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的痕迹,完成!
5. 58分。
刘振峰准时出现在隔离区门口。
周倩恭敬地将密钥U盘递给他。
刘振峰接过,看都没看周倩一眼,径直刷卡进入了隔离区。
厚重的门在他身后合拢。
陈默躲在远处一个消防通道的阴影里,看着这一幕。
他的计划核心,也是最危险的一步,才刚刚开始。
他知道刘振峰“维护”数据库的时间大约是30分钟。
这30分钟,是他最后的机会。
他需要进入隔离区,接触到那台插着密钥U盘的服务器,用自己带来的空U盘进行复制。
但隔离区的门禁需要刘振峰的工卡和生物识别(指纹或虹膜)。
强闯?
不可能。
他的后手,就在这里:1. “钥匙”的替代品: 他手中那块偷来的磁性定位金属片!
这金属片本身是防滑设计的一部分,但它有一个特性:其内部微弱的磁性编码,与核心服务器USB接口附近的一个感应器相匹配,用于确认U盘被正确放置在凹槽内(防止误操作)。
陈默赌的是:在服务器端,这个感应信号可能被记录为“U盘在位”的辅助验证信息!
虽然不能替代真正的密钥,但或许能在物理接触时,短暂地“欺骗”系统,降低安全警报的敏感度?
这只是一个基于观察的大胆猜测。
2. 时间窗口与勇气: 刘振峰进入后,隔离区的门会从内部锁死。
但陈默知道,在“维护”结束前大约5分钟,刘振峰通常会暂时离开服务器操作台,走到里面的一个小休息间喝口水或接个重要电话(这也是他观察到的规律)。
这宝贵的1-2分钟,是隔离区门禁处于“内部解锁”状态的唯一窗口!
他需要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像幽灵一样溜进去!
6. 25分。
陈默的心跳如同密集的鼓点。
他紧盯着隔离区的门。
终于,门内侧的指示灯由红变绿(内部解锁)!
刘振峰的身影消失在通往休息间的拐角!
陈默像离弦之箭,猛地从消防通道冲出!
他手中紧握着那块磁性金属片和空U盘。
冲到隔离区门前,他毫不犹豫地将磁性金属片狠狠按在门禁读卡器旁边一个不起眼的、用于环境监测的金属感应区上(这是他推测可能与内部感应器联动的位置)!
同时,他用自己的工卡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