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深藏小说 > 其他类型 > 雾港市的阴影结局+番外小说

雾港市的阴影结局+番外小说

粉雪Pdsnow 著

其他类型连载

1猩红的开端雾港市,一座永远笼罩在潮湿海风和朦胧雾气中的滨海大都市。霓虹灯在湿漉漉的街道上投下斑斓而扭曲的光影,如同这座城市本身,繁华之下涌动着难以言说的暗流。对于市警局重案组的资深警探雷明来说,这雾气不仅仅是天气现象,更像是笼罩在人心上的阴霾,经年不散。今晚的雾格外浓重,仿佛要吞噬一切。雷明站在一条名为“窄巷”的后街,空气中弥漫着垃圾腐败的酸臭和一股浓得化不开的血腥味。黄色的警戒线在微弱的警灯闪烁下显得格外刺眼,将好奇的围观者和媒体隔绝在外。“头儿,你来了。”年轻的女警官韩雪迎了上来,她脸色苍白,即使隔着口罩,雷明也能感觉到她声音里的颤抖。“现场……很不好。”雷明点点头,没有说话,径直走向巷子深处。他见过太多死亡,但每一次面对,那...

主角:雷明韩雪   更新:2025-05-26 16:2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雷明韩雪的其他类型小说《雾港市的阴影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粉雪Pdsnow”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1猩红的开端雾港市,一座永远笼罩在潮湿海风和朦胧雾气中的滨海大都市。霓虹灯在湿漉漉的街道上投下斑斓而扭曲的光影,如同这座城市本身,繁华之下涌动着难以言说的暗流。对于市警局重案组的资深警探雷明来说,这雾气不仅仅是天气现象,更像是笼罩在人心上的阴霾,经年不散。今晚的雾格外浓重,仿佛要吞噬一切。雷明站在一条名为“窄巷”的后街,空气中弥漫着垃圾腐败的酸臭和一股浓得化不开的血腥味。黄色的警戒线在微弱的警灯闪烁下显得格外刺眼,将好奇的围观者和媒体隔绝在外。“头儿,你来了。”年轻的女警官韩雪迎了上来,她脸色苍白,即使隔着口罩,雷明也能感觉到她声音里的颤抖。“现场……很不好。”雷明点点头,没有说话,径直走向巷子深处。他见过太多死亡,但每一次面对,那...

《雾港市的阴影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1 猩红的开端雾港市,一座永远笼罩在潮湿海风和朦胧雾气中的滨海大都市。

霓虹灯在湿漉漉的街道上投下斑斓而扭曲的光影,如同这座城市本身,繁华之下涌动着难以言说的暗流。

对于市警局重案组的资深警探雷明来说,这雾气不仅仅是天气现象,更像是笼罩在人心上的阴霾,经年不散。

今晚的雾格外浓重,仿佛要吞噬一切。

雷明站在一条名为“窄巷”的后街,空气中弥漫着垃圾腐败的酸臭和一股浓得化不开的血腥味。

黄色的警戒线在微弱的警灯闪烁下显得格外刺眼,将好奇的围观者和媒体隔绝在外。

“头儿,你来了。”

年轻的女警官韩雪迎了上来,她脸色苍白,即使隔着口罩,雷明也能感觉到她声音里的颤抖。

“现场……很不好。”

雷明点点头,没有说话,径直走向巷子深处。

他见过太多死亡,但每一次面对,那股冰冷的寒意依然会顺着脊椎攀升。

受害者是一名年轻女性,蜷缩在垃圾桶旁边,仿佛一件被随意丢弃的破旧玩偶。

她的衣物被撕扯得不成样子,但致命伤显然是颈部那道深可见骨的切口,边缘平滑得像外科手术。

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她的身体似乎被精心“布置”过,双手交叠在胸前,脸上带着一种诡异的、被强行塑造出来的平静微笑。

现场没有明显的挣扎痕迹,除了大量的血迹,几乎找不到其他线索。

“法医怎么说?”

