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深藏小说 > 其他类型 > 琉璃匠心:晚晴逆风时苏晚晴陆明远 番外

琉璃匠心:晚晴逆风时苏晚晴陆明远 番外

麻球喵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清晨,金色的光线如同最细腻的画笔,轻轻拂过苏晚晴略显苍白的面颊。她睁开眼,身边是陆明远沉稳的呼吸声,伴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酒气,这是他昨夜应酬晚归的证明。她没有惊扰他,如同过去无数个清晨一样,悄无声息地起身,开始了一天“陆太太”的既定日程。厨房里,她熟练地淘米、煮粥,依据婆婆张美兰雷打不动的口味偏好,精准地控制着食材的搭配和火候。然后是熨烫陆明远的衬衫,每一条褶皱都要平整如新,因为他是“要面子”的陆总。“晚晴,跟你说过多少次,明远的白衬衫要单独手洗,不能跟其他衣服混用洗衣机,会发黄的!还有,今天的豆浆是不是太稀了?我血糖高,你又不是不知道,怎么做事老是这么不长心?”张美兰端坐在红木餐桌的主位,手里端着青花瓷碗,语气一如既往地带着居高临...

主角:苏晚晴陆明远   更新:2025-05-17 16:5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苏晚晴陆明远的其他类型小说《琉璃匠心:晚晴逆风时苏晚晴陆明远 番外》,由网络作家“麻球喵”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清晨,金色的光线如同最细腻的画笔,轻轻拂过苏晚晴略显苍白的面颊。她睁开眼,身边是陆明远沉稳的呼吸声,伴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酒气,这是他昨夜应酬晚归的证明。她没有惊扰他,如同过去无数个清晨一样,悄无声息地起身,开始了一天“陆太太”的既定日程。厨房里,她熟练地淘米、煮粥,依据婆婆张美兰雷打不动的口味偏好,精准地控制着食材的搭配和火候。然后是熨烫陆明远的衬衫,每一条褶皱都要平整如新,因为他是“要面子”的陆总。“晚晴,跟你说过多少次,明远的白衬衫要单独手洗,不能跟其他衣服混用洗衣机,会发黄的!还有,今天的豆浆是不是太稀了?我血糖高,你又不是不知道,怎么做事老是这么不长心?”张美兰端坐在红木餐桌的主位,手里端着青花瓷碗,语气一如既往地带着居高临...

《琉璃匠心:晚晴逆风时苏晚晴陆明远 番外》精彩片段

清晨,金色的光线如同最细腻的画笔,轻轻拂过苏晚晴略显苍白的面颊。

她睁开眼,身边是陆明远沉稳的呼吸声,伴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酒气,这是他昨夜应酬晚归的证明。

她没有惊扰他,如同过去无数个清晨一样,悄无声息地起身,开始了一天“陆太太”的既定日程。

厨房里,她熟练地淘米、煮粥,依据婆婆张美兰雷打不动的口味偏好,精准地控制着食材的搭配和火候。

然后是熨烫陆明远的衬衫,每一条褶皱都要平整如新,因为他是“要面子”的陆总。

“晚晴,跟你说过多少次,明远的白衬衫要单独手洗,不能跟其他衣服混用洗衣机,会发黄的!

还有,今天的豆浆是不是太稀了?

我血糖高,你又不是不知道,怎么做事老是这么不长心?”

张美兰端坐在红木餐桌的主位,手里端着青花瓷碗,语气一如既往地带着居高临下的挑剔。

她保养得宜的脸上,每一条细纹似乎都在诉说着对这个儿媳的不满。

苏晚晴低眉顺眼地应着:“妈,衬衫是单独洗的,可能是晾晒的时候阳光太足了。

豆浆我下次注意,再磨浓一些。”

她早已习惯了这种无休止的指责,反驳只会招来更严厉的训斥和“不知好歹”的评价。

在这个家里,她是透明的,她的感受、她的需求,甚至她的存在本身,都微不足道。

陆明远打着领带从卧室出来,路过厨房时,顺手从蒸笼里拿起一个包子,头也不抬地说:“我今天有个重要的会,晚上不回来吃饭了。”

他的语气平淡,仿佛只是在通知一个无关紧要的下属。

对于苏晚晴精心准备的早餐,他连一句“谢谢”也吝于给予。

大门“砰”地一声合上,隔绝了屋外的喧嚣,也加剧了屋内的沉寂。

张美兰放下碗筷,又开始新一轮的数落:“你看看你,明远工作压力那么大,成天在外面奔波,你在家就不能让他省点心吗?

