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随后盖上干净的纱布。
转身时,他看见小女儿念汐正趴在桶边,乌溜溜的大眼睛里充满了好奇,粉嫩的小手还试图去抓垂下的布角。
“小馋猫。”
他轻声笑着,将女儿抱起,在她肉嘟嘟的脸颊上亲了一口,“等明天,爸爸给你做世界上最好吃的糖。”
次日黎明,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林夕就已经起床开始熬糖。
灶膛里的柴火噼啪作响,火苗欢快地跳跃着,铁锅中的米浆在文火的慢慢煎熬下,逐渐变得浓稠起来。
他手持木铲,不停地搅拌着锅中的米浆,额头上渐渐沁出细密的汗珠,却丝毫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
两个小时后,糖浆终于达到了理想的状态。
林夕在房梁上固定好 Y 形木架,将滚烫的糖浆缠绕在两根木棍上,开始反复拉伸。
这个过程需要精准地控制力道 —— 太轻无法让糖浆充分氧化变白,太重则容易将糖浆拉断。
“爸爸好厉害!”
念雪兴奋地拍着小手,目不转睛地看着琥珀色的糖浆在父亲手中渐渐变成雪白色,那神奇的变化就如同冬日里的初雪降临,美丽而又梦幻。
当第一块成型的麦芽糖放在撒满三合粉的簸箕上时,整个院子都被甜蜜的香气所笼罩。
林夕拿起断刀和铁锤,“叮叮当当” 的敲糖声很快吸引了左邻右舍的孩子们。
“林叔,这是什么糖呀?”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怯生生地问道,眼神中充满了好奇。
“这是会跳舞的糖。”
林夕笑着敲下一小块递给她,“放在嘴里,它会自己唱歌呢。”
确实,正宗的麦芽糖入口即化,甜而不腻,余味中还带着淡淡的麦香和米香。
这不仅仅是味觉上的享受,更是江南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 —— 自古以来,江南人家每逢年节,都会精心熬制麦芽糖,用来招待客人,传递节日的喜悦与祝福。
沈艳玲抱着念汐站在一旁,看着丈夫被孩子们围绕的温馨场景,眼中满是柔情。
她轻轻捏起一小块糖喂给女儿,小家伙立刻眯起眼睛,露出满足的笑容,小手在空中欢快地挥舞着,仿佛想要将这甜蜜的瞬间永远留住。
去镇上卖糖那天,天还没完全亮,林夕就挑着担子出发了。
担子的一头盖着黑布,里面是精心制作的麦芽糖;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