雷明蹲下身,仔细观察着,他的眼神锐利如鹰,不放过任何细节。

多年的经验告诉他,魔鬼往往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

“初步判断死亡时间在三到五小时前,也就是晚上八点到十点之间。”

韩雪翻看着记录本,“致命伤是颈动脉被锐器切断,凶器……非常锋利,切口异常整齐。

现场没有找到凶器。

受害者身份还在核实,身上没有携带任何证件。”

“‘他’又回来了。”

雷明低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种深深的疲惫和不易察觉的愤怒。

韩雪明白雷明口中的“他”指的是谁。

三个月前,雾港市曾发生过两起类似的案件,受害者都是年轻女性,同样被弃尸于偏僻角落,同样的手法,同样诡异的“布置”。

凶手作案手段残忍而冷静,仿佛在进行某种仪式,媒体将其
称为“雕刻者”(The Sculptor)。

警方投入大量资源,却连凶手的影子都没摸到。

沉寂了三个月,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噩梦已经过去时,“雕刻者”再次现身。

“周围的监控呢?”

雷明站起身,目光扫过巷口两侧老旧的建筑。

“窄巷是监控死角,”韩雪无奈地摇摇头,“我们正在排查附近街道的监控,但雾太大了,效果恐怕不理想。”

雷明揉了揉眉心,浓雾不仅给凶手提供了天然的掩护,也给警方的侦查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他走到警戒线外,点燃一支烟,辛辣的烟雾吸入肺中,却无法驱散心头的沉重。

三条人命,三个被残忍剥夺的年轻生命,而凶手就像一个幽灵,在城市的阴影中自由穿梭,留下一个个血腥的谜题。

这不仅仅是谋杀,雷明想,这是一种病态的炫耀,一种对生命的极度漠视和亵渎。

凶手似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将杀戮当作一种艺术创作,一种扭曲的自我表达。

这种“杀戮之病”,比任何病毒都更可怕,因为它侵蚀的是人性本身。

“通知各分局,加强夜间巡逻,特别是偏僻地段。”

雷明对韩雪下令,“把前两起案件的卷宗再调出来,让信息分析组重新比对所有细节,看看有没有被忽略的共同点。

另外,查一下最近三个月有没有类似的失踪人口报案。”

“是,头儿。”

韩雪立刻去传达指令。

雷明望着浓雾深处,仿佛能看到那个隐藏在黑暗中的“雕刻者”,带着冰冷的微笑,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这场猫鼠游戏,再次拉开了序幕,而这一次,雷明绝不允许自己再输。

2 迷雾中的线索接下来的几天,整个雾港市警局都笼罩在低气压之下。

“雕刻者”的再次出现,让市民人心惶惶,也给警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雷明几乎是以警局为家,他和韩雪以及重案组的同事们,日以继夜地梳理着线索。

第三名受害者的身份很快被确认,名叫林薇,二十四岁,是一名在市中心画廊工作的实习生。

她的社会关系相对简单,同事和朋友都表示她性格文静内向,生活规律,并没有与人结怨。

唯一的异常是,她遇害当晚本应在家,却独自一人出现在了远离住所和工作地点的“窄巷”附
近。

“她为什么会去那里?”

雷明盯着电子白板上林薇的照片,照片上的女孩笑容腼腆,眼神清澈,很难想象她会遭遇如此厄运。

“我们查了她的通话记录和社交媒体,”韩雪汇报道,“当晚七点半左右,她接到一个没有显示号码的来电,通话时长不到一分钟。

之后她就离开了家。

我们怀疑是这个电话把她约出去的。”

“无法追踪的号码?”

“技术部门正在尝试,但希望不大,很可能是用了虚拟号码或者一次性的预付费卡。”

雷明叹了口气,这显然是凶手精心策划的一环。

他转向另一块白板,上面罗列着三起案件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受害者均为年轻女性(年龄在22-28岁之间)。

作案手法一致:颈部锐器切割,伤口平滑,现场“布置”尸体。

弃尸地点均为偏僻、监控较少的区域。

受害者遇害前似乎都被某种方式诱骗至现场。

现场几乎没有留下除血迹外的有效物证(指纹、毛发、DNA等)。

不同点:受害者职业、社会背景各不相同(第一位是公司文员,第二位是自由职业的翻译,第三位是画廊实习生)。

弃尸地点虽然都偏僻,但分布在城市的不同区域。

作案时间间隔不固定(前两起相隔一周,第二起和第三起相隔三个月)。

“凶手选择目标看似随机,但诱骗手法却很精准。”

雷明沉思道,“这说明他对受害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至少知道如何让她们放下戒心,单独前往指定地点。”

“会不会是网络途径?”

