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吴承飞刘思玲的其他类型小说《反特小说—三河捕谍记吴承飞刘思玲后续+全文》,由网络作家“贝壳AAAAA”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第一章秋夜惊雷1955年的秋天,东北的风已经带上了凛冽的寒意。三河笼罩在一片肃杀的金黄与苍绿交织的色调里,援朝的硝烟虽已散去数年,可人民民主专政的弦,依旧绷得紧紧的。三河武装部军械仓库坐落在城东北的山坳里,四周岗哨林立,戒备森严。这里存放着保卫新生政权的重要物资,每一枚雷管,都系着国家安全的神经。九月二十二日,秋分刚过,夜凉如水。凌晨三点,巡逻哨兵发现仓库西侧围墙下的铁丝网有异常破损,警戒灯的光晕里,一道模糊的影子闪过,随即是沉闷的落地声。哨兵立刻鸣枪示警,仓库警报声骤然划破夜空。三河市公安局侦查科科长吴承飞带着侦查员刘思玲、于小周赶到时,仓库保卫科的人已经将仓库里三层外三层围了起来。吴承飞四十岁出头,面容黝黑,眼神锐利如鹰,抗日战...
《反特小说—三河捕谍记吴承飞刘思玲后续+全文》精彩片段
第一章秋夜惊雷1955年的秋天,东北的风已经带上了凛冽的寒意。
三河笼罩在一片肃杀的金黄与苍绿交织的色调里,援朝的硝烟虽已散去数年,可人民民主专政的弦,依旧绷得紧紧的。
三河武装部军械仓库坐落在城东北的山坳里,四周岗哨林立,戒备森严。
这里存放着保卫新生政权的重要物资,每一枚雷管,都系着国家安全的神经。
九月二十二日,秋分刚过,夜凉如水。
凌晨三点,巡逻哨兵发现仓库西侧围墙下的铁丝网有异常破损,警戒灯的光晕里,一道模糊的影子闪过,随即是沉闷的落地声。
哨兵立刻鸣枪示警,仓库警报声骤然划破夜空。
三河市公安局侦查科科长吴承飞带着侦查员刘思玲、于小周赶到时,仓库保卫科的人已经将仓库里三层外三层围了起来。
吴承飞四十岁出头,面容黝黑,眼神锐利如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硝烟在他身上刻下了沉稳与果决。
刘思玲是组里唯一的女同志,二十七八岁,戴着细边眼镜,心思缜密,观察入微。
于小周刚满二十,是从部队转业的侦察兵,身手矫健,充满冲劲。
情况怎么样?
吴承飞沉声问,脚步踏在微凉的土地上,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仓库主任满头大汗,声音发颤:吴科长,丢了……丢了一箱雷管,五十枚,还有配套的导火索!
现场勘查发现,翻墙点有清晰的脚印,初步判断是两人作案,手法熟练,像是老手。
刘思玲已经蹲在破网处,打着手电筒仔细查看。
吴科长,你看这脚印,尺码不同,一个大,一个小。
大的脚印鞋底有明显的波浪纹,小的那个……像是胶底布鞋,但磨损很奇怪,前掌重,后跟轻。
她拿出标尺和本子,迅速记录着。
于小周则在围墙外的草丛里搜索,很快,他低喝一声:刘姐,吴科长,这儿有东西!
众人围过去,只见于小周手里捏着半块吃剩的玉米饼,饼子边缘有些霉斑,显然放了不少天。
旁边还有一截烟蒂,是最廉价的大生产牌。
普通盗窃?
于小周皱起眉头,可偷雷管,不像一般的小偷小摸。
吴承飞接过烟蒂和玉米饼,仔细端详着,眉头越皱越紧。
没那么简单。
雷管是危险品,一般贼没这个胆子,也没
这个目的。
查,立刻查市内所有有盗窃前科,特别是熟悉军械、手脚利落的人。
另外,通知各交通要道,设卡盘查,绝不能让这箱雷管流出三河!
