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深藏小说 > 现代都市 > 三国:我阿斗,不用人扶全文

三国:我阿斗,不用人扶全文

逆风的蝉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江陵瓮城的大火烧了一天一夜,吴军尸体全部化为炭灰,恶臭难闻。内城之中,五千吴军被杀得四处乱窜,不少人直接冲进大户家中,烧杀抢掠,闹得鸡飞狗跳。这些被冲击的府院,都是之前被关羽训斥,阳奉阴违的宗族。穿越过的都知道,这种场面太过血腥,刘禅见大局已定,早回府衙等待消息。倒是关兴和张苞二人,仿佛血脉觉醒,各领三百白毦兵在城内追杀吴军,也不忘趁机敲打一下那些豪族。东汉建立以后,门阀士族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了朝堂上举足轻重的势力。刘秀与世家的合作和妥协,再加上察举制和征辟制,豪族在地方的影响力更大,他们构筑坞堡,扩充私兵,到汉末基本已经垄断了地方行政权力。汉末官员被当地豪族架空的事件枚不胜举,做事要看世家的脸色,官员到地方上任,得不到当地豪...

主角:刘禅关羽   更新:2025-07-03 21:1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禅关羽的现代都市小说《三国:我阿斗,不用人扶全文》,由网络作家“逆风的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江陵瓮城的大火烧了一天一夜,吴军尸体全部化为炭灰,恶臭难闻。内城之中,五千吴军被杀得四处乱窜,不少人直接冲进大户家中,烧杀抢掠,闹得鸡飞狗跳。这些被冲击的府院,都是之前被关羽训斥,阳奉阴违的宗族。穿越过的都知道,这种场面太过血腥,刘禅见大局已定,早回府衙等待消息。倒是关兴和张苞二人,仿佛血脉觉醒,各领三百白毦兵在城内追杀吴军,也不忘趁机敲打一下那些豪族。东汉建立以后,门阀士族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了朝堂上举足轻重的势力。刘秀与世家的合作和妥协,再加上察举制和征辟制,豪族在地方的影响力更大,他们构筑坞堡,扩充私兵,到汉末基本已经垄断了地方行政权力。汉末官员被当地豪族架空的事件枚不胜举,做事要看世家的脸色,官员到地方上任,得不到当地豪...

《三国:我阿斗,不用人扶全文》精彩片段




江陵瓮城的大火烧了一天一夜,吴军尸体全部化为炭灰,恶臭难闻。

内城之中,五千吴军被杀得四处乱窜,不少人直接冲进大户家中,烧杀抢掠,闹得鸡飞狗跳。

这些被冲击的府院,都是之前被关羽训斥,阳奉阴违的宗族。

穿越过的都知道,这种场面太过血腥,刘禅见大局已定,早回府衙等待消息。

倒是关兴和张苞二人,仿佛血脉觉醒,各领三百白毦兵在城内追杀吴军,也不忘趁机敲打一下那些豪族。

东汉建立以后,门阀士族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了朝堂上举足轻重的势力。

刘秀与世家的合作和妥协,再加上察举制和征辟制,豪族在地方的影响力更大,他们构筑坞堡,扩充私兵,到汉末基本已经垄断了地方行政权力。

汉末官员被当地豪族架空的事件枚不胜举,做事要看世家的脸色,官员到地方上任,得不到当地豪族的支持,基本就形同虚设。

当初刘表到荆州上任,还要单枪匹马偷偷摸摸,最后还是被蔡家和蒯家架空。

其实黄巾之乱是一个打破门阀垄断的最好契机,但他们失败了。

寒门起家的刘备还在努力中,但入蜀之后也开始向世家妥协。

曹操最先起用寒门,但后期重用的还是世家子弟,曹魏的结局其实就是被世家掌控了。

孙权后期大开杀戒,也是因为世家的威胁!