韩雪提出,“比如社交软件、论坛或者暗网?

我们已经检查了受害者常用的社交平台,暂时没发现可疑的联系人。”

“继续深挖。”

雷明说,“特别是那些不常用的、或者私密性更强的网络活动。

还有,重新走访受害者的亲友、同事,了解她们是否有共同的爱好、去过共同的场所,或者认识共同的人。”

调查工作如同在大海捞针,繁琐而枯燥。

法医部门由经验丰富的陈伟博士负责,他送来了最新的尸检报告。

“雷队,”陈伟推了推眼镜,表情严肃,“除了之前发现的,我们对林薇的尸体做了更细致的检查,在她指甲缝里发现了微量的……特殊纤维。”

“特殊纤维?”

雷明
精神一振。

“是的,非常细小,初步分析不是常见的衣物纤维。

成分有点像某种……医用或者实验室用的特制材料。

我们正在做进一步分析比对。”

陈伟顿了顿,补充道,“另外,关于那个切口,我得再次强调,实在太‘完美’了,几乎没有犹豫和偏差,需要极高的稳定性和对解剖结构的了解。

这不像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医生?

或者相关从业者?”

雷明皱起眉头。

这个推测之前也有过,但范围太广,难以排查。

“有可能。

或者,是对解剖、切割有特殊癖好和长期练习的人。”

陈伟的语气带着一丝寒意。

医用纤维?

精准的切割?

雷明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模糊的形象:一个穿着白大褂,戴着手套,在无影灯下冷静操作的身影。

但这只是想象,没有任何证据支撑。

就在调查陷入僵局时,一个新的发现打破了沉寂。

信息分析组在比对三名受害者的网络活动时,发现了一个极其隐蔽的共同点:她们都曾在半年前左右,访问过一个已经关闭的小众艺术论坛,并且在同一个关于“人体之美与死亡哲学”的讨论帖下留过言。

这个发现让雷明和韩雪都感到兴奋。

虽然论坛已经关闭,无法查看具体留言内容,但这至少提供了一个潜在的交集点。

“立刻追查这个论坛的创建者和管理员信息!”

雷明下令,“还有,想办法恢复那个帖子的内容,看看她们都说了些什么,以及还有哪些人参与了讨论!”

技术部门全力以赴,试图从网络缓存和服务器残留数据中打捞信息。

与此同时,雷明决定亲自去拜访一下林薇工作的画廊,希望能从她的工作环境中找到一些被忽略的细节。

画廊位于市中心一栋现代风格的建筑里,与“窄巷”的阴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画廊经理是一位名叫苏雅的中年女性,气质优雅,但眉宇间带着深深的忧虑和悲伤。

“林薇是个好孩子,”苏雅叹息着,“安静、勤奋,对艺术有热情。

我们都不敢相信她会……苏经理,”雷明问道,“林薇平时工作之余,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吗?

或者有没有什么行为反常的地方?”

苏雅仔细想了想:“她很喜欢看一些……嗯,比较前卫或者说有些黑暗风格的艺术作
品。

我们画廊偶尔会展出这类作品,她总是看得特别认真。

要说反常……最近一个月,她好像心事重重的样子,偶尔会对着电脑屏幕发呆,问她她也只说是没休息好。”

“她有没有提过认识什么可疑的人?

或者收到过奇怪的邮件、信息?”

“没有,至少我没听说过。”

苏雅摇摇头,“不过,大概两周前,画廊收到过一个匿名的包裹,指名要给林薇。

当时她不在,是我代收的。

就是一个普通的快递纸盒,里面……好像是一件小型的雕塑。”

“雕塑?”

雷明立刻警觉起来,“什么样的雕塑?”

“我也没仔细看,好像是用金属丝和一些……奇怪的材料做的,抽象风格,有点像……扭曲的人体?”

苏雅回忆着,“当时觉得挺怪异的,还问了林薇是谁送的,她说可能是一个网上的朋友,没多说就收起来了。

现在想起来……”苏雅的脸色变得更加苍白。

“那个雕塑还在吗?”

