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苏文远明棠的其他类型小说《我的长安遗梦苏文远明棠全文》,由网络作家“炒股的剃头匠”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第一章:御厨世家大唐开元年间,长安城朱雀大街车水马龙,雕梁画栋间飘着阵阵美食香气。在城西一处青砖灰瓦的院落里,十六岁的苏明棠正踮着脚,专注地盯着父亲苏文远手中翻飞的菜刀。案板上雪白的豆腐在刀刃下化作千丝万缕,细若发丝却根根分明,落入沸腾的鸡汤中,宛如一池碎玉。“棠儿,记住了,庖丁解牛讲究游刃有余,做菜也是这般道理。”苏文远擦了擦额头的汗,将盛着豆腐羹的青瓷碗推到女儿面前,“尝尝这道文思豆腐,火候差一分则生,多一分则烂。”明棠捧着碗,轻抿一口,滚烫的汤汁裹挟着豆腐的嫩滑在舌尖散开,鲜香中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胡椒辛味。她眼睛一亮:“爹爹,这汤里是不是加了蟹肉?还有……还有火腿的醇厚!”苏文远欣慰地点头。苏家作为传承三代的御厨世家,精通南北...
《我的长安遗梦苏文远明棠全文》精彩片段
第一章:御厨世家大唐开元年间,长安城朱雀大街车水马龙,雕梁画栋间飘着阵阵美食香气。
在城西一处青砖灰瓦的院落里,十六岁的苏明棠正踮着脚,专注地盯着父亲苏文远手中翻飞的菜刀。
案板上雪白的豆腐在刀刃下化作千丝万缕,细若发丝却根根分明,落入沸腾的鸡汤中,宛如一池碎玉。
“棠儿,记住了,庖丁解牛讲究游刃有余,做菜也是这般道理。”
苏文远擦了擦额头的汗,将盛着豆腐羹的青瓷碗推到女儿面前,“尝尝这道文思豆腐,火候差一分则生,多一分则烂。”
明棠捧着碗,轻抿一口,滚烫的汤汁裹挟着豆腐的嫩滑在舌尖散开,鲜香中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胡椒辛味。
她眼睛一亮:“爹爹,这汤里是不是加了蟹肉?
还有……还有火腿的醇厚!”
苏文远欣慰地点头。
苏家作为传承三代的御厨世家,精通南北菜系,尤其擅长将寻常食材化腐朽为神奇。
明棠自幼在灶台边长大,对香料配比、火候掌控有着超乎常人的天赋,只是身为女子,在这个“君子远庖厨”的年代,她的才华只能藏在深闺之中。
这日,宫中突然传来旨意,命苏文远三日后入宫烹制御膳,为即将到来的中秋夜宴做准备。
明棠得知消息后,偷偷将自己研制的新菜式“百花酿蟹斗”的方子塞进父亲袖中。
“爹爹,您让御膳房的师傅试试这个,用蟹黄做底,酿入鲜虾泥和马蹄碎,清蒸后淋上蟹油,定能惊艳四座。”
苏文远看着女儿亮晶晶的眼睛,叹了口气:“傻丫头,若是被人知道这方子出自女子之手……”话虽如此,他还是将方子小心收好。
三日后,苏文远回宫。
明棠在家中坐立不安,直到傍晚时分,父亲才匆匆归来,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喜色:“皇上对那道百花酿蟹斗赞不绝口,还问是如何想到这般精妙的搭配!”
然而,喜悦并未持续太久。
第二日清晨,宫中侍卫突然闯入苏家,以“私传御膳秘方”为由,将苏文远带走。
明棠这才得知,一同被带走的还有御膳房总管周德海。
原来有人向皇上告密,称苏文远与周德海勾结,妄图垄断御膳配方,图谋不轨。
明棠跪在冰冷的宫门前,求见皇上为父亲申冤,却被侍卫阻拦
。
眼看着暮色渐浓,她突然想起幼时随父亲入宫时,曾见过一位常在御花园练剑的九公主。
或许,这是唯一的希望……第二章:宫闱迷局夜色笼罩下的长安城,宫墙内依旧灯火通明。
明棠翻墙潜入御花园,避开巡逻的侍卫,朝着记忆中九公主练剑的方向摸索前行。
忽然,前方传来兵器相击的清脆声响,她悄悄靠近,只见月光下,一名女子身着劲装,手中长剑舞得虎虎生风。
“谁?”
