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固的根据地,给了唐朝喘息的机会。
唐朝调集各路军队,联合沙陀族李克用等势力,对起义军进行反扑。
起义军由于长期流动作战,没有稳定的补给来源,在唐军的围攻下,逐渐陷入困境。
中和三年(883年),黄巢被迫撤出长安,向东转移。
中和四年(884年),黄巢在狼虎谷(今山东莱芜西南)兵败自杀,历时十年的黄巢起义最终失败。
黄巢起义虽然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起义军转战大半个中国,摧毁了大量的世家大族和藩镇势力,使得唐朝中央政府再也无法恢复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地方藩镇势力更加壮大,唐朝进入了更加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的前夜。
第十章:大唐覆灭,五代烽烟黄巢起义后,唐朝中央政府名存实亡,各地藩镇纷纷拥兵自重,相互攻伐。
在众多藩镇中,势力最为强大的是宣武节度使朱温(又名朱全忠)和河东节度使李克用。
朱温原是黄巢起义军的将领,后投降唐朝,被唐僖宗赐名全忠,他在中原地区不断扩张势力,成为最强大的藩镇之一。
李克用是沙陀族人,他率领的沙陀军战斗力强悍,与朱温长期对峙。
天复元年(901年),朱温率军进入关中,控制了唐昭宗。
他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并将长安的宫殿、民房拆毁,百姓被迫东迁,一路上哭声震天。
天祐元年(904年),朱温派人杀死唐昭宗,立唐昭宗之子李柷为帝,是为唐哀帝。
此时的唐哀帝只是朱温手中的傀儡,毫无权力可言。
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逼迫唐哀帝禅位,自己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年号开平。
唐朝正式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
后梁建立后,李克用拒不承认,仍沿用唐朝年号,与后梁对峙。
李克用死后,其子李存勖继承父业,继续与后梁作战。
李存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他训练军队,整顿内政,势力不断壮大。
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勖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年号同光。
随后,他率军攻打后梁,一路势如破竹,后梁末帝朱友贞自杀,后梁灭亡。
李存勖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但他在位后期,沉迷享乐,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