“我不知道,可能在她宿舍吧……”雷明立刻让韩雪带人去林薇的宿舍搜查。

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那个雕塑可能就是解开谜团的关键。

雾港市的阴影似乎更加浓重了,但一丝微弱的光线,终于开始穿透迷雾。

3 扭曲的艺术林薇的宿舍位于大学城附近的一栋老公寓里,房间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整洁。

书架上摆满了艺术类书籍,墙上贴着几张画展海报,其中不乏风格阴郁的作品。

韩雪和几名技术警察仔细搜查了房间的每个角落。

最终,在一个上了锁的木箱里,他们找到了苏雅提到的那个“雕塑”。

当雷明看到照片时,一股寒意瞬间攫住了他。

那与其说是雕塑,不如说是一个令人极度不安的造物。

它大约三十厘米高,主体由弯曲缠绕的金属丝构成,勾勒出一个抽象而扭曲的人形轮廓。

而在金属丝之间,填充着一些半透明的、泛黄的、类似树脂或角质的材料,隐约可以看到里面包裹着细小的毛发和……疑似骨骼碎片的东西。

整个作品散发着一种病态、邪恶的美感,仿佛是地狱工匠的杰作。

“陈博士,”雷明立刻联系了法医陈伟,“我们找到了一个可疑物品,需要你立刻进行分析,特别是那些填充材料!”

陈伟很快带着设备赶到了现场


初步检验结果令人震惊。

“雷队,”陈伟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那些填充物……主要是动物骨骼的碎片和毛发,经过了某种化学处理。

但是,我们在其中检测到了微量的……人类DNA!”

雷明的心猛地一沉:“能确定是谁的吗?”

“样本量太少,而且遭到了破坏,比对难度很大。

但是,”陈伟顿了顿,“我们在其中一种半透明材料的成分中,发现了和案发现场指甲缝里相同的特殊纤维!

这几乎可以肯定,这个雕塑和凶手有直接关联!”

这个发现如同惊雷,将所有线索串联了起来。

那个小众艺术论坛,关于“人体之美与死亡哲学”的讨论,这个用疑似人类遗骸制作的恐怖雕塑……凶手很可能就是通过那个论坛锁定了受害者,并将这个雕塑作为某种“预告”或者“信物”送给了林薇。

“立刻全力恢复那个论坛的数据!”

雷明对着对讲机吼道,“特别是那个帖子的参与者名单和留言内容!

快!”

技术部门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他们成功恢复了部分数据。

那个名为“暗影之美”的论坛,聚集了一群对哥特、黑暗艺术以及死亡哲学有着浓厚兴趣的人。

那个关键的帖子标题是:“终极的雕塑:当血肉化为永恒”。

三名受害者都曾在这个帖子下留言,表达了对人体在死亡瞬间或极端状态下所呈现出的“破碎之美”的探讨和好奇,言辞虽然隐晦,但透露出一种超越常规的迷恋。

而除了她们,还有几个ID也参与了讨论,其中一个名为“夜访者”(Night Visitor)的ID发言尤为活跃,其言论充满了对死亡的赞美和对“终极艺术”的狂热追求,甚至暗示过要将这种理念付诸实践。

“查这个‘夜访者’!”

雷明的心跳开始加速,“查他的IP地址,注册信息,所有能查到的东西!”

然而,结果再次令人失望。

“夜访者”的注册信息是虚假的,IP地址经过多次跳转,最终指向一个境外的代理服务器,无法追踪。

“他非常谨慎,反侦察能力很强。”

韩雪的语气有些沮丧。

雷明盯着白板上“夜访者”这个代号,陷入了沉思。

凶手显然不是临时起意,他潜伏在网络阴影中,筛选着与自
己有着相似“病态审美”的猎物,然后像一个真正的“雕刻者”一样,一步步将她们引入死亡陷阱,并将她们的生命“雕刻”成自己眼中扭曲的艺术品。

“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雷明突然开口,“凶手为什么要送那个雕塑给林薇?

前两名受害者有收到类似的东西吗?”

韩雪立刻去核实。

调查结果显示,前两名受害者生前并未向人提及收到过奇怪的包裹或礼物。

“为什么是林薇?”

雷明自语道,“难道她有什么特别之处?

或者,凶手的行为模式在改变?”

他再次看向那个令人毛骨悚然的雕塑照片。

那不仅仅是炫耀,更像是一种……交流?

或者警告?

