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 我的志愿我再也没见过苏晴雯。
听说,她没有去上那个二本,而是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被她母亲接回了老家。
她的人生,在亲手埋葬了别人的未来之后,也迎来了自己的终结。
而我,和我所影响的那些人,人生才刚刚开始。
八月,清华的录取通知书,和雪片一样的感谢信,一起寄到了我家。
王哲的父母,非要拉着我去他们家吃饭,他爸喝多了,一个劲儿地感慨:“知夏,你就是我们家的恩人,是文曲星下凡啊!”
王哲在旁边,脸红得像个番茄,最后只憋出一句:“以后有任何需要,随时找我。”
我笑了笑。
我知道,他是真心的。
还有很多通过网络联系我的学生和家长,他们都因为我的那篇帖子和那段录音,避免了被收割的命运。
他们有的成功躲开了“天坑专业”,有的识破了本地“小赵志华”的骗局,有的则鼓起勇气,填报了自己真正热爱的方向。
这些,比我自己拿到那张烫金的通知书,更让我感到一种滚烫的成就感。
开学前,江承轩约我出来。
还是那家书店,他看起来比以前沉稳了许多。
他告诉我,他最终放弃了北大的保送名额,而是选择了另一所顶尖大学的社会学专业。
“我想去看看,你说的那个‘已经烂了的地基’,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看着我,眼神里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林知夏,你改变了很多人,也包括我。”
我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欣赏。
他不再是那个只想用“关系”解决问题的富家少爷,他开始思考问题的根源。
“那我们,算是同道者了。”
我举起杯子。
“是战友。”
他笑了,和我碰了一下杯。
我们都清楚,我们之间,无关风月,只有志同道合的惺惺相惜。
这样,很好。
这个暑假,我没闲着。
我把之前参加各种竞赛拿到的十几万奖金,全部投了进去,租了最好的云服务器。
然后,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将那个简陋的数据模型,进行了一次脱胎换骨的升级。
我优化了算法,扩充了数据库,增加了职业前景分析、性格匹配测试、跨专业考研评估等一系列功能。
我把它,从一个粗糙的“武器”,打磨成了一件精致的“工具”。
我给这个全新的网站,取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