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人、宦官,猜忌杀戮功臣,导致民怨沸腾。
同光四年(926年),魏州(今河北大名)发生兵变,李存勖在平叛过程中被流箭射死。
李嗣源(李克用养子)趁机即位,是为后唐明宗。
后唐明宗在位期间,革除弊政,与民休息,使得后唐出现了短暂的稳定局面。
但后唐后期,内乱不断,政权更迭频繁。
后唐清泰三年(936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了夺取皇位,向契丹求援,许诺割让幽云十六州(今北京、天津至山西、河北北部一带),并尊称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皇帝”,自己甘为“儿皇帝”。
在契丹的支持下,石敬瑭灭掉后唐,建立后晋,年号天福。
幽云十六州的割让,使得中原地区失去了北方的天然屏障,为后来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下入侵提供了便利。
后晋开运三年(947年),契丹军队南下,灭亡后晋。
随后,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年号乾祐。
但后汉政权仅存在了四年,就因内部矛盾重重而灭亡。
后汉乾祐三年(950年),郭威发动兵变,推翻后汉,建立后周,年号广顺。
郭威和他的养子柴荣(后周世宗)都是有作为的皇帝,他们进行改革,整顿军队,发展经济,使得后周逐渐强大,为后来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从唐朝灭亡到北宋建立的五十多年间,中原地区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的更迭,同时在南方和北方的部分地区,还存在着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南汉、南平、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史称“五代十国”。
这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直到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才逐渐结束了这一混乱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