刘禅深知要想改变这个数百年形成的格局绝非易事,因为人才和资源都在他们手中。

荆州的危机暂时解除了,但今后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

要让大汉文明源远流长,任重而道远。

如果不是有个不错的身份,自己一个996的社畜,穿越到三国又能做什么?

现在只是懊悔没多看看穿越知识,以前都是不屑一顾,现在真想逐字阅读啊!

正叹息时,陈到提着一颗人头走进来:“城中吴军已尽灭,此乃吴将潘璋首级。”

“潘璋?”刘禅激动的站起来,忍着恶心认真看了两眼。

“果然是‘璋’头鼠目啊!”

这潘璋就是个市井无赖,喝酒赊账不给钱,为人又残暴,甚至杀自己的将士掠夺财物,就这样的人孙权还包庇袒护。

最关键的是,这家伙就是擒杀关羽的主要凶手,总算除了一大祸患。

不过刘禅也想起了另一个人,问道:“可曾发现马忠?”

陈到一怔,摇头道:“不曾再有大将,或许已死于乱军中了吧!”

正说话的时候,又有一将迈步而来,身形比陈到稍矮些,但一脸沉毅,带着沧桑之色。

“末将于禁,参见殿下,幸不辱命!”

那人才进门,便跪地施礼,刘禅赶紧跑上前将他扶起。

“于将军不必多礼,此次大破东吴阴谋,全仗将军出力。”

来人正是被关羽逼降的于禁,樊城一战对他的打击太大,眉宇之间总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忧伤。

江陵守军不足,又都是新兵,刘禅这次伏击最大的倚仗,就是靠那投降的两万曹军。

原本于禁是第一批送往公安的,但那几日他正好患病,留在了城中。

刘禅闻讯喜出望外,马上亲自接见于禁,并承诺给所有曹军一个立功的机会。

只要除掉吕蒙,他们不但能获得奖赏,而且去留自便。

于禁也正想一雪前耻,马上号召全军重振士气,伏击吴兵。

正所谓哀兵必胜,于禁为了他们活命委曲求全,大家都憋着一股怨气无处发泄。

何况有了合肥之战的先例,曹军打吴军那可是天然的心理优势,结果大获全胜。

于禁将一颗烧得几乎面目全非的首级捧上:“此乃东吴大将蒋钦的首级。”

“这就是江东名将的实力吗?”刘禅不屑一笑。

所谓的江东十二虎臣,大多都是二流武将,在这两人面前根本不够看。

于禁忍不住叹道:“想不到关将军大胜之际,东吴竟从背后偷袭,实令人不耻。”

刘禅抱拳道:“二叔恐怕一时还无法回援,孙权尚在公安,接下来还要仰仗于将军神勇扭转战局。有劳将军立刻选军备战,不愿从军者暂留江陵,待战事结束,自可北归。”

于禁叹道:“败军之将,何以言勇?某为背主之人,愧对曹丞相,只要不与曹军交战,某自当尽力。”

“将军此言差矣!”刘禅却摇头道:“于将军从始至终,都是汉臣,此番弃暗投明,正是明智的选择。”

于禁一怔:“汉臣?”

“不错!”刘禅笑道:“若我记得不差,将军当年为鲍校尉麾下,于虎牢关讨董。鲍校尉一心为朝廷,没于国事,才追随曹操。”

“曹孟德昔日也算良臣,可惜如今进位魏王,其心野心不言而喻,可比董卓、王莽,早非昔日明主了。”

“这......”于禁眉头紧皱。

当初曹操进位魏王,不知多少人暗地神伤,荀彧更是因此身亡。

刘禅又说道:“伏波将军马援曾说过:乱世之中,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

“既然曹操已变为国贼,将军又何必与之同流合污?如今我父王矢志兴汉,将军幡然悔悟,另择明主匡扶汉室,这是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的忠良,哪里谈得上叛降二字?”

“嘶——”于禁倒吸一口冷气,吃惊地看着刘禅。

能说出这等大义之言,真是个只有十二岁的少年?