秋夜的风更紧了,吹得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预告着一场即将来临的风暴。
吴承飞望着仓库深邃的阴影,心中清楚,这不是普通的盗窃案,这背后,或许藏着一双不怀好意的眼睛,正盯着新生的共和国。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然在三河市的秋夜里,悄然打响。
第二章蛛丝马迹专案组的灯光彻夜未熄。
吴承飞、刘思玲、于小周围在地图前,分析着案情。
脚印、玉米饼、烟蒂,这些看似零碎的线索,需要被编织成一张捕捉猎物的网。
波浪纹鞋底,胶底布鞋,半块霉玉米饼,生产牌香烟。
刘思玲将线索一一列在黑板上,波浪纹鞋底常见于体力劳动者,比如矿工、搬运工。
胶底布鞋范围就广了,但前掌磨损重,后跟轻,说明这人走路习惯前脚掌用力,可能经常爬高或者快速移动。
大生产牌香烟是最便宜的,玉米饼子也是穷人家的吃食。
于小周补充道,“但偷雷管,风险极大,普通穷人未必敢干,除非是被人指使,或者本身就是惯犯。
吴承飞点了点头,手指划过地图上三河市的几个棚户区和旧货市场。
查,重点查这几个地方。
特别是有盗窃爆炸物前科的人。
还有,让各派出所发动治保会,问问有没有最近行踪诡异、突然手头宽裕的人。
侦查工作迅速展开。
于小周带着几个民警去了旧货市场,排查收购废旧金属、可能销赃雷管的窝点。
刘思玲则深入棚户区,走家串户,跟老大娘们,拉家常,希望能从闲聊中找到线索。
吴承飞坐镇专案组,统筹全局,分析各条线索两天后,线索终于来了。
城西棚户区的治保主任找到刘思玲,说胡同里的陆大娘反映,前几天半夜,看到两个黑影从她家后墙根溜过,其中一个人走路有点瘸,穿的好像就是那种前掌磨得厉害的胶底布鞋。
陆大娘还说,这两个人看着面生,但其中一个好像有点像以前在北山矿洞偷过东西的楼七年。
楼七年,男,三十多岁,三河本地人,有多次盗窃前科,尤其擅长翻墙钻洞,两年前因盗窃物资被
判过刑,刚放出来不久。
另一个线索来自旧货市场,一个收废品的老头说,几天前有个矮胖的男人来卖过几根铜导线,鬼鬼祟祟的,手上好像有新鲜的划痕,买主给了他不少钱,那男人买了包好烟就走了,不像平时穷酸的样子。
老头描述的体貌特征,很像楼七年的搭档——王云。
楼七年和王云?”
吴承飞听到汇报,眼神一亮,这两个家伙凑在一起,确实有作案的可能。
于小周,你带人去楼七年的落脚点看看,注意隐蔽,别打草惊蛇。
刘思玲,你去查一下王云最近的动向,特别是有没有接触过什么陌生人。
于小周领命而去,带着两名民警,悄悄摸到楼七年住的破屋附近。
这是一片低矮的土坯房,污水横流,气味难闻。
于小周观察了一会儿,见屋里没有灯光,便示意民警撬开门锁,迅速潜入。
屋里又脏又乱,一股霉味扑鼻而来。
于小周打着手电筒,仔细搜查。
在床底下,他发现了一个破旧的帆布包,打开一看,里面除了几件脏衣服,还有半块跟仓库外发现的一模一样的玉米饼!
更重要的是,在墙角的一堆杂物里,于小周找到了一小块残留的黑色胶布,材质和仓库雷管箱上的封条一模一样!
人呢?
于小周低声问旁边的民警。
看样子有段时间没回来了,东西都在,但人跑了。
于小周眉头紧锁,立刻向吴承飞汇报。
吴承飞听完,脸色凝重:楼七年和王云肯定是偷雷管的人,但他们得手后立刻跑路,说明背后有人指使,或者他们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通知下去,全城搜捕楼七年、王云,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同时,加强对重要设施的警戒,特别是铁路隧道、桥梁,不能让雷管落到坏人手里!
夜色渐深,三河市的大街小巷,公安民警和治保积极分子们打着手电筒,如同无数双警惕的眼睛,扫视着每一个角落。
楼七年和王云这两条小鱼的尾巴,已经露出了水面,而他们背后的大鱼,究竟藏在何处?