想当初我怀着明远的时候,还要伺候他爸,里里外外一把手,哪像你现在这么清闲……”苏晚晴默默地收拾着碗筷,听着婆婆那套重复了千百遍的“想当初”,心中泛起一阵阵苦涩。

她并非生来就甘愿做这样一个面目模糊的家庭主妇。

大学时代,她是设计系最耀眼的新星,她的毕
业设计曾获得全国大学生设计大赛的金奖。

她对未来有过无数瑰丽的设想,梦想着拥有自己的设计工作室,用双手创造出惊艳世人的作品。

然而,陆明远的出现,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他是学校里众星捧月的学生会主席,英俊潇洒,才华横溢。

他的追求热烈而真诚,他为她描绘的未来温馨而美好:“晚晴,嫁给我,我会让你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你不需要那么辛苦,我会为你撑起一片天。”

她沉溺在他编织的爱情童话里,放弃了保研深造的机会,拒绝了国外知名设计学院的橄榄枝,义无反顾地在毕业后披上了嫁衣。

婚后的最初一年,也曾有过短暂的甜蜜。

但随着陆明远事业的稳步上升,他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身上的酒气和陌生的香水味也越来越浓。

他不再与她分享工作中的喜怒哀乐,对她的关心也变成了例行公事般的敷衍。

而张美兰,则从一开始就对这个“小门小户”出身、又没有正式工作的儿媳诸多不满,认为她占了自己儿子的便宜。

苏晚晴的退让和隐忍,在她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甚至是软弱可欺。

她的世界,逐渐缩小到厨房和卧室之间,她的价值,也仅仅体现在能否把这个家打理得让陆明远和张美兰满意。

生活的裂痕,总是在不经意间被撕开,露出内里腐烂的真相。

那天是陆明远公司举办年会,苏晚晴作为“陆总的家属”,自然要盛装出席。

她特意找出一条许久未穿的藕荷色长裙,那是她获奖时自己设计的作品,代表着她曾经的骄傲。

宴会上,陆明远周旋于各色人等之间,谈笑风生,对身旁的她却鲜少顾及。

中途,她去洗手间补妆,回来时却在宴会厅的偏僻角落,看到陆明远正与一个年轻妖娆的女子相谈甚欢,那女子笑得花枝乱颤,几乎要倚进陆明远的怀里。

而陆明远,则亲昵地为她拂去肩上并不存在的灰尘,眼神中带着苏晚晴从未见过的温柔和宠溺。

那个女子,正是陆明远新招的秘书,白露。

苏晚晴的心,像被投入了冰窖,瞬间冻结。

她没有上前质问,只是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整场宴会,她食不知味,如坐针毡。

回到家,她第一次失眠了。

她开始留意陆明远的行
踪,那些深夜的电话,加密的微信聊天记录,以及白露朋友圈里若隐若现的同款情侣配饰,都像一根根毒刺,扎进她的心里。

真正的爆发,是在他们的结婚纪念日。

苏晚晴提前订好了餐厅,满心期待着能与陆明远重温一丝往日的温情。

然而,陆明远却在最后一刻打电话来说公司有紧急会议,让她自己吃。

苏晚晴独自坐在空荡荡的餐桌前,看着对面那束精心挑选的香槟玫瑰,泪水无声地滑落。

第二天,她在陆明远的西装口袋里,发现了一张高级珠宝店的消费小票,上面赫然是一条价值六位数的钻石项链,购买日期正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

而那条项链,她从未见过。

她颤抖着手,几乎站立不稳。

她拿着小票质问陆明远,这一次,陆明远没有像往常一样敷衍,而是带着一丝厌倦和不耐烦:“苏晚晴,你能不能成熟一点?

我们之间早就没有爱情了,你难道感觉不到吗?

白露年轻、漂亮、有活力,她能给我工作上的帮助,也能给我情感上的慰藉。

你呢?

你除了会做家务,还会什么?”

“所以,这就是你出轨的理由?”

苏晚晴的声音因为极致的愤怒而嘶哑,“我为你放弃了一切,操持这个家,孝顺你妈,换来的就是一句‘你还会什么’?”

“那是你自愿的!”

