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考她话中的含义。
沈婉见状,趁热打铁,“我有个提议,我们可以一起重新规划灌溉渠道,根据两个村子农田的面积和作物需求,合理分配水源。
这样既不会耽误大家的农事,也能避免以后再因为水源问题产生矛盾。”
这时,邻村一位年长的村民站了出来,皱着眉头说:“你这姑娘说得轻巧,重新规划灌溉渠道谈何容易,这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沈婉看着他,诚恳地说:“大爷,我知道这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我们两个村子人多力量大啊。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完成。
而且,长远来看,这对我们两个村子都是好事。”
我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何必因为这点事伤了和气。
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以后说不定还能成为互帮互助的好邻居呢。”
在沈婉和我的努力劝说下,邻村的人态度终于有所松动。
他们开始低声讨论起来,沈婉趁热打铁,与他们详细商讨重新规划灌溉渠道的具体方案。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烈讨论,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
决定按照沈婉的提议,共同出资出力,重新规划灌溉渠道,确保两个村子都能得到充足的灌溉水源。
矛盾化解后,两个村子的村民们开始齐心协力地投入到灌溉渠道的重新规划和修建工作中。
沈婉在照顾父亲伤势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其中,为大家提供一些医学上的指导,防止有人在劳作过程中受伤。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灌溉渠道的修建工作进展顺利。
随着灌溉渠道的逐渐完工,两个村子的关系也越来越好。
村民们不再像之前那样充满敌意,而是相互帮忙,共同为丰收努力。
沈婉的父亲伤势也在她的悉心照料下逐渐好转。
看着村子恢复了往日的安宁,沈婉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然而,就在我们准备返回城市的时候,沈婉却陷入了犹豫。
她看着逐渐康复的父亲和重新恢复和谐的村子,心中有些不舍。
“赵刚,我有点不想走了。
村子里还是很需要我的,而且爸妈年纪也大了,我想留在他们身边照顾他们。”
沈婉眼中满是纠结地看着我。
我看着沈婉,心中十分理解她的心情,“婉婉,我尊重你的决定。
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