“查一下林薇最近除了画廊工作,还有没有参加过其他的艺术活动?

或者接触过什么特别的人?”

雷明指示道。

这一次,走访画廊的同事提供了一个被忽略的细节。

大约一个月前,林薇曾去参加过一个地下艺术沙龙,据说主题非常“先锋”,甚至有些“出格”。

她回来后情绪似乎有些低落,但没具体说沙龙的内容。

“地下艺术沙龙?”

雷明敏锐地捕捉到这个信息,“地点?

主办方?

参与者?”

“这个就没人知道了,”同事摇摇头,“那种沙龙都很神秘,一般都是内部邀请制,地点也经常变换。”

线索似乎又断了。

但雷明没有放弃。

他让韩雪继续从网络和人际关系两条线追查“夜访者”和那个地下沙龙,自己则决定再去一次林薇遇害的“窄巷”。

重返现场,浓雾已经散去,白天的窄巷显得更加破败和肮脏。

雷明站在林薇倒下的位置,试图想象当时的情景。

一个文静的女孩,深夜被诱骗到这个陌生的地方,面对一个手持利刃的“艺术家”,她经历了怎样的恐惧和绝望?

他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墙壁上的涂鸦,地面的污渍,希望能找到被遗漏的蛛丝马迹。

突然,他的目光被墙角一个不起眼的标记吸引了。

那是一个用黑色喷漆绘制的简单符号,像一个圆圈中间加了一个扭曲的十字。

这个符号很小,很容易被当成普通的涂鸦忽略掉。

“这个标记,以前的案发现场有吗?”

雷明立刻用手机拍下照片,发给韩雪。

很快,韩雪回复:“头儿,查过了!

前两个
案发现场附近,不起眼的角落里,也发现了完全一样的标记!”

雷明的心脏猛地一跳。

这不是巧合!

这是凶手留下的签名!

一个隐蔽的、只有他自己能懂的标记!

“立刻排查全市范围,特别是其他偏僻角落、废弃建筑,看看还有没有同样的标记!”

雷明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这可能是‘雕刻者’的活动区域,甚至可能是他的……‘画室’!”

警方的力量被调动起来,一场针对这个神秘标记的全城搜索开始了。

雾港市的阴影之下,那个隐藏的“雕刻者”似乎终于露出了一个微小的破绽。

4 阴影中的巢穴全城搜索标记的工作量巨大,但警方以前所未有的决心投入其中。

两天后,一个巡警在城西一处废弃的工业区边缘,发现了一个相同的标记。

这个标记喷在一座废弃仓库的侧门上,比之前发现的都要大一些,也更清晰。

雷明立刻带队赶往现场。

这座仓库孤零零地矗立在荒草丛中,周围几十米都没有其他建筑,红砖墙壁斑驳脱落,窗户大多破碎,一副破败景象。

仓库的正门被铁链锁着,锈迹斑斑。

“侧门被撬开了。”

一名技术警察检查后报告,“锁芯有破坏痕迹,但手法很专业,没有留下太多痕迹。”

雷明示意队员保持警惕,小心翼翼地推开了沉重的铁门。

一股混合着灰尘、霉味和某种难以形容的化学试剂的味道扑面而来。

仓库内部空间巨大,光线昏暗,只有几缕阳光从屋顶的破洞中射入,在空中形成了丁达尔效应的光柱,照亮了飞舞的尘埃。

仓库中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金属工作台,上面散乱地放着各种工具:手术刀、镊子、钢锯、电钻……还有一些奇形怪状的、叫不出名字的金属器械,很多工具上还残留着暗红色的污渍。

工作台旁边,立着几个大小不一的玻璃容器,里面浸泡着一些模糊不清的组织和器官,散发出刺鼻的福尔马林气味。

墙边则堆放着更多的“作品”——用金属、骨骼、皮革、树脂等各种材料制作的扭曲雕塑,风格与在林薇宿舍发现的那个如出一辙,但尺寸更大,也更加骇人。

其中一个雕塑,甚至能隐约看出人类头骨的轮廓。

这里,就是“雕刻者”的巢穴,他的“画室”
,他将杀戮转化为“艺术”的秘密基地。

“立刻封锁现场,全面取证!”

雷明强忍着胃部的不适,下达命令,“陈博士,这里是你的舞台了!”

