只有家庭这个狭小的空间,她开始接触更广阔的社会
,并从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5、花开有时:破茧成蝶陈婉的变化,周海看在眼里,心里也有着微妙而复杂的触动。
起初,他对陈婉跑网约车是有些不以为然的。
一个国企小领导的妻子,去跑网约车,总让他觉得面子上有点挂不住。
他甚至会不经意地问一句:“收入怎么样啊?
别累着了,反正家里也不指望你那点钱。”
言语中带着一丝高高在上的施舍,仿佛在提醒陈婉,她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可有可无的消遣。
他以为陈婉会像以前一样,默默地听着,然后把所有委屈吞下去。
但后来,他发现陈婉越来越不一样了。
她不再像以前那样闷闷不乐,回家会主动和他分享今天遇到的有趣乘客,或者和林悦、李欣一起逛街、聚会的趣事。
她的笑容也多了起来,不再是那种勉强的微笑,而是发自内心的、带着几分自信的灿烂。
她甚至会给他讲一些她从朋友那里听来的段子,或者一些关于职场和人生的新颖观点,周海发现,自己居然会因为她的讲述而笑出声,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家里的气氛,也随着陈婉的变化,变得更加轻松活跃。
曾经死气沉沉的空气中,开始有了流动的气息。
一次,周海公司组织聚会,陈婉破天荒地主动提出要一起去。
在聚会上,她不再是那个躲在角落里不说话的妻子。
她穿着一件林悦和李欣帮她挑选的、更显身材的连衣裙,化了淡淡的妆,虽然不艳丽,却显得整个人精神焕发。
她不再局限于和周海的部门领导打招呼,而是主动和周海的同事们聊了起来,甚至还和几位女同事交换了微信,聊起了最近流行的电视剧和育儿经。
她甚至能自信地和周海的上司开几句无伤大雅的玩笑,这让周海既惊讶又欣喜。
他忽然意识到,他有多久没有好好地关注过自己的妻子了?
他一直以为她会永远停留在那个默默付出的家庭主妇形象,却没想到她能这样悄悄地,甚至有些惊艳地绽放。
他看着妻子在人群中自信的笑容,心里涌起一股陌生的骄傲。
“你最近变化挺大的。”
周海一次晚饭后,看着正在收拾餐桌的陈婉,由衷地说道。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没察觉的温柔,以及一点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