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隐入天际线沉沉的暗蓝。
这里,是城市之巅,是无数野心与梦想的顶点。
她身后,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无声地跳动着全球化的晴暖版图。
代表“晴暖工坊”社区店的绿色光点,如同繁星,密密麻麻嵌在三四线城市的肌理之中;代表旗舰店和快闪店的炽热红点,则在纽约、巴黎、东京、上海的核心商圈傲然闪烁;一条条明亮的物流光带,如同奔涌的星河,从分布全球的智能仓出发,精准地流向每一个闪烁着订单需求的坐标。
屏幕一角,实时更新的数字无声翻滚——日活用户、GMV、公益基金累积金额——每一个数字,都足以让当年的“地摊女”苏晴,窒息。
苏总,助理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带着克制的恭敬,全球高管视频会议已接入,等待您开场。
苏晴没有回头,只是微微颔首。
她的目光,从窗外那令人眩晕的星河灯火,缓缓下移。
透过特殊处理的单向玻璃,总部大楼灯火通明的中庭全景,如同微缩的生态沙盘,清晰无比地呈现在她眼前。
那是“晴暖”的根,是这片钢铁森林里,最蓬勃的生命力。
中庭挑高五层,被设计成一个巨大的、充满温暖光晕的“手作森林”。
巨大的、由糖糖手绘太阳LOGO演化而成的金色光球悬浮中央,柔和的光芒洒落。
光球之下,并非整齐划一的格子间,而是一个个开放又相对独立的“手作岛”。
原木长桌上,散落着绒线、银丝、半宝石、设计草图。
一双双忙碌的手,在光晕中翻飞。
她看到了李秀芬总监。
头发已近全白,但腰背挺直如松。
她正俯身在一个年轻姑娘身边,布满厚茧的手指捏着一根纤细的银丝,沉稳地示范着:第三圈,勒紧!
这里要压进去!
对,就这样!
这是命!
姑娘的手指还有些颤抖,眼神却无比专注。
姑娘胸前的工牌上,印着“晴暖女性扶持计划?第7期学员”。
她看到了张红梅总监。
坐在一群头发花白的“老姐妹”中间,正用那双曾缠绕过夜市廉价绒线、如今却能拗出顶级丝绒铃兰的手,耐心地教几位新加入的退休阿姨使用新型绕线器。
阿姨们戴着老花镜,学得认真,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她们的工牌上,印着“银龄巧手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