第三章蟊贼落网对楼七年和王云的搜捕如同一张大网,在三河市缓缓收紧。
吴承飞判断,这两个惯犯手里有赃物,又做贼心虚,不可能跑太远,多半藏在城外的某个偏僻之处,或者想找机会销赃。
他让于
小周重点排查城外的废弃矿洞、破庙和芦苇荡,这些都是惯犯常用来藏身的地方。
刘思玲则负责联络周边乡镇的派出所,布下协查通报。
同时,吴承飞再次找到陆大娘,希望能从她那里得到更多细节。
陆大娘是个热心肠的老太太,丈夫早年牺牲了,对人民政府感情很深。
见到吴承飞,她连忙把人让进屋里,端上热水。
吴科长,我又想起点事。
那天晚上,我听见那两个人说话了,声音压得很低,但那个瘸子好像跟另一个人说,东西藏好了,赶紧找那个人拿钱,晚了怕出事。
那个人?
吴承飞追问,有没有说名字或者特征?
陆大娘摇摇头:没听清,就听见那个人三个字。
不过那个不瘸的人,好像有点结巴,说话带点外地口音,不像咱三河的。
外地口音,结巴,这又是一个新线索。
吴承飞谢过陆大娘,心里琢磨着。
楼七年不结巴,王云也不是外地口音,那这个那个人,很可能就是指使他们的幕后黑手。
<就在这时,于小周的电话打了进来,语气急促:吴科长,发现楼七年和王云了!
在城北二十里的老窑厂,他们想找以前的朋友借钱跑路,被我们堵住了!
抓住了吗?
跑了一个,王云腿脚快,钻进窑厂后面的高粱地了,楼七年腿瘸,被我们按住了看住楼七年,我马上到!”
吴承飞挂了电话,立刻带着刘思玲和几名民警驱车赶往老窑厂。
老窑厂一片破败,砖窑的残骸在暮色中如同巨兽的骨架。
于小周正押着楼七年,这家伙身材瘦小,瘸着一条腿,脸上满是惊慌和不甘。
楼七年,老实交代,雷管呢?
吴承飞开门见山,目光如刀。
楼七年耷拉着脑袋,喘着粗气,一声不吭。
不说?
吴承飞示意于小周,搜!
于小周上前,熟练地搜查楼七年的身上,从他怀里摸出一个油纸包,打开一看,里面竟是几枚零散的雷管!
这是什么?
吴承飞拿起一枚,仓库丢的是一箱五十枚,剩下的呢?
还有王云跑哪儿去了?
谁指使你们干的?
楼七年看到雷管被搜出,脸色更加惨白,嘴唇哆嗦着,还是不肯说话。
刘思玲上前,语气平静却带着压力:楼七年,你知道盗窃军用物资是什么罪吗?
够枪毙
的了。
但如果你坦白交代,配合政府,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你想想,你老婆孩子还在棚户区等着呢,你想让他们没爹吗?
提到老婆孩子,楼七年的眼神动了一下,喉咙里发出呜咽声。
吴承飞趁热打铁:说吧,是谁让你们干的?
雷管藏在哪儿了?
楼七年终于扛不住了,哭丧着脸说:是……是王云拉我干的……他说有个结巴’老板给了他一笔钱,让我们去仓库弄点响货,说事后还有重谢……我们半夜翻墙进去,撬开箱子,拿了雷管就跑,藏在了北山矿洞最里面的一个岔洞里……王云说他先去跟结巴接头拿钱,让我在窑厂等他…… 结巴老板长什么样叫什么?
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就见过一面,在城外的破庙里,中等个子,有点胖,说话结巴,外地口音,戴个旧毡帽… 北山矿洞的具体位置?
楼七年一一做了交代。
吴承飞立刻下令:于小周,你带两个人,马上跟楼七年去北山矿洞起获雷管,注意安全!
刘思玲,你跟我回城,立刻排查所有符合结巴、外地口音、中等胖特征的外来人员,特别是近期出现在三河的!
警车呼啸着驶离老窑厂,楼七年被押回警局,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制裁。
但吴承飞知道,抓住楼七年只是第一步,真正的危险,是那个躲在幕后的结巴老板,以及他背后可能存在的更大阴谋。
北山矿洞里的雷管能否顺利起获?
王云又是否会被抓住?
