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目前实际新增和变更的需求(红色区块)对比。
新增部分的工作量占比,已超过原计划的40%。”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市场部和运营部负责人的脸上露出惊讶和思索的神色。
CTO张鹏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地盯着屏幕上的图表。
林薇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冒犯的冰冷。
她冷冷地开口:“赵总监,你这是在罗列罪状吗?
这些变更是基于真实用户反馈和业务价值判断!
技术团队难道不应该具备快速响应、灵活开发的能力?
把时间浪费在整理这些所谓的‘证据’上,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拖延?”
她刻意加重了“证据”二字,带着明显的讽刺。
“林总监,”赵磊毫不退缩,语气依旧平稳,“敏捷开发拥抱变化,但前提是变化应被管理。
这些变更,无一通过正式的需求评审流程,缺乏充分的技术可行性评估和影响范围分析。
它们以零散、非正式的方式注入,严重破坏了开发节奏,导致技术团队不得不频繁切换上下文,进行大量的返工和应急处理。”
他指向小杨,“测试组统计,仅因这些变更直接引发的关联缺陷就多达37个(证据4:缺陷报告列表),修复和回归测试占用了大量Sprint 3的计划产能。
这才是我们方案评审‘延迟’的根本原因,也是当前进度风险的主要来源。
技术部并非抗拒变化,而是要求变化在可控的、透明的流程中进行,以便准确评估影响,合理调整计划,并对结果负责。”
赵磊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林薇脸上,一字一句:“真正的拖延,源于无序的变更和责任的模糊。
技术部愿意承担应尽的责任,但绝不接受被转嫁的、因流程失控而产生的‘技术瓶颈’污名。”
空气仿佛凝固了。
林薇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她张了张嘴,似乎想反驳,但在赵磊展示的铁证和逻辑面前,一时竟找不到有力的切入点。
CTO张鹏敲击桌面的手指停了下来,他深深地看了赵磊一眼,又看了看脸色难看的林薇,沉声道:“需求管理流程的问题,会后项目管理办公室(PMO)牵头,产品、技术一起复盘,明确规则!
现在,先聚焦技术方案本身。
赵总监,