剑尖突然指向明棠藏身的假山。
九公主李念卿收剑而立,目光如炬。
明棠从假山后走出,跪地行礼:“民女苏明棠,冒昧打扰公主殿下,实有要事相求。”
她将父亲被冤的经过娓娓道来,最后取出那道百花酿蟹斗的方子,“这道菜是民女所创,皇上若是不信,民女愿当场演示。”
李念卿接过方子,仔细端详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你小小女子,竟有这般厨艺?”
她沉吟片刻,“若想证明你父亲清白,唯有在明日夜宴上重现这道菜,让皇上亲口验证。
只是……”她神色凝重,“宫中势力盘根错节,有人想置你父亲于死地,必定不会轻易罢休。”
明棠叩首:“只要能救父亲,明棠万死不辞!”
第二日,明棠在李念卿的安排下,悄悄进入御膳房。
然而,刚一进门,就发现原本准备好的食材不翼而飞,灶台也被人故意弄脏。
明棠咬咬牙,迅速清理灶台,转而用御膳房边角料做起菜来。
她将胡萝卜雕成花朵形状,用白菜叶裹上剁碎的鸡肉,做成“百鸟朝凤”;又用山药泥捏成玉兔模样,配上枸杞做成眼睛,取名“月中仙”。
夜幕降临,中秋夜宴正式开始。
当明棠精心烹制的菜肴端上宴席时,满座皆惊。
唐玄宗看着造型别致的菜品,尝了一口“百鸟朝凤”,鲜嫩的鸡肉混合着胡萝卜的清甜,口感层次丰富。
“这道菜……与昨日的百花酿蟹斗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真是苏文远所做?”
就在此时,周德海突然站出,冷笑一声:“皇上,这定是有人偷学了苏文远的手艺,妄图混淆视听!”
话音未落,明棠在李念卿的示意下,身着男装步入殿中。
“草民苏明棠,恳请皇上给草民一个辩解的机会。”
她不卑不亢地说道,“百花酿蟹
斗的确是草民所创,当日父亲入宫前,草民将方子交给了他。
若皇上不信,草民愿说出这道菜的每一步做法,包括如何挑选蟹肉、怎样调制鲜虾泥,甚至连火候和时辰都能分毫不差地说出来。”
唐玄宗饶有兴趣地听着明棠的讲述,又对比了周德海的回答,发现明棠对细节的把握远超常人。
就在这时,一名小太监匆匆跑入殿中,手中拿着一封密信。
原来,李念卿暗中派人调查,发现是周德海因嫉妒苏文远的厨艺,勾结朝中大臣陷害于他。
真相大白,周德海被革职查办,苏文远官复原职。
唐玄宗对明棠的才华赞叹不已,特赐她“长安厨神”的称号,还破格允许她在宫中开设女厨坊,专门为后宫妃嫔烹制膳食。
第三章:暗流涌动女厨坊成立后,明棠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不仅能光明正大地钻研厨艺,还收了十几个女徒弟,将苏家的烹饪技艺倾囊相授。
然而,表面的风光背后,却是暗流涌动。
贵妃杨玉环听闻明棠的厨艺后,命人将她召入椒房殿。
明棠一踏入殿内,便闻到一股浓郁的沉香,只见杨玉环慵懒地倚在榻上,手中把玩着一串晶莹剔透的葡萄。
“听说你能将寻常食材做出珍馐美味?