纵然曹操之子曹植、曹冲也不过如此吧?

关键刘禅是为自己说话,于禁沉寂的心再次波动起来。

那两万将士可是他亲手带起来的人马,他们可以浴血杀敌,轰轰烈烈战死沙场。

但绝不能白白送死,迫于无奈,自己不惜背上骂名选择投降。

本以为此一战身败名裂,必将为天下人所笑,被后人所不齿。

现在看来,事情尚有转机!

刘禅看到于禁眼里的光,再劝道:“如今汉室中兴有望,正是英雄用武之地。将军若能与我等再兴汉室,将军今日之举,可比伏波将军矣!”

轰——

刘禅一席话,如同拨云见日,于禁仿佛在灰暗中看到一线光,那就是匡扶汉室,再兴炎汉!

自古成王败寇,只要汉室再兴,自己就是识时务、明大义的忠臣良将!

想明白这一点,于禁脸上泛起一丝潮红,激动得跪伏在地:

“末将于禁,愿为大汉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公安,本为油江口。

刘备取荆南后于此扎营,取“左公安营扎寨”之意,改孱陵为公安。

此时已被吴军占领,孙权亲驻公安,即日复旧县名为孱陵。

什么“左公”?

就是个四处流窜,寄人篱下,忘恩负义的伪君子,不配称“公”!

更让孙权气愤的是,这个当年无立足之地的织席贩履之徒,如今竟公然称王,位在自己之上。

是可忍,孰不可忍?

关羽还想取南阳,进军中原?

荆州若全被你拿下,我与曹军划江而治的计划非但破灭,江东也如同剑悬于顶,不得安宁。

如今孙权亲临公安,坐在刘备当年坐过的位置上,心中甚是得意。

正急盼消息的时候,吕蒙遣使来报,糜芳被关羽所逼,献城投降,已经拿下江陵。

“当真?”孙权激动地站起来,指着来人:“快快,详细报告!”

使者报知糜芳犹豫之时,恰好关羽来催粮,糜芳无奈之际,傅士仁斩杀关羽使者,二人随后献城,不费一兵一卒。

“哈哈哈,真乃天助我也!”

孙权拿过书信,看到上面的印章,再无怀疑,仰天大笑。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众文武一起称贺。

孙权笑得两只眼睛都快看不见了,拿着书信环顾四周,彻底一扫合肥失利的阴霾,又觉得自己行了。

“自赤壁以来,孤久不得荆州,皆仗大都督妙计,唾手而得,尽得大江之险矣!”

虞翻道:“此时关羽想必已经得知消息,还需尽快支援江陵,将其诛于荆州,以防报仇。”

“仲翔所言极是!”孙权收敛心神,重新细看报表。

点头道:“子明早有预料,如今江陵尚有万余曹军,粮草匮乏,急需整顿御敌,谁愿北上支援?”

“末将愿往!”话音刚落,堂下一人便出列请令。

孙权一看是朱然,抚须笑道:“义封亲去,孤无忧矣!”

朱然是江东功勋老将朱治的养子,从小与孙权一起读书长大,二人相交甚笃。

孙权统事后,当过好几处县令,提拔为折冲校尉,善于治政统兵,他到江陵正好可帮助吕蒙安抚百姓。

吕蒙信中特意说明要将关羽和主要官员家眷送到江陵,让他们写信给随征将士,报知平安无恙,瓦解士气。

孙权深以为然,问朱然道:“子明自入荆州,严令善待荆州将士家眷,并且发放粮米供养,派人医治患病之人。甚至还杀了一名同乡以正军法,你可知为何?”

