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忽,像是在回忆什么极其遥远而恐怖的事情,“‘它们’……需要‘认知’。
需要‘锚点’。
需要……被‘看见’和‘相信’。”
“‘它们’?”
我捕捉到他话语中的关键,“那些气球?
那到底是什么鬼东西?!”
周振邦没有直接回答。
他走到办公桌旁,拿起一个平板电脑,手指快速滑动了几下,然后将屏幕转向我。
屏幕上是一幅放大的卫星地图。
位置锁定在——日本,青木原树海。
那片以自杀者众多而闻名的、充满了阴森传说的森林。
地图上,森林的核心区域,被一个醒目的、不断闪烁的深红色漩涡标记覆盖着。
旁边是密密麻麻、令人眼花缭乱的频谱分析图、能量波动曲线和地质断层扫描图。
那些曲线疯狂地跃动着,峰值高得离谱,显示出一种极其异常、极其不稳定的能量反应。
“青木原……”周振邦的声音带着一种梦呓般的低沉,“不是自杀者的怨念那么简单。
那里……是一个古老的‘节点’。
一个沉睡的……‘接口’。”
他的手指点在那个深红色的漩涡标记上。
“人类的集体无意识,绝望的浓度达到某个临界点……加上现代通讯技术无孔不入的‘连接’……就像往滚烫的油锅里滴进了水。”
他的眼神变得锐利而冰冷,看向那个悬浮的“幻瞳”增幅器,“‘幻瞳’……我们以为是在开拓意识的疆域,却无意中……凿穿了那层薄薄的‘膜’。”
“膜?”
我感觉自己的声音在发抖。
“隔绝‘我们’和‘它们’的膜。”
周振邦的声音陡然变得极其疲惫,那是一种精神被彻底透支后的枯槁,“那些气球……不是实体。
它们是‘认知’的具象。
是‘它们’伸过来的……‘触须’。
‘它们’需要被‘看见’,需要被‘相信’,需要被锚定在这个现实……才能‘进食’。”
“‘进食’?
吃什么?”
晚晴最后那句“喂食”再次在我耳边尖啸。
“认知本身。”
周振邦的目光像两把冰冷的刀子,刺向我,“人类的恐惧,绝望,还有……遗忘。”
他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扭曲的笑,“当一个人被‘触须’捕获,被‘看见’,被‘相信’……然后,被‘遗忘’其真实的死亡,转而‘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