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晚上,王芳做了番茄炒蛋。
我习惯性地夹起一筷子鸡蛋,准备在心里挑刺(比如“盐放多了”、“炒老了”),却突然“听”到她内心一个清晰又懊恼的念头:(糟了!
光想着他不爱吃太甜,番茄酱放少了…忘了他说过鸡蛋要炒嫩点…这块好像有点焦了…他肯定又要嫌弃…)我咀嚼的动作慢了下来。
原来…她记得我不爱吃太甜?
这次盐放得刚刚好…是因为这个?
那块“焦了”的鸡蛋,嚼在嘴里,好像也没那么难以下咽了。
我默默地把饭吃完,破天荒地没有在心里吐槽一句。
场景三:雨伞的倾斜周末出门,突然下雨。
我们只有一把伞。
我撑着伞,习惯性地往自己这边偏了点(心里想着:别淋湿我新买的鞋)。
刚偏过去一点,就“听”到王芳心里一个无声的抗议:(又往自己那边偏!
一点绅士风度都没有!
我右边肩膀都湿了!
)我老脸一热,下意识地把伞往她那边挪了挪。
(她内心:咦?
挪过来了?
哼,算你识相…不过…他左边肩膀好像淋到了…)接着,我感觉到她似乎也微微地、不着痕迹地往我这边靠拢了一点点,试图帮我挡掉一些飘进来的雨丝。
我们俩挤在一把伞下,谁也没说话,只有雨水敲打伞面的声音。
但这一次,脑海里没有互相埋怨的弹幕。
一种奇异的、带着点湿漉漉温度的沉默笼罩着我们。
那些溜出来的、带着关心和妥协的细微心声,像小小的火苗,虽然微弱,却开始尝试融化我们之间那厚厚的冰层。
原来,在那些日积月累的抱怨和误解之下,并非全无暖意。
这个反转,让充满敌意的“读心”战场,悄然发生了质变。
5 读心术消失就在我们开始被动地从那些“泄露”的心声中,艰难地拼凑出对方一点点的关心和在意,关系出现一丝破冰的曙光时,更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又是一个早晨。
我醒来,习惯性地先“竖起耳朵”,警惕地感受着王芳那边的“频道”动静——没有声音。
一片寂静。
我愣了一下,尝试在心里骂了一句:“王芳是个大笨蛋!”
没有任何回应。
卧室里静悄悄的。
我又集中精神,努力去“听”…什么也听不到。
之前那种若有若无的、另一个意识存在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