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第四章特务魅影北山矿洞位于三河市北郊的群山之中,曾是开采铁矿的地方,矿洞错综复杂,如同迷宫。
于小周带着楼七年和两名民警,打着手电筒,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矿洞。
洞内阴冷潮湿,弥漫着铁锈和尘土的气味,滴水声在空旷的洞道里回响,显得格外阴森。
根据楼七年的指引,他们来到矿洞深处一个隐蔽的岔洞。
洞口被几块大石块堵住,于小周和民警搬开石块,手电筒的光束照进去,只见一个半人高的土坑里,果然放着那个被盗的雷管箱!
箱子没有上锁,打开一看,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剩余的雷管和导火索,一枚不少太好了!
于小周松了口气,小心翼翼地将雷管箱搬出来,用帆布包好,让民警先押送楼七
年和雷管返回,自己则留在矿洞里,仔细检查是否还有其他痕迹。
就在他准备离开时,手电筒的光束无意间照到岔洞角落的岩壁上,那里似乎有一些模糊的刻痕。
于小周凑近一看,刻痕很浅,像是用指甲或小刀划的,形状有些奇怪,像是一个扭曲的工字,旁边还有一个模糊的箭头,指向矿洞深处。
这是什么?
于小周皱起眉头,直觉告诉他,这可能不是楼七年他们留下的。
他拿出笔记本,将刻痕画了下来,然后迅速离开了矿洞。
与此同时,吴承飞和刘思玲在局里正根据楼七年的描述,排查符合结巴、外地口音、中等胖特征的人员。
三河市作为交通要道,外来人员不少,但符合条件的并不多。
刘思玲翻看着近期的外来人口登记册,突然停在了一个名字上——张全新,男,四十五岁,自称从山东来三河投奔亲戚,半个月前在城西租了间房子,登记时说话有点结巴,体型中等微胖。
吴科长,你看这个张全新,会不会就是那个结巴老板?
刘思玲将登记册递给吴承飞。
吴承飞仔细看了看登记信息,又对照了楼七年的描述,点了点头:很有可能。
走,去看看!
两人带着几名民警,来到张全新租住的小院。
院门虚掩着,屋里没有灯光。
吴承飞示意大家小心,推门而入。
屋里空荡荡的,桌椅上落了一层薄灰,显然已经有段时间没人住了。
刘思玲仔细搜查,在床底下发现了一个破旧的行李箱,打开一看,里面只有几件换洗衣物和一双半新的布鞋,鞋底正是波浪纹的,跟仓库外发现的大脚印吻合!
人跑了!
吴承飞脸色沉了下来,看来楼七年被捕的消息,已经传到他们耳朵里了。
就在这时,于小周回来了,他向吴承飞汇报了起获雷管的经过,并拿出笔记本,画出了矿洞岩壁上的刻痕。
扭曲的工字,箭头指向深处?
吴承飞盯着画稿,陷入沉思。
日伪时期的矿洞,这个刻痕……会不会跟以前的人有关?
或者,跟潜伏的特务有关?
刘思玲也凑近看了看,突然说:吴科长,这个工’字,倒有点像我们之前在档案里看到的,特务使用的一种联络符号,不过有点变形。
箭头指向深处,难道矿洞深处还有什么东西?
档案
……对了!
吴承飞猛地想起什么,三河解放初期,破获过一起特务案,主犯叫孙扬青,是个潜伏的老牌特务,当时漏了网,一直没抓到。
档案里说,孙扬青以前在当过汉奸,熟悉三河的地形,特别是工事和矿洞。
孙扬青?
刘思玲一惊,难道这个张全新是孙扬青的手下?
他们偷雷管,是为了配合孙扬青的行动?
吴承飞站起身,楼七年和王云只是棋子,张全新是中层,背后的主谋,很可能就是孙扬青!
他们偷雷管,绝不是为了钱财,而是为了搞破坏!
这时,电话响了,是负责火车站和汽车站的民警打来的,说发现王云买了去外地的火车票,刚刚检票上车。
于小周,你立刻带人去火车站,截住王云,一定要抓活的,从他嘴里掏出更多东西!
吴承飞下令,刘思玲,你继续查孙扬青和张全新的线索,特别是他们可能的藏身之处和联络方式。
我去汇报情况,申请加强对重要设施的保卫,特别是铁路隧道和桥梁,他们很可能会对这些地方下手!