陆明远提高了音量,语气中的刻薄像一把利刃,“我从没逼你放弃你的事业。

是你自己选择了安逸,现在又来怪我?

苏晚晴,我实话告诉你,我已经厌倦了这种死水一般的生活。

这条项链是买给白露的,我爱她。

如果你接受不了,我们可以离婚。”

“离婚”两个字,像一道惊雷,在苏晚晴的脑海中炸响。

她看着眼前这个曾经信誓旦旦说要爱她一辈子的男人,如今却因为另一个女人,如此轻易地说出这两个字。

巨大的悲痛和屈辱过后,她的心反而奇异地平静下来。

哀莫大于心死,或许就是这种感觉。

她没有哭闹,只是深深地看了陆明远一眼,那眼神中充满了失望和决绝。

她联系了大学时的闺蜜林溪。

林溪如今已是业内知名的精英律师,听完苏晚晴的哭诉,林溪义愤填膺,但也冷静地为她分析了形势:“晚晴,这种男人不值得你再为他浪费一滴眼泪


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的权益。

你放心,我会帮你。”

在林溪的专业指导下,苏晚晴开始不动声色地收集陆明远婚内出轨和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证据。

她发现,陆明远不仅为白露购置了房产和豪车,还悄悄将公司的一部分股份转移到了白露亲戚的名下。

这些发现,让她对陆明远的最后一丝幻想也彻底破灭。

一个月后,苏晚晴将一份详细的离婚协议书和厚厚一叠证据复印件,平静地放在了陆明远面前。

“离婚?”

陆明远看着协议书上清晰的条款——要求分割一半夫妻共同财产,并对陆明远婚内过错行为提出精神损害赔偿——他先是错愕,随即勃然大怒,“苏晚晴,你疯了!

你还真敢跟我提条件?

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

张美兰也闻讯赶来,指着苏晚晴的鼻子破口大骂:“你这个白眼狼!

吃我们家的,用我们家的,现在翅膀硬了,想来分我们家的财产了?

我告诉你,门儿都没有!

明远,不能便宜了这个扫把星!”

苏晚晴冷冷地看着这对母子丑恶的嘴脸,心中再无波澜。

她站起身,语气坚定地说:“陆明远,我不是在跟你商量,我是在通知你。

这些证据,足以让你在离婚官司中处于绝对的劣势。

如果你不想把事情闹得太难看,让你的名声和事业受到影响,我劝你最好签了这份协议。

否则,我们法庭上见。”

陆明远被苏晚晴身上散发出的强大气场震慑住了。

他从未见过如此冷静、果敢、甚至带着一丝狠厉的苏晚晴。

他知道,她不是在开玩笑。

离婚的拉锯战持续了近两个月。

陆明远和张美兰使尽了各种手段,试图让苏晚晴净身出户,甚至在亲友圈中散播谣言,将苏晚晴塑造成一个贪得无厌、水性杨花的女人。

但苏晚晴在林溪的帮助下,一一化解了危机,并用确凿的证据反驳了所有污蔑。

最终,陆明远不得不妥协,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

苏晚晴虽然没有得到协议中要求的全部,但也分到了一笔足以让她开始新生活的财产,更重要的是,她获得了自由。

<搬离那个承载了她七年青春,也囚禁了她七年灵魂的“家”时,苏晚晴没有回头。

她拖着简单的行李箱,站在初秋微凉的阳光下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空气中带着桂花的甜香,也带着新生的气息。

她租了一间位于老城区的小公寓,面积不大,但阳光充足。

她将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买来了新鲜的百合花,插在窗边的旧瓷瓶里。

夜晚,她躺在小小的床上,虽然孤单,却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安宁。

在林溪的建议下,苏晚晴决定先给自己放个假,好好调整一下心情。

她想起了远在江南水乡的爷爷。

爷爷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琉璃烧制老匠人,她的童年,有许多时光是在爷爷那间充满神奇色彩的琉璃工坊里度过的。

琉璃在高温的窑火中变幻出的瑰丽景象,是她儿时最深刻的记忆。

她决定回老家看看爷爷,也顺便散散心。

踏上青石板铺就的小巷,闻着空气中熟悉的潮湿水汽,苏晚晴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

爷爷的琉璃工坊“苏记琉璃”,比她记忆中更显安静和寥落。

工坊里只有两位上了年纪的老伙计在默默劳作,他们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风霜,眼神中带着对这门古老手艺前景的忧虑。

“晚晴?