本宫倒要见识见识。”
明棠行礼后,走进厨房。
她发现贵妃的厨房中摆满了各地进贡的珍奇异宝,熊掌、鲍鱼、鱼翅应有尽有,却唯独缺少新鲜蔬菜。
思索片刻后,她命人取来面粉、鸡蛋和菠菜汁,亲手擀出碧绿的面条,配上用鸡汤熬制的素卤,又用水果雕出精美的牡丹摆盘,取名“翡翠银丝面”。
杨玉环尝了一口,面条爽滑劲道,素卤鲜香醇厚,与平日吃惯的油腻荤腥大不相同,顿时眼前一亮:“没想到这普通的面条竟能做得如此美味,苏明棠,你果然名不虚传。”
然而,这份赏识很快引来了他人的嫉妒。
皇后得知此事后,认为杨玉环此举是在刻意炫耀,便暗中指使亲信在女厨坊食材中下毒。
所幸明棠的大徒弟青萝发现异常,及时将食材送检,才避免了一场大祸。
明棠深知,在这波谲云诡的后宫中,想要独善其身绝非易事。
她开始有意结交朝中正直的大臣,其中就包括监察御史陆承钧。
陆承钧奉命
调查后宫贪污案时,明棠曾暗中为他提供线索,助他扳倒了几位腐败的内务府官员。
一来二去,两人之间渐渐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情。
这日,陆承钧邀明棠在曲江池畔一叙。
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画舫穿梭,远处传来悠扬的琵琶声。
“如今朝堂内外,各方势力蠢蠢欲动。”
陆承钧眉头紧锁,“太子与寿王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贵妃与皇后也各不相让,你身处后宫,一定要小心。”
明棠望着手中的茶盏,倒映着自己坚定的眼神:“我只求能守住女厨坊,传承厨艺,但若有人敢伤害我的家人和徒弟,我定不会坐视不理。”
就在此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原来是寿王李瑁带着随从在湖边打猎,一只受惊的野兔窜到了明棠面前。
李瑁纵马而来,看到明棠的瞬间,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艳:“这位公子好生面熟,可是宫中那位‘长安厨神’?”
明棠心中一紧,行礼道:“草民正是苏明棠,不知王爷有何吩咐?”
李瑁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听闻你的厨艺出神入化,本王近日设宴,想请你亲自下厨,不知可否赏脸?”
明棠正要推辞,陆承钧上前一步:“王爷,苏明棠乃皇上钦点的女厨坊主事,若无旨意,恐怕……陆御史这是何意?”
李瑁脸色一沉,“本王不过是请人做菜,难不成还要惊动皇上?”
气氛瞬间剑拔弩张。
明棠深知寿王与太子之争激烈,自己一旦卷入,后果不堪设想。
她福至心灵,笑道:“王爷若是不嫌弃,草民愿献上一道‘四海升平羹’,预祝王爷诸事顺遂。
只是近日女厨坊事务繁忙,恐怕无法亲自赴宴。”
说着,她从怀中取出一张配方,“这是草民的独家秘方,王爷可命府上厨师按方烹制。”
李瑁接过配方,脸色稍缓:“既如此,本王就静候佳肴了。”
说罢,带着随从扬长而去。
陆承钧松了口气:“你反应倒是快。
寿王此人野心勃勃,你今后还是少与他接触为妙。”
明棠点头,心中却隐隐有了不安的预感。
这场看似平静的宫廷盛宴下,究竟还藏着多少阴谋与算计?
而她又该如何守护自己的初心与家人?
第四章:生死抉择寿王拿到明棠的配方后,并未善罢甘休。
几日后,宫中突
然传出消息,称寿王府的厨师按照明棠的方子烹制“四海升平羹”,却导致数位宾客食物中毒,其中一人更是性命垂危。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皇后趁机发难,向唐玄宗进言:“苏明棠一介女流,竟敢在御膳上动手脚,实在是目无王法!
陛下,必须严惩!”
明棠被侍卫押入大理寺时,父亲苏文远在宫门外跪了整整一天一夜,求见皇上为女儿申冤。
明棠在狱中冷静分析,她知道这是有人故意栽赃陷害,可对方手段高明,现场证据确凿,连配方上都有她的亲笔签名。
就在这时,李念卿悄悄来探望她。
“我查到一些线索,中毒事件发生当晚,有人看到皇后身边的太监出入寿王府。”
李念卿神色凝重,“但仅凭此还无法洗脱你的罪名。”
<明棠沉思良久,突然想起一个细节:“公主殿下,您能否帮我打听一下,中毒的宾客都出现了哪些症状?”
几日后,李念卿带来消息:“中毒者上吐下泻,伴有腹痛,太医诊断为食物中毒,但具体毒素却查不出来。”
明棠眼睛一亮:“我明白了!
这根本不是食物中毒,而是有人故意让宾客服用了巴豆,又在‘四海升平羹’里加入了相克的食材,造成食物中毒的假象。”
她详细解释道,“巴豆与螃蟹同食,会加剧腹泻症状,而我的配方中恰好有蟹肉。”
李念卿恍然大悟:“如此说来,只要证明寿王府的蟹肉有问题,就能还你清白!”