案情陡然升级,从普通的盗窃案,变成了敌特破坏活动。
孙扬青、张全新,这些隐藏在暗处的魅影,究竟策划了怎样的阴谋?
矿洞深处的刻痕,又预示着什么?
一场更为严峻的斗争,正在三河市悄然展开。
第五章通风井之谜王云在火车站被顺利抓获。
这个矮胖的男人起初还想顽抗,跳车逃跑,但被于小周一个迅猛的扑摔,死死按在了铁轨上。
审讯室里,面对楼七年的证词和自己逃跑的事实,王云的心理防线很快崩溃了。
他交代,确实是张全新指使他们偷雷管,张全新告诉他们,雷管是用来搞点大买卖,事成之后给他们一大笔钱远走高飞。
张全新还说,这事跟一个姓孙的老板有关,让他们不要多问,只负责办事。
王云还提到,张全新最近经常去城北的西山一带,说是去看风水,但行踪诡秘。
西山?
吴承飞听到这个地名,心中一动。
西山是三河市的屏障,山脚下就是贯穿东北的重要铁路隧道——西山隧道,每天有大量的物资列车和旅客列车通过。
如果特务要搞破坏,西山隧道无疑是个重要目标。
与此同时,刘思玲在查阅三河工事档案时,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
档
案里记载,为了武装袭击,在西山隧道附近修建了一个秘密的通风井系统,连接着隧道和山上的隐蔽工事,这些通风井后来大多被废弃,但图纸可能还在某些老人手里。
通风井?
吴承飞看着刘思玲找出的泛黄图纸,图纸上标注着几个隐蔽的井口位置,其中一个,竟然就在西山隧道北侧的山坡上,离隧道入口不远。
孙扬青是汉奸,肯定知道这个通风井。
他们偷雷管,很可能是想通过通风井潜入隧道,实施爆炸!
案情越来越清晰了,孙扬青、张全新一伙,利用楼七年、王云等蟊贼获取爆炸物,准备利用西山隧道的通风井,在隧道内放置炸药,炸毁铁路,制造混乱,破坏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必须立刻找到通风井的具体位置,加强戒备!
吴承飞当机立断,刘思玲,你负责联系西山附近的老猎户、老矿工,看看有没有人记得通风井的具体位置。
于小周,你带人去西山隧道周边布控,重点排查可疑人员,特别是张全新和孙扬青的踪迹。
刘思玲接到任务,立刻想到了一个人——住在西山脚下的李大力。
李大力是个五十多岁的老矿工,日伪时期就在西山矿上干活,对山里的情况了如指掌。
刘思玲找到李大力时,他正在自家院子里劈柴。
听说公安同志找他了解通风井的事,李大力放下斧头,神色严肃起来。
通风井?
咋不记得!
是通风的,其实就是藏兵和放炸药的地方。
我当年被逼着去挖过,就在西山隧道北边那片老林子深处,有个井口被几块大青石板盖着,上面长满了荒草,不熟悉的人根本找不到。
具体位置还记得吗?
刘思玲急切地问, 记得!
李大力点点头说跟我来,我带你们去!
李大力带着刘思玲和几名民警,钻进了西山北侧的老林子。
林子里灌木丛生,荆棘遍地,越往里走越暗。
走了大约半个多小时,李大力在一片茂密的灌木丛前停了下来。
就在这儿,当年我亲手盖的石板。
民警们上前,合力移开沉重的青石板,一个直径约半米的黑洞露了出来,洞口散发着潮湿的霉味,向下望去,深不见底。
刘思玲打着手电筒照了照,洞壁上有铁制的梯子,直通地下。
没错,就是这儿!