我的乖孙女,你怎么回来了?”

爷爷满头银发,但精神矍铄,见到苏晚晴,惊喜不已,布满皱纹的脸上笑开了花。

他拉着苏晚晴的手,絮絮叨叨地说起琉璃的种种,从选料、配料的讲究,到熔炼、吹制、塑形的技法,再到退火、打磨的精细。

苏晚晴看着爷爷布满老茧和烫伤的双手,看着那些在窑火中涅槃重生、绽放出奇异光彩的琉璃作品,心中某个被尘封已久的角落,似乎被悄然触动了。

她想起了自己曾经的设计梦想,想起了自己对色彩和造型的敏感。

一种强烈的冲动在她心中涌起。

“爷爷,”苏晚晴凝视着一件晶莹剔透、内含奇妙纹理的琉璃镇纸,认真地说,“我想跟您学烧琉璃。

我想把这门手艺学到手。”

爷爷愣住了,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有欣慰,也有担忧:“好孩子,你有这份心,爷爷很高兴。

只是……这烧琉璃,是个苦差事,又脏又累,还容易受伤。

你一个女孩子,又是念过大学的,能吃得了这份苦吗?”

“爷爷,我不怕苦。”

苏晚晴的眼神坚定而执着,“这些年,我活得太糊涂了,现在我想为自己活一次,做一件自
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爷爷定定地看着她,从她的眼神中,他看到了当年那个对设计充满热情的孙女又回来了。

他欣慰地叹了口气,点了点头:“好,既然你下定了决心,爷爷就把压箱底的本事都教给你。

我们苏家的琉璃手艺,或许能在你手上,重放光彩。”

学习琉璃烧制技艺的日子,远比苏晚晴想象的更为艰苦。

高温的熔炉像一只随时准备吞噬一切的怪兽,即使隔着几米远,也能感受到那股灼人的热浪。

夏天,工坊里像蒸笼一样,汗水湿透了衣衫,黏在身上,又痒又难受。

冬天,手脚冻得像胡萝卜,但握着冰冷的吹管和剪刀时,又必须保持稳定和灵活。

选料,要辨别不同矿石的特性;配料,要精确掌握各种金属氧化物的比例,稍有差池,烧出来的颜色和质地就会大相径庭。

熔炼时,要时刻关注炉温和琉璃液的粘稠度。

吹制,更是考验技巧和肺活量,她常常练得头晕眼花,腮帮子酸痛。

塑形,则需要在琉璃尚有余温、保持柔软的短暂时间内,用各种工具迅速而准确地塑造出理想的形态。

这个过程中,烫伤是家常便饭,她的手臂上很快就布满了星星点点的新旧伤痕。

最让她沮丧的是,辛辛苦苦制作了半天的作品,常常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或是在退火过程中温控不当,就功亏一篑,碎裂成一堆无用的玻璃碴。

有好几次,苏晚晴都累得想哭,想放弃。

但每当看到爷爷期待的眼神,想到自己离婚时的决绝和对未来的憧憬,她又咬牙坚持了下来。

她将大学时学习设计培养出的专注和韧性,全部投入到了琉璃的学习中。

她每天最早来到工坊,最晚离开。

白天跟着爷爷和老伙计们学习实践,晚上则在灯下苦读相关的书籍资料,研究古今中外的琉璃艺术品,并尝试着将自己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

工坊里的李师傅,是跟着爷爷几十年的老伙计,手艺精湛,但性格有些固执保守。

起初,他对苏晚晴这个“半路出家”的“娇小姐”并不看好,认为她只是一时兴起,吃不了这份苦。

言语间,也常常带着几分不信任和质疑。

苏晚晴没有辩解,只是默默地用行动证明自己。

她虚心向李师傅请教每一个细节,认真揣
摩他的操作技巧。

有一次,为了掌握一个难度极高的“套色”技法,她连续三天都泡在工坊里,不眠不休地练习,手上磨出了好几个血泡。

当她终于成功烧制出一件色彩层次丰富、过渡自然的套色琉璃花瓶时,连一向不苟言笑的李师傅,也忍不住捋着胡须,赞许地点了点头:“嗯,这丫头,有股子犟劲,是块好料。”