然而,当她们派人去调查时,却发现寿王府的厨房早已被清理一空,所有食材都已销毁。
明棠陷入绝境,就在这时,陆承钧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寿王府有个小厨师愿意出面作证。
原来,这个小厨师曾亲眼看到皇后的太监往蟹肉里掺东西,但一直不敢声张。
直到他得知明棠被冤枉,良心不安,才决定站出来。
有了人证,案件终于迎来转机。
庭审当日,明棠在大理寺公堂上据理力争,小厨师的证词和她对食物中毒原理的分析,让在场众人恍然大悟。
最终,真相大白,皇后的阴谋败露,被贬为庶人。
而寿王因参与陷害,被剥夺了部分封地。
明棠无罪释放,唐玄宗对她的智慧和勇气更加赏识,不仅恢复了她的官职,还特
赐她一座府邸,允许她开设酒楼,将苏派厨艺发扬光大。
第五章:长安烟火两年后,长安城最繁华的东市,一座名为“明棠居”的酒楼拔地而起。
飞檐斗拱,朱漆大门,门口悬挂的金字招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明棠身着一袭月白长裙,站在酒楼前,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进进出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酒楼内,一楼大厅坐满了食客,有文人墨客,也有贩夫走卒。
小二穿梭其中,高声吆喝:“客官,您要的百花酿蟹斗、翡翠银丝面来咯!”
二楼雅间则是达官显贵的聚集地,雕梁画栋间飘着美酒佳肴的香气。
明棠的父亲苏文远担任酒楼总厨,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女厨坊的徒弟们也分散在各个岗位,有的负责后厨,有的管理账目。
青萝如今已是独当一面的大厨,她研制的新菜“长安八景宴”,将长安城的标志性建筑化作一道道美食,深受食客喜爱。
这日,陆承钧来到酒楼。
自从上次中毒事件后,两人的关系愈发亲密。
“最近朝堂上不太平,太子与寿王虽然安分了些,但各方势力仍在暗中较劲。”
陆承钧眉头紧锁,“你这里往来人多眼杂,一定要小心。”
明棠为他斟了一杯茶:“放心吧,我自有分寸。
不过,比起这些朝堂纷争,我更关心的是如何让更多人吃到美味的菜肴。”
她指着大厅里其乐融融的场景,“你看,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滋味,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陆承钧看着她眼中的光芒,心中一动,正要说些什么,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
原来是一群西域商人在酒楼门口争执,他们听不懂汉语,比划着似乎是想要吃饭,却又担心语言不通无法点菜。
明棠快步走出去,用流利的胡语和他们交流。
她了解到这些商人远道而来,还从未尝过中原美食,便亲自为他们安排了一桌特色宴席,有外酥里嫩的叫花鸡,鲜香浓郁的佛跳墙,还有精致小巧的点心。
西域商人们吃得赞不绝口,其中一人竖起大拇指:“长安厨神,名不虚传!
我们回去后,定要将这里的美味传遍西域!”
看着商人们满意的笑容,明棠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她知道,美食不仅能满足口腹
之欲,更能成为不同文化交流的桥梁。
夜深了,酒楼渐渐安静下来。
明棠站在二楼的窗前,望着灯火辉煌的长安城,思绪万千。
从替父申冤到开创酒楼,这一路走来,有过艰辛,有过危险,但她始终没有忘记初心——用美食传递温暖,用厨艺书写传奇。
陆承钧走到她身边,轻声说:“其实,我一直有句话想对你说……”明棠转头看着他,月光洒在两人脸上,温柔而美好。
长安城的烟火,见证着他们的故事,也见证着一个传奇的延续。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大唐盛世,明棠用自己的方式,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六章:丝路飘香随着西域商人的口口相传,“明棠居”的名声渐渐传到了丝绸之路沿线的各个城邦。
这年深秋,龟兹国的使者带着国书来到长安,恳请唐玄宗准许苏明棠前往龟兹,为即将举办的丝路盛会献艺。
使者言辞恳切:“我王听闻长安有位厨神,能将寻常食材化作人间至味,此番盛会若能得苏姑娘真传,必能让丝路各国领略大唐美食的精妙。”
唐玄宗召来明棠商议,殿内沉香袅袅,龙椅上的帝王目光深邃:“苏卿,龟兹此举既是对我大唐厨艺的推崇,亦是两国交好的契机。
只是西行路途遥远,多有险阻,你可愿前往?”