李大力肯定地
说,从这下去,能直通隧道的通风管道,离隧道主体也就百十米远。
刘思玲立刻向吴承飞汇报了通风井的位置。
吴承飞听完,脸色凝重:看来他们的目标就是西山隧道。
通知下去,隧道内外加强巡逻,重点监控通风井周围。
同时,密切关注天气情况,我有种预感,他们可能会选择一个便于隐蔽的天气动手,比如……下雨天。
果然,当天傍晚,天气预报就传来消息,未来两天,三河市将迎来一场持续的秋雨。
吴承飞站在窗前,看着渐渐阴沉的天空,知道决战的时刻,快要到了。
孙扬青和张全新,就像两条藏在暗处的毒蛇,正等待着雨夜的掩护,亮出他们的毒牙。
第六章雨夜惊魂连绵的秋雨如期而至,淅淅沥沥,敲打着三河的屋顶和地面,将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迷蒙的水汽之中。
这样的天气,最适合隐藏行踪,也最容易让人放松警惕。
吴承飞知道,特务们很可能会选择在今夜动手。
他早已部署好了天罗地网:于小周带领一队民警,埋伏在通风井附近的密林里,等待特务自投罗网;刘思玲则带着另一队人,在西山隧道内外巡逻,防止有人从其他途径潜入;吴承飞自己则坐镇隧道值班室,随时指挥调度。
同时,他还通知了陆大娘和李大力,让他们留意周边的异常情况,一旦发现动静,立刻报告。
夜深了,雨越下越大,狂风裹挟着雨点,打得树叶噼啪作响。
通风井附近的密林里,于小周和民警们趴在泥泞的草丛中,浑身湿透,却一动不动,像一群潜伏的猎豹。
凌晨一点左右,雨势稍稍减小了一些。
突然,于小周听到密林深处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像是有人在拨开灌木。
他立刻打出手势,让队员们做好准备。
借着偶尔划过的闪电,于小周看到两个黑影猫着腰,鬼鬼祟祟地摸向通风井的方向。
前面的那个黑影中等身材,有点胖,正是张全新!
后面跟着一个瘦高个,戴着帽子,看不清脸,但于小周猜测,那很可能就是主谋孙扬青。
张全新和孙扬青来到通风井旁,警惕地观察了四周一会儿,见没有动静,便开始搬开井口的石板。
就在他们即将打开井口的瞬间,于小周低喝一声:动手!
埋伏
在四周的民警们如猛虎下山,猛地扑了出去。
不许动!
举起手来!
张全新和孙扬青大惊失色,没想到公安会在此埋伏。
孙扬青反应极快,一把推开张全新,转身就往密林深处跑。
张全新则慌了神,被冲上来的民警当场按住。
追!
于小周大喊一声,带着两名民警追向孙扬青。
孙扬青对西山的地形非常熟悉,在雨夜里跑得飞快,很快就拉开了距离。
于小周紧追不舍,雨水模糊了视线,脚下的泥地让他几次差点滑倒。
就在这时,前面的孙扬青突然一个转弯,消失在一片岩石后面。
于小周追过去,发现这里竟然是一个废弃的矿洞入口——北山矿洞的另一个出口!
他进矿洞了!
于小周立刻意识到危险,矿洞里面漆黑一片,地形复杂,贸然进去很容易中埋伏。
但他没有犹豫,打了个手势,让民警守住洞口,自己则打开手电筒,小心翼翼地走进矿洞。
矿洞里比外面更暗,只有手电筒的光束在黑暗中划出一道光柱。
于小周屏住呼吸,仔细听着四周的动静。
突然,他听到前方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还有金属碰撞的声音。
孙扬青,你跑不了了,快投降吧!
于小周大声喊道,同时加快了脚步。
追了一段,于小周来到一个宽敞的矿厅,手电筒的光束照亮了前方——孙扬青正背对着他,在一个角落里忙碌着什么,地上散落着一些导线和包装物。
不许动!
于小周端起枪,警惕地走近。
孙扬青猛地转过身,脸上带着疯狂的狞笑,手里拿着一个连接着导线的引爆器!
哈哈你们来晚了!
西山隧道马上就要被炸了!
于小周心中一紧,难道他们已经在隧道里安放了炸药?
他迅速扫视四周,发现孙扬青身边放着几个用油布包着的东西,形状规整,很可能就是炸药包!
你胡说!
隧道已经被我们控制了!
于小周大声喝止,试图拖延时间。
控制?
哼,你们以为只有通风井一条路吗?
孙扬青狂笑着,我早就通过关系,弄到了一批炸药,就藏在这矿洞里!
张全新偷的雷管,正好用上!
我已经让人在隧道的另一个通风口安放了炸药,只要我按下这个按钮,一切都完了!
于小周心中剧震,没想到案情竟然牵扯到这么深。
他必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