渐渐地,苏晚晴不仅掌握了琉璃烧制的各项基本功,还开始展现出她在设计上的天赋。

她不再满足于模仿传统的造型和纹样,而是尝试着将现代审美元素和个性化的创意融入到琉璃作品中。

她设计的琉璃饰品,线条流畅,色彩明快,既有古典的温婉,又不失时尚的灵动。

她制作的琉璃摆件,造型新颖,寓意深远,充满了艺术的想象力。

有了像样的作品,苏晚晴开始思考如何将它们推向市场。

她深知,单靠爷爷过去那种守株待兔式的经营方式,很难让这门古老的技艺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

她利用自己对互联网的熟悉,在几个主流的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上,注册了“晴琉坊”的账号——“晴”取自她的名字,“琉”代表琉璃,“坊”则寓意匠心传承。

她用心地为每一件作品拍摄精美的照片和短视频,详细介绍其设计理念、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

她还经常直播琉璃的烧制过程,让网友们近距离感受这门非遗技艺的魅力。

起初,网店的生意非常冷清,社交账号的粉丝也寥寥无几。

但苏晚晴没有气馁,她坚持每天更新内容,积极与为数不多的访客互动。

渐渐地,她的作品凭借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吸引了第一批顾客。

大多是些追求个性、喜爱手工艺品的年轻人。

虽然订单不多,利润也微薄,但每一位顾客的好评,每一次成功的交易,都让苏晚晴备受鼓舞。

她还主动联系了一些本地的文创市集和手工艺品商店,带着自己的作品去参展和寄售。

在一次颇具规模的江南文创博览会上,她的“晴琉坊”小摊位虽然位置偏僻,但那些流光溢彩、巧夺天工的琉璃作品,却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

其中,就包括了之前在小市集上遇到过的文旅集团策展负责人顾向北。

顾向北这次是特意来寻找有潜
力的本土文创项目的。

他再次看到苏晚晴的作品,比之上次,更显成熟和精致,也更具个人风格。

他与苏晚晴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对她传承和创新琉璃技艺的执着与才华深感钦佩。

他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并表示集团近期正在筹备一个以“非遗新生”为主题的大型文化艺术展,届时希望能有机会与“晴琉坊”合作。

这个消息,让苏晚晴看到了事业腾飞的曙光。

凭借着在文创博览会上的出色表现和顾向北的引荐,“晴琉坊”开始受到一些媒体的关注。

本地电视台对苏晚晴这位返乡创业、致力于非遗传承的年轻女性进行了专题报道。

节目播出后,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晴琉坊”的知名度迅速提升,订单也随之纷至沓来。

苏晚晴用离婚时分得的财产,加上这段时间积累的盈利,将爷爷的老工坊进行了全面的翻新和扩建,增添了更专业的设备,还聘请了几位对琉璃工艺感兴趣的年轻人作为学徒,跟着爷爷和李师傅系统学习。

一个初具规模的琉璃设计、制作和销售团队,在苏晚晴的带领下,渐渐成型。

电视上的苏晚晴,穿着朴素的靛蓝色工装,头发简单地束在脑后,脸上带着被窑火熏烤出的红晕。

她在高温的熔炉前专注而熟练地操作着,汗水浸湿了额前的碎发,眼神却明亮而坚定。

她在采访中说:“琉璃是有灵魂的,它在烈火中诞生,在匠人的手中被赋予形态和生命。

每一件琉璃作品,都承载着独一无二的故事和情感。

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让更多的人认识琉璃,爱上琉璃,让这门古老而美丽的技艺,在新的时代里,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这则新闻,自然也传到了陆明远和张美兰的耳朵里。

此时的陆明远,正因为公司的一项重大投资决策失误,导致资金链断裂,焦头烂额,四处求人。

看到电视里那个容光焕发、侃侃而谈的苏晚晴,他心中五味杂陈,既有错愕,也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悔意,但嘴上依旧强撑着面子,对身边的酒肉朋友不屑地说:“哼,女人家家,搞点小玩意儿,能有多大出息?

不过是电视台缺选题,随便捧捧罢了。”

张美兰则是在麻将桌上听牌友们说起这件事的。


牌友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哎,老张,你以前那个儿媳妇苏晚晴,现在可出息了,都上电视成名人了!”

“是啊是啊,听说她搞的那个什么琉璃,做得可漂亮了,还挺值钱的呢!”