明棠想起西域商人描述的大漠风光与异国风情,心中涌起向往。
她跪下行礼:“陛下,民女愿往。
若能将大唐饮食文化传扬丝路,纵使历经千难万险亦在所不惜。”
出发前,明棠将“明棠居”托付给青萝与父亲,又精心挑选了十名技艺精湛的徒弟随行。
陆承钧得知消息后,连夜赶来送行。
灞桥边,秋风卷起两人衣袂,他将一个锦囊塞进明棠手中:“里面是我绘制的西行路线图,沿途驿站与关隘都做了标记。
此去凶险,务必万事小心。”
明棠握紧锦囊,眼中泛起泪光:“等我归来,定要为你做一桌丝路风味的宴席。”
西行之路远比想象中艰难。
队伍穿越玉门关后,便踏入茫茫戈壁。
狂风裹挟着砂砾扑面而来,明棠与徒弟们不得不裹紧头巾,牵着骆驼缓缓前行。
一日黄昏,沙尘暴骤起,黄沙蔽日,众人与商队失散。
明棠凭借记忆辨别方向,带着
徒弟们躲进一处废弃的烽燧。
“师傅,我们会不会被困在这里?”
小徒弟阿夏声音发颤。
明棠点亮火把,看着墙上斑驳的壁画,沉声道:“千年前,戍边将士在此抵御外敌;如今,我们为传扬大唐美食而来。
只要心有方向,就不会迷失。”
她取出随身携带的干粮,就着冷水分给众人,又用仅剩的面粉与胡葱烙了几张饼,焦香在狭小的空间里散开,渐渐驱散了恐惧。
历经月余跋涉,队伍终于抵达龟兹。
龟兹王在王宫前举行盛大欢迎仪式,宫殿外摆满了葡萄美酒与西域美食,琵琶与箜篌之声不绝于耳。
明棠却注意到,宴席上多以烤肉、奶食为主,烹饪方式略显单一。
次日,明棠带着徒弟们在王宫内支起炉灶。
她命人取来当地特产的羊肉、孜然与薄饼,又将从长安带来的花椒、八角融入其中,独创“丝路炙羊排”——羊排先以秘制酱料腌制,再用红柳木炙烤,外皮酥脆,内里鲜嫩多汁,撒上西域香料,香气四溢。
龟兹王尝了一口,双目圆睁:“此味竟比我龟兹烤肉更胜一筹!
既有羊肉本味,又暗藏乾坤!”
满座宾客纷纷赞叹,连随行的波斯商人也竖起大拇指,用生硬的汉语道:“妙!
妙!”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欢迎大唐美食的到来。
龟兹国首席御厨哈米德对此嗤之以鼻:“不过是花巧手段,怎比得上我龟兹传承百年的烤全羊?”
他向明棠发起挑战,约定三日后在丝路盛会上一决高下。
明棠欣然应允。
她带着徒弟们走访龟兹市集,发现当地百姓常食用一种形似菠菜的野菜“恰麻古”。
她灵光乍现,决定用“恰麻古”搭配从长安带来的糯米,制作“西域翡翠糕”;又以龟兹特有的无花果、杏仁为原料,创新出“丝路八宝酿”。
三日后,丝路盛会人山人海。
哈米德的烤全羊金黄油亮,香气扑鼻,引得众人纷纷叫好。
轮到明棠,她不慌不忙揭开蒸笼,翡翠糕碧绿如玉,入口即化;八宝酿果香四溢,甜而不腻。
最惊艳的当属压轴大菜“丝路明月宴”——以月形银盘盛放,中间是用鱼肉雕成的明月,周围环绕着用各色食材制成的“丝路十二城邦”,既有大唐的牡丹造型,又融入西域的葡萄藤蔓元素,堪称
艺术与美味的完美结合。
龟兹王亲自品尝后,拍案叫绝:“苏姑娘不仅厨艺高超,更将丝路风情融入菜肴,此等创意,当真举世无双!”