朱然答道:“此乃大都督攻心之计:如今关羽进退无路,士气必定低迷,听到家眷无恙,必定军心涣散,不战自败。”

孙权大为满意,颔首道:“你既知深意,此番押送荆州官员家眷北上,一定要小心照看,不得有误。”

“遵命!”朱然领命。

孙权命朱然带五千精兵北上,先运送粮米五万石,重赏吕蒙等诸将,还特意赏了糜芳一百金。

朱然走后,又命徐盛、丁奉领兵五千,往乌林驻军,策应吕蒙反攻关羽。

又命虞翻从长沙、桂阳各县就近筹集钱粮,一举彻底击垮关羽。

诸事安排完毕,孙权传令赏犒三军,设宴大会诸将,准备誓师与关羽决战。

他将古锭刀缓缓放在桌上,眼眸之中透出一股雄霸之气。

当年父兄打下江东基业,人都议论孙仲谋只是守成之辈,我岂能甘心?

本想十万大军攻淮南,取中原,证明自己的雄才大略。

谁知竟遇张辽这厮,逍遥津一战,反被人所笑。

经过吕蒙一番分析,孙权恍然大悟,吴军不善陆战,不宜在中原用兵。

合肥之败非我之过,而是曹军的步骑太强了。

我打不下淮南,还偷(不是)收不回荆州吗?

酒过三巡,孙权慨然道:“昔日周郎雄略过人,破曹操于赤壁,却不幸早夭,实乃江东之憾。”

“幸好有鲁子敬代之。子敬为孤谋划二分天下大略,此一快也。”

“曹操南下,众文武皆劝孤降,子敬独劝孤逆而击之,此二快也。”

“只是当时子敬劝我借荆州与刘备,是其一短......”

说到这里,孙权握紧酒杯,沉声道:“若无荆州之地,刘备焉能入蜀称王,关羽岂敢藐视我江东英豪?”

主簿左咸趁机赞道:“主公所言极是,当初若留周都督守江陵,如今入蜀中,定两川的便是吴侯,与曹操二分天下矣!”

吕范在一旁听得暗暗皱眉,这左咸是新选拔的人才,没经历过赤壁之战的危机,哪知道江东当时的局势何等严峻?

这些后来者不知深重,只会凭自己的臆测高谈阔论,若身处局中,只怕也是投降派。

“子敬虽有智谋,却还是太过仁厚了!”

孙权慨然一叹,旋即举杯笑道:“今幸有子明苦读兵法,横空出世,为孤设计定谋,荆州唾手而得。足见吕子明胜子敬、周郎多矣。”

左咸又道:“吾闻吕都督当年只知治军,不知学文,因主公劝学,才有所成。大都督能有今日之功,全仗主公慧眼识珠,举贤任能的贤明之举。”

“哈哈哈,我江东遍地英才,孤只是偶尔得之罢了!”

孙权嘴上谦虚,眉梢却忍不住抖动起来。

正庆贺之时,却见潘濬疾步走进来,禀报道:“属下失职,未能劝得武陵、零陵二郡来降。”

潘濬本是刘备亲自选定的治中从事,协助关羽管理荆州事务,关羽出兵后由他总督荆州。

吕蒙偷袭荆州后,孙权亲自登门拜访,劝降潘濬,将荆州军事部署详细告诉孙权,还主动请令劝降零陵、武陵二郡官吏。

“哼,岂有此理!”孙权正在兴头之上,闻言大怒:“公安、江陵已失,关羽进退无路,安敢不识时务?”

就要派兵征讨,潘濬劝道:“如今大敌乃是关羽,只要将其击败,属下再派人劝说,二郡可传檄而定。”

潘濬现在也是心中忐忑愧疚,生怕吴军对付不了关羽,毕竟合肥之战就是前车之鉴。

关羽可比张辽还厉害,一旦被他反攻夺回荆州,自己将死无葬身之地。

“此言有理!”孙权点头,遂命潘濬领一支军沿油江防备,伺机游说其他官吏。

只等击败关羽,尽收荆襄之地,将一雪逍遥津之耻。

谁还敢再说我孙仲谋不会用兵?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