法医和技术人员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对仓库内的每一寸空间进行地毯式搜索。

很快,他们有了重大发现。

“雷队,”陈伟博士的声音透过对讲机传来,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我们在工作台下发现了一个暗格,里面有……人体组织样本,冷冻保存的。

初步比对,与前两名受害者的DNA高度吻合!

这里很可能就是凶手处理尸体的地方!”

“还有,”另一名技术警察报告,“我们在一个工具箱里发现了几把特制的手术刀,刀刃材质和形状非常特殊,与受害者伤口特征符合!

上面提取到了微弱的指纹和DNA!”

“另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化学试剂的购买记录和快递单,收件地址就是这里,但收件人姓名是假的,叫‘吴明’。”

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这个废弃仓库。

凶手在这里策划、准备,甚至可能在这里完成了部分“创作”。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个“雕刻者”,这个“夜访者”,这个“吴明”,到底是谁?

仓库里找到的指纹和DNA样本立刻被送往实验室进行比对。

同时,雷明让韩雪重点调查那些化学试剂和特殊工具的来源。

这些东西都不是普通渠道能轻易买到的。

几个小时后,DNA比对结果出来了,但数据库中并没有匹配的对象。

指纹也一样,没有前科记录。

“凶手是个‘干净’的人。”

雷明看着报告,眉头紧锁。

这并不意外,一个如此谨慎、高智商的罪犯,很可能从未进入过警方的视线。

但另一条线索却取得了突破。

韩雪那边查到,其中一种用于处理骨骼的特殊化学试剂,以及那几把特制手术刀,都来自于一家专门为医疗机构和高端实验室提供定制服务的公司。

而最近半年内,只有一个私人买家订购过这两样东西。

“买家名叫……方浩。”

韩雪报出这个名字,“三十五岁,身份是……市美术学院的雕塑系客座教授!”

雷明猛地站了起来!

美术学院教授?

雕塑系?

这与“雕刻者”的称号、扭曲的艺术品、对人体结构的了解完全吻合!

“立
刻查这个方浩的所有信息!”

雷明命令道,“家庭背景、工作经历、人际关系、近期活动轨迹!

还有,查查他和三名受害者以及那个‘暗影之美’论坛有没有任何交集!”

调查迅速展开。

方浩,出生于书香门第,父母都是知名学者。

他本人在艺术界也小有名气,以风格大胆、前卫著称,尤其擅长运用非传统材料进行创作。

他性格孤僻,不善交际,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自己的工作室或者学校。

履历清白,没有任何不良记录。

但是,警方很快发现,方浩在半年前,曾经给那个“暗影之美”论坛的管理员账户汇过一笔钱,备注是“赞助”。

而且,通过技术手段恢复的部分论坛后台数据显示,“夜访者”这个ID的早期登录IP,有几次指向了市美术学院的内部网络!

更关键的是,有人回忆起,方浩曾经在课堂上公开表达过对传统审美的不屑,并探讨过“痛苦与死亡中蕴含的极致美学”,其言论曾引起一些争议。

他还对人体解剖学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兴趣,收藏了大量相关书籍和模型。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同一个人——方浩。

那个温文尔雅、在学生面前侃侃而谈的大学教授,很可能就是隐藏在雾港市阴影之下,双手沾满鲜血的“雕刻者”。

“准备逮捕令!”

雷明眼中闪过一丝寒光,“通知特警队,目标方浩,立即执行抓捕!”

抓捕行动在夜幕降临时展开。

方浩的住处位于市郊一栋僻静的别墅,也是他的私人工作室。

当特警队员破门而入时,方浩正独自一人坐在工作室里,面前摆放着一件尚未完成的金属雕塑,昏暗的灯光下,他的侧脸显得异常平静,甚至带着一丝诡异的微笑,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刻的到来。

他没有反抗,只是默默地看着警察给他戴上手铐。

当雷明走到他面前时,方浩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狂热而冰冷的光芒。

“雷警官,”他的声音平静得可怕,“我的作品……还没有完成。

你不觉得……很遗憾吗?”

雷明没有回答,只是冷冷地看着他。

抓捕方浩,只是这场噩梦的结束的开始,更深层次的黑暗,或许才刚刚揭开。

5 病态的自白审讯室里,灯光惨白。

方浩坐在椅子上,手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