哈米德心服口服,主动向明棠行礼:“今日方知,美食之道,原无国界。”
盛会结束后,龟兹王恳请明棠留下传授厨艺。
明棠婉拒道:“大唐美食文化源远流长,若能在龟兹生根发芽,民女愿将所学倾囊相授。
但长安才是我的根,我终究要回去。”
她将整理好的食谱与烹饪心得赠予龟兹御膳房,又留下两名徒弟协助教学。
返程途中,明棠的队伍成了丝路商队的“香饽饽”。
各国商人听闻她的事迹,纷纷邀请她到城邦做客。
每到一处,她都毫不藏私地分享烹饪技巧,还将当地特色食材融入大唐菜肴。
渐渐地,“明棠居”的名号传遍丝路,大唐美食与西域风味相互交融,催生出无数新的美味。
当明棠回到长安时,已是次年春天。
灞桥的柳丝刚刚抽芽,陆承钧早早在此等候。
看到明棠平安归来,他快步上前,眼中满是心疼与欣喜:“这一路,辛苦了。”
明棠笑着从行囊中取出一包香料:“不辛苦。
这是波斯商人送我的藏红花,今晚就用它给你做一道‘丝路藏红鸡’。”
夕阳西下,两人并肩走向长安城。
城楼上的“明棠居”招牌在余晖中闪烁,仿佛在诉说着新的传奇即将开始。
第七章:长安新篇回到长安的明棠,将丝路之行的见闻与收获融入“明棠居”的经营中。
酒楼增设“丝路风味”专区,红柳烤肉、西域馕饼与大唐传统菜肴相得益彰,每日宾客盈门,连宫中的达官显贵也时常微服前来品尝。
一日午后,明棠正在后厨指导徒弟改良新菜,忽闻前厅传来争执声。
她快步走出,只见一位身着粗布麻衣的老汉被店小二拦住,老汉手中提着一篮土鸡蛋,声音哽咽:“我从百里外赶来,就想让厨神尝尝我家的鸡蛋……”明棠连忙迎上前,将老汉请进雅间,亲自为他沏茶:“老伯,您这鸡蛋可是有故事?”
老汉抹了把眼泪,娓娓道来。
原来他所在的村庄因地处偏僻,产出的鸡蛋无人问津,村民们生活困苦。
他听闻“明棠居”的美名,便想求明棠帮忙想想办法。
明棠拿起鸡
蛋仔细端详,蛋壳粗糙却透着新鲜,轻轻磕开,蛋黄饱满殷红。
她眼睛一亮:“老伯,您这鸡蛋品质极佳,若是加以烹制,定能成为一道佳肴!”
当即命人取来面粉、蜂蜜,以鸡蛋为主料,制作出金黄酥脆的“农家蛋酥”。
老汉尝了一口,老泪纵横:“这……这比我吃过的任何点心都香!”
明棠决定帮助村庄打开销路。
她不仅在“明棠居”推出“农家蛋酥”,还联系长安的商贾,将鸡蛋销往各大市集。
同时,她亲自前往村庄,指导村民改良鸡舍环境,传授科学养殖方法。
此事很快传遍长安,文人墨客纷纷称赞明棠“心系百姓”。
有位才子更是赋诗一首:“厨神妙手烹珍馐,更念苍生苦与忧。
一颗鸡蛋传佳话,长安城里美名留。”
然而,树大招风。
“明棠居”的日益兴旺引起了同行的嫉妒。
城中最大的酒楼“醉仙楼”掌柜孙德昌,暗中指使手下在“明棠居”食材中下毒。
所幸明棠每日都会亲自检查食材,及时发现端倪,并报官处理。
公堂上,孙德昌百般抵赖。
明棠不慌不忙,呈上中毒食材与检验记录,又请出证人——一名被孙德昌收买后良心不安的伙计。
真相大白后,孙德昌被处以重罚,“醉仙楼”也因此一蹶不振。
经此一事,明棠并未落井下石。
她反而前往“醉仙楼”,对孙德昌说:“同行本该相互扶持,而非相互倾轧。
若您愿意,我可助‘醉仙楼’东山再起。”
孙德昌羞愧难当,跪地认错。
在明棠的帮助下,“醉仙楼”推出新菜品,转变经营策略,渐渐恢复生机。
长安的餐饮业自此形成良性竞争,各家酒楼纷纷推陈出新,共同繁荣。
这年中秋,唐玄宗再次举办夜宴,特邀明棠主持御膳。
明棠精心设计“盛世团圆宴”,以象征大唐疆域的“九州乾坤盅”开场,内含九州特色食材;又以“嫦娥奔月”甜点收尾,用糯米粉塑成嫦娥与玉兔,栩栩如生。
宴席上,唐玄宗举杯赞叹:“苏卿以美食为笔,绘就大唐盛世画卷,实乃国之瑰宝!”
当夜,明月高悬,“明棠居”张灯结彩。
明棠站在酒楼顶层,看着长安城的万家灯火,心中感慨万千。
从初入宫廷的少女,到名满天下的厨神,她始终坚守本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