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布置好了一切,这场直播是抓捕他们的最佳机会。”
林梓涵紧握双拳,指甲几乎嵌进掌心。
她知道周昊说得没错,但内心的矛盾却像一把刀割着她的灵魂。
她低头不语,脑海中浮现出叶小楠的遗书视频中那张绝望的脸。
那一刻,她突然有了一种冲动——如果一切都结束,如果她能亲手毁掉“黑曜”,或许就能为小楠,为那些被她伤害的人赎罪。
接下来的几天,林梓涵在团队的安排下,开始为直播活动做准备。
她的状态表面上恢复了一些,但每当夜深人静时,她还是会被噩梦惊醒。
童年的记忆像潮水般涌来,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面对这一切。
与此同时,陈晓东的调查有了突破。
他的线人确认了林梓涵童年被拐卖的案件记录,虽然很多细节因年代久远而模糊,但照片中的女孩确实与林梓涵高度相似。
他还联系到了当年参与救援的一名老民警,对方回忆起那次行动时仍唏嘘不已:“那孩子被救出来时,瘦得皮包骨,眼神像个空壳。
我们花了好几个月才让她开口说话。
后来她被送回老家,但心理创伤怕是一辈子都好不了。”
陈晓东连夜赶稿,将林梓涵的童年遭遇写成了一篇长文。
他没有直接下结论,而是以客观的口吻叙述了她的过去,同时提出一个问题:一个曾经的受害者,是否会因为过去的创伤而犯下今天的错误?
文章标题定为《林梓涵:受害者还是加害者?
》,一经发布,立刻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
网友们的态度迅速分裂。
一部分人被林梓涵的遭遇震撼,留言道:“她小时候受了那么多苦,难怪心理会扭曲。
我不原谅她,但至少能理解她。”
另一部分人则态度强硬:“过去再惨也不能成为害人的理由!
多少人因为她家破人亡,她有想过他们的痛苦吗?”
舆论的风向再次变得扑朔迷离,林梓涵的名字被推上热搜榜首。
林梓涵本人却没有时间关注这些。
她正在团队的秘密训练中,学习如何在直播中推广“黑曜”指定的投资产品。
她的台词被设计得天衣无缝,既能激发粉丝的信任,又能规避法律风险。
每当她对着镜子练习时,都觉得镜中的自己陌生得可怕——那张脸上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