张美兰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强笑着打出一张牌,嘴里却酸溜溜地说:“什么名人哦,不就是个做小手工的嘛。

我们家明远忙的是大生意,哪有空管那些不入流的东西。”

然而,回到空荡荡的家里,看着冷锅冷灶,她又忍不住想起苏晚晴在时,那个被打理得井井有条、充满烟火气的家。

一丝悔意,悄然在她心底蔓延。

至于白露,她早已凭借着年轻貌美和一些手段,在陆明远的公司里站稳了脚跟,甚至开始插手公司的核心业务。

她看到苏晚晴的新闻,只是轻蔑地撇了撇嘴,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发了条动态:“某些女人啊,离了婚就喜欢卖惨博同情,把自己包装成独立自强的女强人,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

她坚信,苏晚晴不过是昙花一现,最终还是得依靠男人才能活下去。

苏晚晴对这些外界的纷纷扰扰并不在意,她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晴琉坊”的发展和新作品的研发中。

然而,树大招风,麻烦也随之而来。

本地一家规模较大的琉璃制品厂老板王坤,盯上了“晴琉坊”日益增长的名气和独特的设计。

王坤的工厂以生产中低端、缺乏创意的琉璃工艺品为主,近年来市场不断萎缩。

他先是派人来找苏晚晴,提出要“高价收购”晴琉坊的设计图纸和核心配方,被苏晚晴严词拒绝。

接着,他又提出让“晴琉坊”并入他的工厂,成为他旗下的一个子品牌,美其名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实则是想吞并“晴琉坊”,将苏晚晴的才华为己所用。

苏晚晴再次明确地拒绝了他的“好意”。

被接连拒绝后,王坤恼羞成怒。

没过多久,市场上就出现大量仿冒“晴琉坊”热销产品的劣质琉璃,这些仿冒品做工粗糙,用料低劣,但价格却只有正品的三分之一。

不明真相的消费者购买后,发现质量问题,纷纷投诉到“晴琉坊”,一时间,“晴琉坊”的声誉受到了严重影响,订单量也急剧下滑。

苏晚晴意识到这是王坤在背后搞鬼,她愤怒
她的团队,几乎是夜以继日地投入到《琉璃山河》的创作中。

选料、配方、色彩调试、造型设计、烧制工艺……每一个环节,她都亲力亲为,力求完美。

为了表现山峦的巍峨、流水的灵动、云雾的缥缈,她尝试了许多新的技法和材料组合。

有一次,为了烧制一件高达两米、造型复杂的琉璃山峰,她和李师傅带着几个年轻匠人,在高温的窑炉旁连续工作了三十多个小时,几乎虚脱。

当那件作品最终成功出窑,绽放出令人震撼的瑰丽色彩时,所有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顾向北也经常来到工坊,关注作品的进展,并从策展的角度提出一些专业的建议。

他看到苏晚晴为了艺术而全然投入、不辞辛劳的样子,心中充满了敬佩和一丝难以言说的情愫。

就在苏晚晴的事业如日中天、即将迎来高光时刻之际,陆明远的公司却因为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最终宣告破产。

他不仅 потерял 了所有资产,还背上了巨额的债务。

曾经围绕在他身边的那些酒肉朋友和莺莺燕燕,早已作鸟兽散。

白露在公司出现危机时,就迅速卷走了一笔钱,消失得无影无踪。

陆明远从云端跌落谷底,尝尽了世态炎凉。

走投无路的陆明远,想起了如今风光无限的前妻苏晚晴。

他打听到“晴琉坊”的地址,厚着脸皮找上门来。

他看到眼前这座由老旧工坊改建而成的、充满艺术气息的琉璃艺术馆,看到苏晚晴身上那份从容自信的气度,心中百感交集。

他试图用往日的情分来打动苏晚晴,希望她能念在旧情,帮他一把,或者通过顾向北的关系,给他介绍一些翻身的机会。

他甚至卑微地暗示,如果苏晚晴愿意,他们可以考虑复婚,他会“既往不咎”。

苏晚晴平静地听完他的诉说,眼神中没有一丝波澜。

她淡淡地说:“陆先生,我想你可能误会了。

我们之间,除了那段已经结束的婚姻,再无其他。

我今天的成就,是我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打拼出来的,与任何人无关,更与你无关。

至于复婚,更是无稽之谈。

我不会为你的失败买单,也不会让我的生活再与你这样的人有任何牵扯。

请回吧,以后不要再来打扰我。”

陆明远被苏晚晴这番不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