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呼叫铃声和远处仪器规律的滴答,如同巨兽缓慢的心跳。
陈默穿着自己的白大褂,口袋里揣着那个准备好的空U盘,手心却一片冰凉滑腻。
空气里消毒水的味道从未如此刺鼻,每一次呼吸都像吸入冰冷的玻璃渣。
目标清晰而致命:儿童配型数据中心的核心服务器。
刘振峰的“圣坛”,储存着通往那个黑暗市场的密钥——物理隔离的加密U盘钥匙。
他深知医院的防护措施:1. 物理隔离: 核心服务器位于行政楼地下一层的数据中心最深处的独立隔离区(玻璃舱),需要双重门禁(外层区域门禁 + 隔离区专用门禁)。
2. 钥匙保管: 密钥U盘由护士长周倩贴身保管,存放在她办公室一个需要指纹和密码的双重保险柜里。
交接班时,需在保安见证下,由当值护士长与接班护士长共同开启、清点、签收。
这是医院针对最高密级物品的“双人双锁”制度。
3. 监控无死角: 数据中心走廊、核心隔离区外,布满高清摄像头,24小时监控,录像保存90天。
监控室有专人轮班值守。
4. 访问日志: 任何对核心服务器的物理或远程访问,都会被详细记录,包括时间、工号、操作类型。
刘振峰拥有最高管理权限。
5. 报警联动: 非法闯入、暴力破坏隔离舱或保险柜,会触发无声报警直连保安室和值班领导手机。
正规途径?
绝无可能。
强攻?
自寻死路。
陈默唯一的微弱优势,是他在这三年里,像一个沉默的影子,观察并记住了某些规律和缝隙。
他的计划,基于三个关键观察:1. 周倩的“仪式感”: 每周四晚11点,刘振峰会亲自进行核心数据库的“维护”(实为清理敏感操作痕迹)。
此时,周倩会提前半小时(10:30)从保险柜取出密钥U盘,送到隔离区外的交接台。
这个时间点相对固定,且此时数据中心人员最少(只有基础运维值班,监控室也临近换班)。
2. 监控室的“疲劳期”: 监控室夜班保安老王,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晚10:45-11:00这15分钟,会离开监控室去开水间泡他的浓茶,顺便在走廊抽支烟。
这是三年观察下来,老王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